记者:作为衡山县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主力军,您认为衡山高新区应如何践行“经济光明论”理念?
唐自立:从宏观层面看,经济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关键在于以创新思维破局。我们以“专业化市场化园中园、一流营商环境、“AB角”招商”三把“金钥匙”,打造要素集聚的“强磁场”,为区域经济注入确定性增长动能。
第一把钥匙:专业化园中园构筑产业生态圈
记者:园区提出打造“园中园”模式,这背后有怎样的战略考量?
唐自立:园中园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叠加,走专业化、规模化、集聚化、链条式的路子。我们在板桥片区布局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3个专业化产业园,实现“一个园区就是一个产业集群”。以片区一期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例,目前项目签约入驻率已超过85%,荣辰塑业、盛天体育二期等17家链上企业已经落地,2024年园区实现产值突破160多亿元。这种专业化园区建设让企业早进场、早达产、早见效,上下游产业链齐备,降本增效立竿见影。
第二把钥匙:营商环境“软实力”锻造发展“硬支撑”
记者:在提升企业获得感方面,园区有哪些创新举措?
唐自立:近年来,衡山高新区全力推行“园区事园区办”和“帮代办”服务,入园项目审批时限得到大幅提升,对企业实行全生命周期的闭环服务,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政务审批时限降低50%以上,开办企业注册只需0.5个工作日。我们行政机构是管委会,但我们都是服务员。特别想分享个案例:我们园区长年空闲的一个企业,去年上半年通过“大数据+云平台”实现腾退需求与投资需求精准对接,引进了总投资10亿元的江西南竹生物项目,腾转用地共140亩,我们连夜组建服务专班,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联手帮扶会议,最终,相关手续在3个工作日内全部办结。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6个月时间。这种“把企业事当自家事”的态度,让我们连续两年荣膺“湖南营商环境优秀园区”。
第三把钥匙:“AB角”招商上演“惊喜”
记者:“AB角”招商机制听起来颇具新意,能否具体解读?
唐自立:就像乒乓球双打组合,县委书记、县长“AB角”轮流带队招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主任也一样,均带队外出招商。最近3年,我县招商团队赴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上门拜访和邀请企业前来衡山考察200多次。这套机制让招商转化率大幅提升,2024年成功引进了24个优质项目,总投资额达88.5亿元。更可喜的是,汽车类头部企业程铃汽车签约落地后将带来多家配套企业集体入驻。
记者:展望未来,园区如何延续经济光明趋势?
唐自立:我们将深耕“黄金三角”战略:用专业园区锻造产业韧性,用营商环境涵养创新雨林,用AB角机制打开增长空间。我们要打造属于“五兴六强”(即兴旅、兴工、兴农、兴城、兴业,强化增量扩张、强化特色产业、强化城乡统筹、强化改革开放、强化民生改善、强化治理提效)新衡山的“经济光明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