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东县着力提升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针对新时期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变化和特点,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积极探索和深化“组织生活交叉过”、“相关岗位交叉挂”、“积极分子交叉培”活动,开展“一对红”评比,有力地提升了全县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水平。
组织生活“交叉过”,活动开展“一对红”
该县针对部分民营企业党员少数党员理论水平不高、组织生活效果不很明显,极少数县直机关党员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的实际,推行了机关党员与民营企业党员交叉过组织生活制度。目前,全县71个个县直机关与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结成了党建工作对子,结对交叉过起了组织生活。在活动方式上,突出灵活性。改变我说你听的传统单一的灌输格局,重点在思想上多交流,把理论灌输与形象教育结合起来,把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结合起来,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于活动效果较好,因而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同。在活动内容上,力求针对性。结对双方的组织生活会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保证、监督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相关岗位“交叉挂”,作用发挥“一对红”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和民营企业的沟通和了解,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向非公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意见》、《关于开展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代表联系非公经济组织活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政治素质好、党性观念强、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实”的标准,从县直机关选派了71名党建指导员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组织,充当企业的党建联络员和“工作顾问”。他们俯下身子,沉到企业,以调查走访、与企业党员职工交朋友、交叉过组织生活等形式详细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掌握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导、帮助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生产流程、产品检验及产品销售等环节的规章制度;加大党组织的组建力度,全县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在他们的指导下,均及时成立了党组织。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推荐下岗职工党员到非公经济组织就业,推荐非公经济组织优秀员工入党,推荐非公经济组织党员进入管理层”的“三推”活动。另一方面,从企业选聘高层管理人员担任一定的社会职务。目前,32名遵纪守法、经营规范、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企业经营者被县纪委(监察局)、组织部、物价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等部门特约聘请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政风行风评议员”、“物价协管员”、“质量技术监管员”、“消费者权益维护员”。
积极分子“交叉培”,党员培养“一对红”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针对非公企业一些青年职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对政治不够关心,热情不高和机关青年党员下基层特别是到企业一线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流程不太熟悉的实际情况,推行了积极分子交叉培养制度。对企业的青年员工,一方面改变方法,主动“吸引”。以机关企业党组织组织的各类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党的主张、宗旨和纲领,激发员工的政治热情和思想觉悟。通过共同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开展“一帮一”活动,使企业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另一方面,实行跟踪管理,交叉培养。对机关和企业的入党积极分子由机关和企业两个支部各指定一名培养联系人进行跟踪培养,组织他们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机关如何更好地服务企业”等讨论活动,并适时组织政策方针学习心得经验交流会、思想汇报会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活动开展以来,已有80多名企业员工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党组织表达了入党愿望,不少机关青年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已表示通过此类活动更加深了对企业的沟通和了解,他们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转变观念和作风,更好地服务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