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首页  > 衡山党建网 > 基层党建

以人为本 为民解困

发布时间:2008-07-02 来源:

 

衡山县民政局

 

   我局共有党员44名,其中离退休党员8人,共设4个党小组。从去年5月开始,我们按照县委要求,在机关党员中开展了“设岗定责保先进  为民服务创和谐”活动,抓好设岗定责,突出为民解困。一年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局机关的各项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具体做法

为了扎实有效地抓好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局领导高度重视,切实把设岗定责开展作为支部工作的一个“重头戏”来抓,在具体工作中注重了三个字,即“联”、“创”、“实”。

一是注重一个“联”字,建立有效的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局机关支部根据党员自愿申报,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在广泛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定原则,不定范围;定目标,不定过程;定岗位,不定人数”的“三定三不定”要求,坚持科学合理、全面可行、按需设岗、因事设岗的原则,共设立了优质服务岗、政策宣传岗、综治维稳岗、扶贫帮困岗等8个岗位,并对每个岗位制订了符合实际、易操作的岗位职责。在开展活动中,我们自始至终注重一个“联”字,即岗位设置与民政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岗位职责与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联系起来,党员的履岗与个人工作联系起来,党员履岗的考核与个人开展工作取得的实效联系起来,从而避免了纸上谈兵和空对空,注重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讲究一个“创”字,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一年来,我们通过支部党员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对党员开展教育和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一是创新工作体制。制订了详细、可操作性强的《党员开展设岗定责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印制了符合民政工作实际的《衡山县民政局机关支部党员设岗定责履职记实表》。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在设岗定责活动中,我们注重调查研究。去年支部共收到调研论文5篇,其中赵贵荣撰写的《让革命老区更好更快地发展——衡山县的调查与思考》被登刊在《中国老区报》上。同时,我们强化信息反馈和督促检查,广大党员深入乡村、深入农户开展为民解困,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三是创新用人机制。去年,我们对全局12个股室进行轮岗,对股室内部人员进行调整,全体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很快适应了新的岗位。同时,全面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把上级党委、民政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办事程序、审批流程及各项物资发放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开,促进了机关工作走向规范化。

三是突出一个“实”字,力戒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为了把党员开展设岗定责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加强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行党员自我申报,全体党员参与,并将设岗定责名单予以公示。活动刚开始,有的党员已经退休,有的党员已经不在实职岗位,认为支部开展这个活动没有多大意义。针对这些情况,支部一方面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根据这些党员的实际情况,安排他们力所能及、易于操作的岗位。二是要求每个党员如实填写履职记实表,对履职时间、履职地点和履职情况进行详细记载。三是注重讲评和考核。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支部实行半年一讲评,一年一考核。在今年6月的考核中,机关支部党员履岗好的有31人,一般的13人,评选出4名设岗定责先进个人,局机关拟在七·一进行表彰。

二、几点成效

通过在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全体党员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了党员的整体素质,有效的促进了全县民政工作全面发展。一是为新时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了平台。通过“设岗定责”,用岗位的形式把党性实践活动进行量化、细化、形象化、具体化,极大地激发了普通党员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为普通党员发挥先进性搭建了平台,密切了支部、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党员责、权、利三者的有机统一;明确了无职党员的工作方向,使无职党员“无职有位、上岗有为”,创新了考核的载体和方式,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新机制。二是丰富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党支部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与单位的业务工作相结合,切实解决了过去“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有事不能做”的问题,在党员和干部中逐步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个个有事做的浓厚氛围,真正体现了一个党员一个岗,一个岗位一面旗,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今年的冰雪灾害中,广大党员不计得失,日夜战斗在抗冰救灾第一线;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党员在踊跃捐款的同时,还积极交纳“特殊党费”,支援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有效地促进了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设岗定责把广大党员推向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促使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模范作用,从而带动整个机关业务工作的开展。去年,在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圆满完成了30栋“爱民房”建设任务,改扩建乡镇敬老院3所,今年16月,又完成了150栋农村安居工程建房任务;全县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覆盖,今年5月城镇低保人数增至3385人;去年下半年全面启动了农村低保,今年上半年又护面1%,累计保障人口超过8000人;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全县五保供养达2814人,五保供养年标准提高到1000元,完成1085名参战涉核人员身份认定和生活补助发放工作,2124名优抚对象的补助水平得到提高,去年城镇退役士兵安置率达100%2007年,我局被评为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评为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全县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和信访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