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首页  > 衡山党建网 > 基层党建

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上台阶

发布时间:2008-04-09 来源:

湖南省邵阳市现有非公有制企业1170家,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327家。近年来,邵阳市紧紧围绕“组织建起来、活动搞起来、作用显出来”的工作思路,着力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难抓、党组织难建、活动难开展、党员作用难发挥的“四难”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新途径,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一、强化领导,让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热起来”

    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起步晚、一些企业主不支持、企业党员有顾虑、党务工作者热情不高的现状,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紧抓不放,让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热起来”。一是加强领导,热心抓。市委成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部长重点抓,市委组织部专门设立社区和企业党建科具体抓。各县市区也成立了以县市区委书记任组长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组织部门牵头,宣传、统战、工业、工商、税务、财政、劳动、总工会、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定期研究、分析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帮扶,热线联。市委组织部实行部务会成员联点包建制度。即部务会成员每人定点联系一家未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定期深入企业指导,包党组织组建,包党建活动开展,包党组织作用发挥。同时,各县市区推行“四级联点”制度,即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组工干部联系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社区干部联系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各乡镇党委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规定所有联点领导公布本人的联系电话,从而切实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三是加强宣教,热情引。去年我们把5月份确定为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月”,开展以送资料加强党性教育、送党课加强学习培训、送制度加强规范管理为内容的“三送三加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氛围。同时,注重培育典型,示范带动。在邵阳佰龙竹木有限责任公司召开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现场会,宣传和推广了该公司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

    二、创新模式,让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起来”

    我们把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按照“点上突破,面上覆盖,量上扩张,质上提高”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一是调查摸底,动态管。由组织部门牵头,会同工业、工商、税务等部门对非公企业的从业人员、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全面了解非公企业开展党的工作情况以及非公企业主的思想动态,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台账。同时注重加强动态管理,规定非公企业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时,要如实申报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填写有关党员及建立党组织的情况,企业年检时,填报党建工作年报表,工商部门按季度向组织部门报送,及时为组建工作提供动态数据。二是加强指导,慎重派。为确保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选得准、下得去、有作为”,按照“坚持标准选,突出重点育,结合实际派”的工作方针,实行“三选”,即从县、乡两级机关选调一批素质好、有企业管理经验的党员干部;从原国有、集体企业中挑选一批有党务工作经验、懂经营管理的党务工作者;从后备干部中挑选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的年轻干部到非公企业指导联系开展党建工作。目前,全市共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220名。三是因企制宜,灵活建。我们按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组建到哪里”的党建理念和“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工作思路,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应建尽建。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建立党总支或党委。到目前为止,全市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委9个、党总支20个、党支部224个。对非公企业中正式党员不足3名,不具备单独建立支部的,按照区域相近、企业相似、行业相同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

    三、改进方式,让非公企业党建活动“搞起来”

    我们坚持“企业需要、业主支持、党员欢迎、上级满意”的原则,改进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党建活动。一是保障活动经费。采取“财政拨、党费返、党委补、公司筹”等方式,为党建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二是选准活动内容。我们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原则,找准企业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工作来开展活动,积极引导党员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献计献策,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创新活动形式。我们坚持“小型、灵活、务实”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探索党建活动新形式、新方法。长城水泥集团党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在生产旺季,以各车间党小组为单位,积极开展“增产量、保质量、降能耗”的活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四、规范管理,让非公企业党员作用“显出来”

    针对非公企业党员数量少、流动性大、党组织相对薄弱,党员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的问题,我们通过狠抓企业党组织班子配备、党员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使企业党员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一是把握关键,强班子。我们坚持把选好用准支部书记作为提高支部党建质量的核心和重点来抓,采取三种方式选配非公企业支部书记。内选式:即从非公企业内部特别是进入企业管理层的党员中培养选拔党支部书记;外聘式:即对企业无合适支部负责人选的,由基层党委物色人选,并经业主聘用后进入企业担任党支部书记;选派式:即对一些确实很难找到合适人选的企业党支部,在征求企业主意见后,直接选派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党员兼任企业支部书记。一批党性强、威望高、有经验、有能力的党员走上非公企业支部书记岗位。二是注重培训,提素质。针对一些非公企业党员中存在“只管打工赚钱,不管是否党员”的错误思想,开展了一系列学教和培训活动。一方面,结合企业特点,按行业、区域和文化层次的不同对非公企业党员进行分类培训,提高非公企业党员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近两年来,共组织非公企业党员外出考察学习200人次,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党员570人次。另一方面,积极慎重地做好在非公企业中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发展党员16字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注重“三个培养”,即把生产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骨干,把党员生产骨干培养成班组、车间、企业负责人。三是规范管理,建制度。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正常化、规范化,党员要发挥好作用,必须靠制度来保障。我们要求企业党支部,按照“五个一”的标准建设好党建工作阵地,即一个党支部办公室、一个党员活动室、一个党员公开承诺栏、一块党员定岗定责牌和一面党旗。同时,从抓制度、抓管理入手,建立健全了《企业党建工作登记表》、《企业党员花名册》和《企业流动党员联系卡》,制定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党员联系员工制度、党员民主管理和民主评议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保证这些制度切实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