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衡山党建网 > 组工文化

什么是组工干部的忠诚之“魂”?

发布时间:2010-02-24 来源:

 

看过《风声》的人,大概都会被中共地下党员吴志国和顾晓梦的那种坚韧所深深打动。为了抗日大业,哪怕身受重刑,哪怕血流成河,哪怕痛不欲生,他们都没有皱过眉头,都没有改变信仰。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这么坚持?我认为,是一个人的忠诚,是一个人对党、对人民和对事业的忠诚。

当前,组织系统正在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组工干部作为担负着特殊使命的特殊群体,更需要这样的忠诚来坚定信仰,凝聚力量,鞭策、鼓舞自己勇往直前。笔者认为,组工干部的忠诚,灵魂在于公道正派、勤政为民、务实奉献。广大组工干部应自觉锤炼党性,带头改进作风,作好三种表率。

一要忠诚于党,作公道正派的表率。胡锦涛同志指出:衡量一个组工干部是否合格,首先要看他是否公道正派,实事求是。作为党管干部的重要部门,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一要公平公正。要公道识人、选人、用人、评人、为人,对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干部,敢于撑腰打气,不让干部感到寒心;对违反干部人事纪律的行为,敢于坚决查处,不让群众感到窝心。要对上不卑不亢,对下不疏不离,对亲不偏不倚,做到待人掏出一颗心、处事端平一碗水。要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政策办事,不看脸色行事、凭感情用事、随风向做事,要使公平公正内得于已、外施于人、广布于政。二要弘扬正气。组工干部必须敢于同一切不良风气作斗争。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不仅要有舍身求法的精神,更要用铁的手腕、铁的作风去弘扬人间正气。在原则和标准面前,要敢唱黑脸当包公;在亲朋面前,要敢于六亲不认,不为关系所累、不为私情所困。要始终保持独立人格,做到脑袋是自己的,不人格错位;眼睛是自己的,不目迷五色;嘴巴是自己的,不人云亦云;耳朵是自己的,不偏听偏信;腿脚是自己的,不亦步亦趋;双手是自己的,不依样画瓢。三要清正廉洁。由于组织工作的特殊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常常把组工干部作为公关的对象。所以,组工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惧法纪之威,克服攀比心态、特殊心态和侥幸心态。要把好小节关,不让腐败从小节上打开缺口;要把好初次关,坚决不开第一次的闸门,不开下不为例的口子;要把好亲友关,讲亲情不错位,重友情不变味,坚决不用公权为亲友谋私利。要常洗头,常洗脑中的私心杂念,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常洗手,保持自己的手干干净净,不该拿的坚决不拿;要常洗脚,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使自己做人有底气,做事有硬气,从政有正气

二要忠诚于人民,作勤政为民的表率。《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中有一句歌词:天地之间有杆称,称砣就是老百姓的心。组工干部要牢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以服务民生为价值取向,时时事事处处以民为先。一要体恤民情。海南省原东方市委书记黄成模,经常带着毛巾、草帽、雨衣和凉席下乡察民情、解民忧,老乡都亲切地称他草帽书记。组工干部要学习黄成模勤政为民的作风,常舍庙堂之高,常处江湖之远,带头进村入户,及时了解解决老百姓现实生产生活的困难;要少点官气,多点土气,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亲如一家。二要关注民生。要把民生民意当作决策反映的睛雨表,在利益抉择时多想,决策决断时兼听,服务群众时善谋,为民维权时敢言。要通过下挂、驻村办点等形式,提升党员干部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要建立干部民生工作档案,把保障民生作为考核、激励、监督领导干部的首要内容,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从机制上保障各级领导干部把民生工作落到实处。三要为民谋利。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要以富民惠民、利民便民为指挥棒,树立正确的组织工作新理念,把组织工作功能作用定位为解民忧,把组织工作资源和力量释放到谋民利之中,做到不利民生的板不拍,有损民利的事不为,伤害民情的话不言。要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不断为人民谋福祉。

三要忠诚于事业,作务实奉献的表率。最能打动人的是真话,最能带动人的是实干,最能感动人的是奉献。一要乐于奉献。忠诚是永远的。忠诚的过程,也是一个奉献的过程。一时一事奉献不难,难得的是一辈子奉献。有首歌,叫《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有人说这是为组工干部家属量身打造的。面对家人的抱怨和指责,组工干部应该树立我工作、我美丽” 的心态,继续痛并快乐地坚持。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组工干部应当具有三种精神:蜜蜂精神——辛苦采撷、无私奉献;苦瓜精神——苦在自身、美人心腹;蜡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二要勤于学习。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曾国藩曾把学习的目的总结为进德修业,意思就是要通过学习匡正自己,涵养道德,升华精神境界。组工干部要勤学政治理论,时刻把握大势,实现道德升华。要勤学业务知识,全面掌握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等有关条例及规定,成为组织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要勤学法律知识,着力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决策的科学性。三要勇于实践。要把学与思、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充分运用到组织工作中,增加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把学习转化为执行力、生产力和创造力。要深入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不断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仔细研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新举措,努力形成人岗相宜、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要积极开辟招才引智的新途径,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