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党建热词”盘点之九:“‘京官’‘地方官’双向交流”
由挂职到任职 昭示干部培养选拔新动向
编者按:
沿着科学发展的足迹,融入创先争优的热潮。2010年,大事、要事不断,我们成为不平凡一年的见证者。
这一年,强国之举深入民心。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描绘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激发国人满怀豪情奋进奔小康的脚步。
这一年,创先争优深入开展。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续,在大江南北开展得如火如荼。
这一年,反腐倡廉重拳频出。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等,在规范用人、严惩腐败、治理“裸官”上卯足气力,为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铺平道路。
……
回眸2010,党的建设贯穿始终,让我们轻移鼠标,按照时间的顺序去触摸这一组组党建热词,感受长风破浪的气魄,聆听时代发展的飞歌。
“2010党建热词”盘点之九:“‘京官’‘地方官’双向交流”
——由挂职到任职 昭示干部培养选拔新动向
缘起
今年,中组部从54个中央部委选派65名中青年干部到地方任职;根据“进一出一、统筹安排”的原则,接收交流干部的省区市也选派厅局级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交流任职。因此,全国各地也有60多名厅级干部到中央部委任职。而按照中央的干部培养规划,具备基层工作经验,将成为考核选拔中央部委官员的一个基本考核指标,提拔干部将比以往更强调“基层工作经验”。
此次干部交流出现的一个新变化,就是变以往的“交流挂职”为“交流任职”。
选派的66名干部,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任职的有48名,担任市县委书记21名、市长20名,其中9名市委书记人选都安排在中西部地区。专家指出,任职就需要真正在地方政府部门主持开展工作,对于领导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中央精神
中共中央组织部举办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10月11日在北京开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与培训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地方尤其是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增长领导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至关重要。
习近平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举措,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工作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次双向交流任职,是着眼于改善领导干部队伍结构进行的一次探索,有利于改变中央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经历单一问题,有利于推动年轻干部踊跃下基层锻炼,鼓励基层干部安心踏实地干好工作。【详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与交流任职干部集体谈话,要求大家深刻认识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下基层的政治意义和示范作用,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扑下身子干事业,履职尽责长才干,在艰苦环境中培养坚强的党性和过硬的作风。【详细】
60名局级京官“空降”地方 中组部改挂职为任职 最各大部委和中央直属机构的干部以“交流干部”的形式去地方挂职,一直是培养干部的常规政策,但此次中组部政策的不同在于,不是以往的“交流挂职”,而是“交流任职”——60名司局级官员到地方政府部门任实职。据悉,今年的首批任职干部是试点,中组部在今后有意进一步扩大中央到地方的任职人数和范围。这也意味着今后干部任命更强调“基层工作经验”,以及中央和地方互动。
除了“挂职”改“任职”,本次试点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突出中央和地方的交流。一位部委人事司负责人介绍,以往的干部地方挂职大多是支援性质,但本次试点突出中央和地方的干部交流。“去地方一个,就从地方上补充上来一个。”该负责人认为,中央的干部一般理论水平较高,具有全局观,到地方工作有利于扩大地方的执政视野;而地方的干部一般实际工作能力很强,并且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两相互补,这样的交流可以从总体上“优化干部队伍”。【详细】
地方实践
66名中央到地方交流任职干部到任 19人主政一方(名单) 据不完全汇总有关媒体、政府网站披露信息和公开资料,11月份前后,50多名中央和国家机关中青年干部在各地亮相,其中19人主政一方,出任市区县和政府部门党委书记或行政首长。【详细】
广东3名厅级干部将任职中央部委 其他地方干部入京工作也已启动 为随着66名中央干部陆续空降地方任职,各地从地方到中央部委任职的工作也已启动。记者昨日从广东省委组织部确认:广东有3名厅级干部入京,分别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交流任职。南都记者统计,到广东任职的3个中央部委干部也是来自这3个部门。
除了广东外,其他地方干部入京工作也已启动。重庆市委已经决定,重庆市黔江区原区委书记、常委、委员洪天云交流到国家机关任职,不再担任原职务,但重庆未公布其最新职务。与广东不一样,中央部委到重庆任职的京官是2名。【详细】
各界评论
京官与地方官的双向交流势在必行 俗话说,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干部人才需要相互交流,在岗位转换中,饱经历练、增长才干,在不同环境中,发现特长、挖掘潜力。实事证明,凡是干部交流工作搞得好的地方,干部成长一般都比较快,对地方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作用。很多干部在交流换岗后,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拳脚”。中组部推进中央机关干部与地方干部的相互交流大有裨益、势在必行。【详细】
干部双向交流须“心态先行” 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众所周知,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我们的干部工作要想永葆生机,同样离不开流动,尤其是双向互动。笔者相信,此次干部“双向交流”的创新举措,必将有利于干部工作“舒筋活血”,更会激起党和人民事业的“一池春水”。那么,如何将干部“双向交流”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的领导干部面对“转变”,还须摆正三种“心态”。
【详细】
干部双向交流,打破近亲繁育,盘活血液循环
“京官”、“地方官”双向交流好处多多
京官与地方官的双向交流势在必行
“双向交流”远非一次简单的干部调整
干部双向交流意凸显“民本导向”
“京官空降” 利乎,弊乎?
干部上下双向交流将激活一池“春水”
基层工作经历是干部双向交流“汇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