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衡山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衡山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0526日在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  柳红军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在县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四个新衡山”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实现GDP164.79亿元,增长7.9%;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8亿元,增长15.76%,税占比为77.2%,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5亿元,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783元、22438元,分别增长8.5%、8.7%。全县96个重点项目实际开工率89.5%,完成投资53.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2%。其中,第一、二批11个市重点工程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5.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1%。产业投资完成43.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8.4%。项目要素保障有力。全年批准用地总面积2080亩,完成国土收入6.17亿元;发改线争取国省项目资金达2.2亿元,国省预算内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

(二)产业发展实现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8.5:39.9:41.6。现代农业不断推进。落实了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0.3万亩,总产达21.5万吨,继续保持粮食生产大县地位。新造油茶林1.4万亩,低改6000亩,新造完成比例居全市第一;“福寿江南”有机大米获第21届中国(中部)农博会金奖;萱洲红脆桃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衡山黄鸡成功注册“香皇吉”商标;特色农业产业省级示范园总数达到4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增小升规企业33家,创历年新高,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新金龙纸业、冠力塑胶、恒信新材、恒岳重钢4家企业完成税收倍增,恒岳重钢、金裕环科和华升金爽成功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企业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县总数达到14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1亿元,占GDP比重为12%,全社会研发投入4.8亿元,占GDP比重为2.5%,申报各类科技项目30余项,成功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9项。旅游服务业发展提速。全年旅游总接待人次增长32%、旅游收入增长18%。西游洞天在提质改造基础上建成湘南地区首座玻璃桥,五一、国庆期间成为周边地区旅游新热点;虎山福地、仙逸人间等项目加快推进;萱洲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评估;创品国际五一开业;唐群英故居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三)城乡建设统筹推进魅力城镇打造稳步提质。紫巾路主路竣工通车,开云大道、龙泉北路等城市新干道建设推进有力;完成麇城路、金龙大道、育英街提质改造;大源渡航电枢纽湘江二级航道正式通航。黄花新区商贸综合体加紧建设;东湖新城、大禹小镇、新桥特色小镇等商贸综合体全面启动招商。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落实。全面完成《衡山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编制。统筹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争取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万元;实现全县128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共拆除空心房3068户、5327栋、526880平方米,复垦复绿6000亩;圆满完成17314户的省市下达农村改厕目标;争取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中央专项资金35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乡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设施基本建成,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启动,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3600 人,自然村通水泥路、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四)社会民生保障有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高质量、高水平脱贫1583户433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5%。易地搬迁后续工作扎实推进,全县317户搬迁户1090人全面实现脱贫,在迎省检过程中得到考核组的高度好评。就业创业形势稳定。新增城镇就业完成29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0人。社会保障提标扩围。农村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救助水平分别提高到3840元/年、205.98元/月;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29户,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760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北、景贤两所小学投入使用,有效化解了全县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启动了衡山二中整体新建搬迁项目;争取到县职中产教融合基地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1500万元。人民医院综合大楼、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主体竣工;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加紧推进;72个卫生室空白村全部消除。县殡仪馆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县综合档案馆完成搬迁并正式对外开馆;人民法院审判法庭、非遗剧场主体竣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和“衡阳群众”品牌建设积极推进。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完成荒山造林2万余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1.9%,实现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91.4%,地表水和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城镇污水处理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5%、80.19%,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销号。平安衡山建设步伐加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破案率居全市第一;建立了12个乡(镇)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平台,全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和重特大刑事案件;全省政治安全和社会风险评估为衡阳市唯一低风险县。

(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重点改革实现突破。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全县36个部门单位已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的事项846项,进驻率达80%。全力抓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在严格落实《衡山县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严禁非法举债的同时,认真做好了政府和企业债券申报发行工作,成功下达第一批次4个项目共计1.8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积极对接了5.3亿元城投企业债券发行,银企对接贷款21.3亿元,资金到位率达87.32 %。圆满完成我县城区居民阶梯水价改革及自来水价格调整、出租车营运价格调整,均得到社会良好反响;毫不松懈抓好保供稳价工作,确保了全县民生价格总体稳定。继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150个村(社区)84568户农户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成率100%。扎实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完成辅警配备146人。医疗、司法、城管执法等领域改革成效明显。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全年新引进总投资过千万项目25个,其中总投资过亿元项目5个。实际到位内资39.5亿元,同比增长18.3%;实际利用外资达1.63亿美元,同比增长8.7%;实现外贸破零3家。“电商扶贫”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省优秀。

综上所述,我县2019年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及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等因素影响,政府投资效益下降,平台公司融资受限。投资后续动力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性产业项目较少,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强。三是少数干部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缺乏敢为人先、创业创新的改革精神,存在不应有的“小县思维”和低迷状态。这些困难和问题导致部分主要经济指标未达预期,与年初计划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二、2020年经济形势分析及主要预期目标

今年一季度极不平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国内GDP增速跌至罕见的-6.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3.2%、9.6%、5.2%。市场消费降低,投资活动放缓,居民就业和增收压力上升,脱贫攻坚难度加大。面对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进度明显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同时应看到,境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为稳住经济基本盘,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同时,以更大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积极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新基建”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宏观政策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总量和结构同时入手的双重搭配以及中央近期作出的总体判断、出台的政策导向和明确的重点工作,为我国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强心剂”。面对错综复杂局面,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在以变应变中抢抓机遇、苦练内功,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结合我县实际,同时与“十三五”规划总体要求相衔接,在统筹考虑发展需要和计划实施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要求及主要预期目标:

2020经济工作总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及“十四五”规划稳健起步!

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

三、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围绕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谋划发展战略,更好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一是全力冲刺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对标“十三五”规划目标查缺补漏,对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地方级收入等主要指标深入分析研判,精准有效应对,全力冲刺追赶,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是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及重点专规。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精准把握我县发展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科学提出我县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为实现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不断强化项目支撑,储备“十四五”规划总投资过亿元高质量项目50个以上;年度新增储备总投资过亿元高质量投资项目15个以上,可转化为新开工的项目5个以上。三是大力培育新动能新支撑。对标省“5个100”、市重大产业专班项目计划,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在重大产业项目和省重点工程、重大科技创新、重大产品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500强”企业引进五个方面,实现单点突破到全面布局。持续扩大民间投资、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规模,年内推动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年内分别增长25%、20%和10%以上,工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年内分别增长30%以上。

优化投资驱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主攻项目建设在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基础上乘胜追击,扎实开展“高质量产业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致力推动项目结构优化升级和质量效率提升。今年第一批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5个、年度计划投资67.2亿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57个、年度投资31.8亿元。二是强化要素保障。资金方面。充分调动跑项争资积极性,力争全年国省项目资金2亿元以上,国省预算内到位资金保持只增不减;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力度,力争全年获批额度3亿元以上;强化与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衔接,确保5.3亿元城投企业债发行成功;精准对接申报省发改委、省国开行融资专项,力争工业园区、开云新区专项融资项目落地实施;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落实贷款20亿元以上。土地方面。高效组织用地报批,同时用心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宅基地腾退整治等工作,加大存量土地的盘活、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全年争取省厅下达用地计划指标700亩左右。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抓紧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导则》等支持产业项目建设系列优惠政策。继续深入开展企业联手帮扶行动,将41个重点项目纳入帮扶年度计划,年度计划投资24.8亿元。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效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完成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着力构建“有信可查、守信激励、失信必究、市场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

)壮大实体经济,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实现粮油生产稳步增长,全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50万亩以上,总产20万吨以上,油菜面积18万亩,总产2.4万吨以上。做大做强优质稻、“两茶”、果蔬、中药材、黄鸡等比较优势产业,完成油茶新造1万亩、低改垦复6千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规模农业企业5家、示范合作社10家、示范家庭农场10家,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统筹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力争全年出栏生猪50万头以上。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实施“135”工程升级版,建设标准厂房面积10万平方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2%。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签订产学研合同6个以上。把金裕环科、衡山汽车、鸿洲包装新纳入倍增企业,继续扎实推进工业企业“倍增计划”。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1家以上。三是提质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力推进虎山福地、仙逸人间、紫盖峰、西游洞天、八里片区、萱洲古镇和琪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创3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个、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5个,促进全域旅游持续升温。加快完成湘梦衡山智慧农业电商园项目土地挂牌出让及启动第一期规划建设,统筹推进特色专业市场、大型购物广场以及餐饮、健身、康养、托育、家政等项目建设,带动县内消费持续升级。

(四)一体协调推进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乡。一是全面提升县城建设品质。强力推进两个新区建设,把准片区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配套市政设施。抓紧落实开云南路、龙泉路、衡山新城等重点部位开发;全力实现开云大道主线通车、黄花路路基全面成形、紫巾路全线通车;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工程;完成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县内基站和线路建设;实现开云新城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完工,完成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项目相关前期手续和基础建设。狠抓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统筹推进县城绿化美化、环卫保洁、城管执法、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工作。二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完善东湖新城、大禹小镇、新桥特色小镇等商贸综合体配套设施建设。启动白果至南岳高速、武广衡山西高铁客运枢纽和黄花公交总站建设;开工建设G240衡山长青至白果、S219日华至岭坡卫生院等公路改建工程;新建、拓宽农村公路各50公里,落实通组公路全覆盖任务。完成全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农贸市场7个;改建卫生厕所3628个;实现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打造示范村24个、标准村30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挖掘和保护传统村落、特色农房、古树名木等乡村元素。三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加强重点减排企业、项目的技术指导,稳步降低污染总量减排。重点抓好柴油货车污染、扬尘、餐饮油烟治理等工作,稳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继续推进湘江 “一号重点工程”工作,大力推进黑臭河整治、截污纳管提质扩面、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确保饮用水源100%达标;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清废行动,切实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的基础信息排查工作,有效遏制土壤污染。

深化改革开放有效增强内生发展活力一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管理,盘活存量资金,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完善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控机制和违法违规融资举债联合防控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逐步实现权力“松绑”“瘦身”。稳步推进价格改革,扎实开展民生价格和涉企收费等重点监管,切实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强化粮食流通监管。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按期完成农村集权制度改革任务,扎实做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二是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理清产业发展思路,瞄准“三个500强”、行业100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沿海发达地区重大产业转移项目,瞄准重点区域,选准承接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招商。改进招商引资方式,着力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积极主动开展驻点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深入实施“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

(六)坚持共建共享,全力提升众幸福指数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全部脱贫,巩固提升脱贫出列贫困村和已脱贫对象脱贫成果。加强返贫监测预警,及时将因病、因灾等返贫人口纳入帮扶。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力度,扎实抓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多渠道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继续深化扶贫扶志行动,充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二是织密扎牢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100%,城镇居委会、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分别达到98%、99%。持续做好优抚褒扬、移交安置和就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61栋,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80户。三是办好办优一批民生实事。认真抓好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及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促进就业创业。着力完善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实施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继续抓好城镇大班额化解工作,加快高中教育特色优质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县二中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完成职中汽车实训基地主体工程及岳云中学迥程堂拆除重建,新建县科技中专教学楼、实训楼。实现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江东卫生院年内投入使用,完成县妇幼保健院主体工程,启动悦弘精神病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等项目建设。加紧制定殡葬改革政策,确保县殡仪馆及陵园年内正式运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全民健身工程,完成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土建主体工程,继续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巩固实施村级活动中心“七个一”建设,深入挖掘特色音乐和文化,着力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四是合力创建平安法治衡山突出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消防和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着力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力推进扫黑除恶、禁毒治乱工作。探索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安全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和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