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衡山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16年发展思路

关于衡山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3月22日在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衡山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迎接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实现民族复兴、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冠疫情、内外环境的严峻考验,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经济运行稳步提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增长5.7%,位居七县市第一。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4亿元、增长31%,排名七县市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3%,保持稳定增速。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2657元、28285元,分别增长6.2 %、7.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增长15.6%,高于全市增幅5.9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年度开工的县重点项目79个,完成投资55.35亿元,22个市重点项目的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00%和11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亿元,逆势增长2.5%。发改线争取到国家中央预算内投资1.48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金额排名全市第三。2023年中央预算内项目进入省发改储备项目65个,总投资12.8亿元。争取到位专项债券资金3.72亿元,高质量策划包装2023年专项债券项目28个,第一批已入库专项债项目6个,总投资56.01亿元,拟申报专项债资金28亿元。全年完成新增申报规上服务业企业25家,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速30.8%,综合排名全市第二。

(二)产业发展实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0.4 : 39.7:39.9。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1.4%、39.4%。齿轮公司迁建、衡邦玻璃投产达效,佳诚新材、创品置业、金裕环保入选全省100个"迎回建"标志性项目,恒岳重钢获评全市优秀企业,恒信新材荣获市长质量奖,2022年金裕环保的环保型金属防腐材料获得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至此我县共计拥有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程研究中心和4家工业设计中心。农业生产形势向好。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0.5万亩,总产达21.4万吨,衡山黄鸡饲养量增长5%,全产业链产值达20.6亿元。新增小水果示范基地5家,总产量15.53万吨。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9家,亚奇红柚、衡山香米分获中部农博会金奖、最受欢迎农产品奖。粮食生产大县、黄鸡调出大县地位继续得到巩固。旅游行业稳中有升。成功举办"北雁南飞"观鸟节、永和沃柑采摘节、衡山红脆桃采摘季、高山猕猴桃采摘节等旅游节会活动,进一步打响了衡山旅游名气,带动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5.1%、2.58%。此外,紫盖峰片区、萱洲片区、九观湖片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花果山景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仙逸人间实现调整转型。

(三)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观湘洲全面实现资产移交,衡山大桥完成维修加固,白南高速、电力基础设施、湘江水厂提质等项目加速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乡镇天然气管网建设186公里,改造农村"三路"22公里,建设安防工程44公里,新建5G基站344个。城市风貌持续优化。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5个,完成现有住宅加装电梯25台,完成棚改150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200户,老船厂、原印刷厂地块开发稳步实施,龙泉北路、交通街改造全面启动,楼盘"保交楼"工作扎实有序。开云新区、黄花新区市政设施和安置区建设提标提速,县城承载力和带动力有效提升。乡村振兴加紧落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了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农村改厕任务全面完成。建成 9 座乡镇垃圾中转站、317个垃圾收集点。完成通道绿化507.3公里,建设示范样板路段26条。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个、市级文明村镇7个。开云镇双全新村获评省级同心美丽乡村。白果镇岳北村获评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四)改革开放加速推进。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政务集成服务"大综窗"标准化改革走在省市前列,服务窗口精简至24个,1678个事项"应进尽进",144个联办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交房即交证"改革全面落实,完成转移登记558户。赋码入企工作扎实推进,赋码平台录入企业995家。开展银企融资对接惠及79家企业,资金到位率90.72%,全县存贷比提高到58.74%。我县争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取得较大进展,为全市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科技创新初有成效。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累计达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8家。嘉力机械、衡岳中药完成"两化融合"体系标准化建设,完成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25家、高新技术投资改造8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优化包容普惠创新营商环境,重点针对创新创业活跃度、人才流动便利度、市场开放度、基本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蓝天碧水净土森林覆盖指数、综合立体交通指数等6个重要二级指标,采取16项措施,针对包容普惠创新中一批"痛点""堵点"问题,进行重点整治、重点破除,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提升了群众办事创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五制一平台"入库项目10个,总引资额9.9亿元,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均达100%。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个,中能建投糖铺18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和中山明阳长江2.4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中核汇能萱洲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成功落户衡山;金荣集团PBOS模式开发板桥片区,是全市首例"园中园"市场化开发项目。

(五)社会民生积极改善。民生保障积极落实。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超过70%,民生资金足额落实到位。13项省市民生实事、6件县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完成了殡葬改革工作,制定了规范的定价标准。在猪肉市场出现价格异常波动时,市场投放政府储备冻猪肉定价13元/斤,确保了全县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和疫情防控用品总体供应充足,物价平稳有序。电力、天然气稳定供应,粮、油、米等储备充足。就业保障全面落实。举办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选拔赛,落实创业担保贴息贷款优惠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80万元,带动创业就业2384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9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16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控制线以内。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双减"政策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央视《新闻周刊》报道。"民转公"新增公办学位6173个,岳云中学迥程楼建成主体工程,新二中开工建设。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5场次,全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全部免费开放,153个村(社区)实现了综合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全覆盖。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妇幼保健院即将搬迁,7家乡镇卫生院完成基础设施提质。全省医保便民服务试点县工作全面铺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赋能提级。

总体上看,2022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各项主要任务目标达到预期。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世界局势走势和外部环境超预期严峻,消费增长动力疲软,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压力增大,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依然较多。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予以解决。

二、2023年经济形势分析及主要预期目标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续写衡山"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一年。从国家层面看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而言,蕴藏诸多利好。今年国家在新增地方专项债、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方面政策力度较大;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以及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等,都将有力促进县域投资增长;从区域发展看,"三高四新"战略全面实施,衡阳正致力于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聚力中心化攻坚年"行动必将聚集各种优质资源要素,这将给作为衡阳北大门的衡山带来更多机遇。从县内情况看,面对去年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顶住下行压力,实现了年初既定目标。县内稳的基础持续牢固,进的态势没有中断,加之这些年布局实施的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有望在今年集中发力,衡山向上向好的潜力和空间更加充足。我们要顺应国家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坚定信心,铆足干劲、奋勇争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同时与"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相衔接,在统筹考虑发展需要和计划实施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及主要预期目标。

2023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聚力谋发展、倾力保民生、竭力守底线、强力优作风、奋力争先进"实施路径,着力稳住增长,积极扩大投资,有效提振消费,切实化解风险,持续改善民生,努力实现更加有效、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为加快"五兴六强"现代化新衡山建设而团结奋斗。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完成上级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任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速同步。

三、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围绕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扩大有效投资力度。开年就是冲刺,起步就是决战。坚持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抓手,强化投资关键作用,以大项目、大投入开新局、促发展。一是积极争资跑项。立足新发展阶段,抢抓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机遇,对标中央和省政策走势、投资方向,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园区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民生、水利建设等领域,力争超额完成县委政府下达的争资跑项目标任务,做好项目的包装、开发、申报、服务、对接等工作。专项债力争包装和申报更具针对性,力争多包装和申报能带动衡山经济更快发展的项目,力争入库项目数和资金额度双量齐增。二是加快项目建设。继续实施高质量产业项目建设年行动,落实重点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压实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责任,加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储备一批、成熟一批、下达一批、保留一批、退出一批"的要求,推动五星级酒店、啤酒风情园等储备项目加快落地,确保糖铺光伏、长江风力、智慧交通等25个新建项目如期开工。三是强化要素支撑。认真做好项目用地报批,重点在工业园区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和挖潜增效,积极落实调区扩区工作,最大限度扭转项目等地的被动局面。根据中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明确信号,以超常力度争资跑项;进一步推进平台公司向市场化转变,加大平台融资力度,积极配合做好企业贴息贷款投放等工作,继续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资金。突出容缺审批和"大综窗"改革两大政务服务优势,减程序、提效率、优服务,对应包容普惠创新指标做好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二)全力壮大实体经济。以"五兴六强"为引领,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使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一是培育工业新增长点。稳步提升规模工业产值、工业用电量两大指标,结合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工作,扎实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切实为企业解决融资、土地、用工、技术迭代等难题,打造更多倍增项目。全力抓好"五好"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园区"亩均效益",切实增强工业经济承载力。立足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优势,培育一批具备区域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腾笼换鸟",推进群晟实业、鸿洲新材、华升金爽等一批企业盘活,完成衡山汽车重组转型。建立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月度调度机制,为企业上市有关事项办理绿色通道,支持企业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重点扶持恒信新材、佳诚新材、恒岳重钢、冠力塑胶等企业,争取1-2个企业成功上市。二是夯实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基础。紧盯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全年增速确保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实现指标量化、任务细化、措施清单化。以发改和统计牵头,高新区、科工信等部门和乡镇密切配合,倒排工期,按时按序申报项目,特别是挖掘5000万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入库。三是加快文旅产业提质升级。高质量编制《关于加快推动我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发挥开云新区文旅产业龙头作用,利用区位优势,全力承接南岳旅游业态,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力促五星级酒店、啤酒风情园、衡州巷子等项目落实落地。提质升级红色游、休闲游、康养游等旅游业态,抓好岳北红色文化体验区、东湖竹海康养度假区、萱洲乡村休闲度假区等文旅片区开发,建设南岳高速萱洲互通及连接线,引进社会资本开发紫盖峰片区,串联九观湖景区、虎山福地、西游洞天等重点景点,形成点线结合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用心办好全县首届旅游发展大会暨岳北农工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扩大衡山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增动力,以开放促发展。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政务集成服务"大综窗"标准化改革。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提高审批和验收效率。全面落实好包容普惠创新工作,加强内部调度,加强省市沟通,对照每个二级指标内容细化到单位,责任到人。探索信用建设新模式,建立健全以信用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统筹做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民主法治等各个领域改革工作,以改革激发高质量法治活力。二是加大创新力度。突出创新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推动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是扩大开放水平。紧盯区域招商,持续推进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利用各种招商节会活动和平台,加大对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板桥片区和金龙片区、开云新区、萱洲片区、紫盖峰片区的招商力度,做好片区招商、开发工作,力争洽谈、签约一批重大项目。把思路理清,把招商引资包装到位,确保包装更加有吸引力,确保对接成功率。同时紧盯商协会招商,大胆尝试委托招商模式。

(四)大力推进城乡融合。依托"十四五"规划,坚持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态文明、功能互补、宜居宜业的新家园。一是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统筹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依托区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锚定大城市周边县城定位,高标准、高质量编制《衡山县县城城镇化实施方案》。围绕联网、补网、强链,加强城乡交通、能源、污水处理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白南高速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G240长青至白果公路路面施工,做好白果中心客运站立项报批,逐步在城乡布局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拉近城乡之间空间和时间距离。二是加快城区扩容提质。全力实施旧城改造,加快老船厂、原印刷厂改造开发,焕发老城区新活力。积极推进新区建设,完善黄花新区市政配套设施,拉通白竹路西线,开发高品质商住楼盘,集聚更多人气和烟火气。建设综合客运枢纽,拉通北环线,妥善处理征地拆迁遗留矛盾,辐射带动八里片区、湘梦智慧园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强化县城精细管理。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加快文明城市创建,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管理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延伸。延伸城区治理标准化,突出示范效应。加强市容秩序管理,严厉整治"六乱",落实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违法建筑拆除、马路市场整治、渣土运输管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公厕建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持续提升群众认同感。

(五)积极提升民生福祉。坚持"人民至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稳岗位与扩岗位并举,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抓好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加强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后续扶持工作,2023年将大力实行以工代赈的形式,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变输血为造血。二是提质基本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落实"双减"政策,配合省市开展教育乱收费专项整治,规范校外培训。加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力度,严格托幼机构管理,全县普惠制幼儿园比例达90%以上。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做好疫苗接种和医疗救治工作。加快无障碍环境和"一老一小"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残疾人托养及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设悦弘康养中心,努力让"夕阳"更红、"朝阳"更艳。三是强化民生价格监管。全力做好与群众日常生活相关的重要商品价格监测、监管工作,确保电油气正常供给。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打击哄抬物价行为,确保市场稳定运行。四是加强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抓好粮食"产购储加销",完善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依法治粮依法管粮,做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加快物资储备项目建设,抓好物资储备保障。五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污染防治、债务化解、信访维稳、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扫黑除恶、禁毒斗争、反腐倡廉、反电诈等"十二条底线"。持续抓好自然灾害"防、抗、救",强化"大应急"体系建设。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和扩散蔓延。不断完善和推进人防指挥所设备设施列装,有效发挥指挥通信、综合协调、国防战备职能效力。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抖擞精神,砥砺前行,在奋力建设现代化新衡山中挺立潮头,勇攀新高,奋力推动2023年衡山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