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洲镇杨柳村是由原杨柳村和花石村合并而成。花石村曾是一个贫困村,有贫困户88户,304人。近年来,杨柳村里绿树成荫,清水环绕,落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而这一切的改变是源于村里出了个“脱贫能人”—黄文广。
萱洲镇杨柳村党总支书记黄文广原本是个生意人,常年在外打拼,有着不错的收入。2004年,黄文广回乡办事,看到村里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他决定留下来。
从2005年当上村支书的那天起,黄文广就一心要为村里修个村支部办公场所。没有钱,他就带头捐款,和村里的几名干部挑起了村办公场所建设的大小事务。
2015年,村级办公场所又需要重新装修。在黄文广的号召下,在外乡贤纷纷出钱出力,很快就筹集到了17万元资金,今年又新建了100平方米的会议室,如今,村部已经成了村民办事议事、学习的好去处。
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黄文广所在的杨柳村与其他贫困村一样,起初并没有一条像样的出行路。2007年,黄文广筹资16万多元,雇来工程队,将长达3公里的通乡主干道进行了硬化;2010年至2013年,又筹资23万元完成了杨柳片区2.5公里的通组公路硬化;2016年筹资17万元完成了麻乙组的公路硬化,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村民告诉记者,以前从村里到县道近4公里全都是泥巴路,出门晴天一身灰,下雨一身泥,车进不来,农副产品也出不去。现如今,宽敞笔直的公路,不仅让村民告别了进出村“行路难”的历史,也助推了杨柳村的经济发展,让杨柳村真正实现了“大变样”。
黄文广对自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每周都坚持走几户贫困户,遇到哪家有困难就及时帮忙解决。2017年6月份,西瓜开始陆续上市,本是种植户最忙碌的时候,可村上的贫困户康国尖、周应林却因家人或本人重病,劳动力不足,眼瞅着几千斤西瓜要卖不出去烂在瓜田里。黄文广知道这个消息后,带领村支两委成员为康国尖、周应林两家义卖西瓜3000多斤。
贫困户康国尖说:“我老婆是脑血栓,又有糖尿病,耳朵听不到,眼睛也看不到,为了照顾她,我哪都不能去。如果不是靠黄书记和村干部帮忙,我的西瓜会全部都烂在田里,一分钱收入都没有,他们帮了我个大忙。”
从年薪百万的大老板,到倒贴腰包的小村官,对于角色的转换,黄文广把握得很精准。一上任,他就带领村支两委和全体党员迎难而上,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加大对贫困村电网工程的改造,稳步推进农业发展,秉持着“让贫困户优先”的原则,保证村民增收,使全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彻底改变了杨柳村的面貌,用实干赢得了群众的尊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