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循环农业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大有可为。”近日,记者来到市劳动模范袁金岳的湖南金叶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生猪养殖基地,对绿色循环现代农业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位于我县北部的长江镇,距县城13公里,是衡山的“北大门”。这里土质肥沃,物产丰富,粮食产量居全县各乡镇之首,被人们誉为“衡山第一粮仓”。200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成功人士袁金岳返回家乡,筹资上千万元创立了湖南金叶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以发展衡山的生猪产业、带动农民致富为己任。几年下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占地面积180余亩的金叶养殖公司建起高标准现代化猪舍12栋16500平方米,常年存栏生猪5000头以上,年出栏生猪上万头。
虽然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生猪养殖企业最头疼的排弃物的处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为了处理好生猪养殖带来的粪便、污水等排污问题,2013年开始,袁金岳就带领团队探索走生态循环发展模式,试图“变废为宝”。当年,公司建成了800立方大型沼气项目和400立方的四级污水沉淀池,改造升级后,可年处理养殖场内粪便及污水近3万吨,年产初级有机堆肥料4250吨。2014年,公司又新建了有机肥加工厂,成立衡山玉枼仙草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2000亩旱地种植仙草、4000亩优质水稻、2000亩优质油茶林。
袁金岳介绍,养猪场里的粪尿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公司厨房、员工日用能源及有机肥生产的烘干能源;干粪及沼渣则经过有机肥加工厂加工,制成商品有机肥,有机肥又可用作三个基地的种植肥料;沼液用于灌溉农田、仙草种植、鱼塘饲料,基本实现废弃物零排放的建设目标,不仅解决了公司的环保问题,还带来了新的经济效益,实现绿色、环保的种养一体化。
“猪场、沼气池和农业基地三部分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构成了能源生态体系,这种农牧结合的生产模式,既解决了排污难的问题,又提升了经济效益,达到了无污染、零排放的环保要求。”袁金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