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青春接力 传递乡村孩子的梦想

在衡山县白果镇,有四所这样的书苑,创办人谢颂泉先后投入700多万元,为该县后山片区的留守儿童、“缺三亲”孩子撑起书香之家。连续9年,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支教志愿者在寒暑假期间自发来到这里,为乡村孩子播撒知识和希望。

8月7日午后,衡山县白果镇树枫村的泉蓉书苑内传来了一阵激昂的乐器声,给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带来了一丝生气与活力。教室里,书苑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葫芦丝学习吹奏《龙的传人》。

这是泉蓉书苑新开设的特色课程。为了弥补乡村孩子艺术教育的缺失,今年,支教老师在课程安排上进行了个性化设置。葫芦丝、横笛、竖笛、二胡……“音乐课堂”上,民族乐器老师手把手教会孩子们使用民族乐器,从最初的生疏到如今的逐渐熟练,特色课程让孩子享受到音乐带来的欢愉。

“其实我非常开心能够到这里来上课,这些孩子学知识学得非常认真,而且很积极,他们以前也没有接触过这些乐器,所以更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看着孩子们刻苦学习的模样,泉蓉书苑民族乐器老师汤华倍感欣慰。

9年前,在深圳工作的谢颂泉先生回到家乡白果镇,创办了泉蓉书苑,主要目的是共同关注缺亲人、缺亲情、缺亲伴的“缺三亲”孩子,为他们打造一个温馨的学习乐园。对于这群“缺三亲”的孩子们来说,泉蓉书苑更像是温暖的港湾,为他们遮风挡雨,送去了心灵的慰藉。

9年来的每个寒暑假,都会有一批志愿者自发来到这里。这群来自于大都市的支教老师,先后为1100名留守儿童和孤儿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3万多册图书、大都市来的支教老师、多彩的支教活动、人性化的心理辅导等等,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课时,孩子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下课期间,他们积极踊跃地找支教老师请教问题、修改作业,那一双双明亮发光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老师的心。支教或许传递的知识有限,但却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让他们知道,山的那边不仅有广阔大海,还有社会的关爱。

“这四年改变了我很多,从腼腆到勇敢,我变得更加自信了,我也非常开心,谢谢你们!”谈及这几年在泉蓉书苑的经历,学生李婷是这样说的。

9年来,泉蓉书苑收藏了深圳爱心组织捐赠的3万多册图书;9年来,泉蓉书苑先后为1100名留守儿童和孤儿开展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9年来,共有300余名志愿者奔赴泉蓉书苑,为留守儿童进行支教。

“我非常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比亲人更加亲密,这个经历也是无法磨灭的。”泉蓉书苑支教老师王蕾告诉记者。

一年又一年的循环,不一样的人讲述着一样的故事,孩子们在一届届支教老师的影响下,越来越向往走出乡村,看看外面的精彩;这其中,有不少支教老师是从泉蓉书苑走出去的孩子,却愿意带着感恩的心一次又一次地出发,回到这个曾经给予其温暖的地方,将这份温暖传递给后来人。(赵诗、蒋鹏、文雅婷、谭丝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