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环保局】《衡山年鉴2016年1月—12月》

 

【概况】衡山县环境保护局内设办公室、开发监督股、污染防治股、政策法规、行政审批服务股,下设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2016年底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54(其中退休10,党员36人,技术人员18人。2016年,大力开展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全力清理整治环境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不断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县环境质量整体稳定并逐步向好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9.1%、地表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5.3%,各项指标均达标县内全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环境质量】全县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全县环境质量总体良好。2016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9.1%,二氧化硫年均值0.01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0.014毫克/立方米,PM10年均值0.072毫克/立方米;地表水水质达标率2016年为100%;县城湘江饮用水源水量达标率2016年为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016年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7分贝,昼间声环境质量水平为较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9.8分贝,昼间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水平为较好。

 

【污染防治】严格标准,实施污染防治工作。一是继续实施“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 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正在等待通水调试运行。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综合整治,划定10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二是大力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积极组织申报岭坡乡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该项目已通过省厅核查评估,确定项目资金为550万元,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年内将启动施工。同时,正在积极争取岭坡乡原金矿150余亩良田的土壤修复项目省级环保专项资金另外,为加强流域的水质监控,进一步掌握水质状况,监测断面由 1个增加到2个,监测频率由每两个月一次增加至每月一次,监测结果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三是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列入上级考核的19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全部完成。在全市率先高标准建成了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得到省、市的高度评价。大力开展县城空气质量治理工作,县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衡山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衡山县城环境空气质量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确定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将各项具体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实行多部门联动,有效改善了县城空气质量。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的设计、项目概算、财政评审和招投标工作;正在实施整县推进的试点工作,白果镇绍庄村和贯塘乡迎龙桥社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在今年年底将竣工;实施萱河流域的整治,开展了萱河水面的漂浮垃圾以河道两侧居民生活垃圾清除工作;完成20个重点行政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任务,为山竹村、九龙村、依田村、柘塘村、松坳村等9个农村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萱洲和白果等旅游景区配套了一批垃圾收集储运设施,帮助店门雷钵峰景区治理土法造纸环境污染。完成19家上规模的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通过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明确我县生态保护范围,并且努力争取将我县后山片矿山从南岳区原来单方面呈批的“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中调出,解决困扰衡山经济发展多年的遗留问题。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从城市转向农村,切实从源头上控制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强执法监管能力,督促东湖、马迹的矿山企业制定生态环境治理计划,按照计划进行生态植被的恢复,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小康社会指标创建】充分利用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快速、精确地监测出NO2SO2PM10等指标。加强县城取水口和出境断面日常监管,加强辖区内水污染企业的监管,督促其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依法关闭取缔非法企业,消除地表水水质污染隐患。2016年,我县空气质量达标率99.1%,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5.3%,三项全面小康指标在全市均名列前茅。

 

环境监察与执法】抓好全县排污费核定及收缴工作,按照“依法、全面、足额”的要求,将所有企业排污费征收全程纳入排污费征收系统进行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征收程序,加大了征收力度。大力推行网格化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加强证后监管,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管理和专项执法监察,及时纠正处理违法行为。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700人次,检查企事业单位133家次,约谈存在隐患企业负责人12人,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68份,责令停止生产5起,限期治理9起,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8起,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2起,查封扣押2起,有效震慑了环保违法行为。去年“五一”期间,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将不法分子从岳阳偷运至我县的136吨强酸与苯系物危废渣液全部成功紧急转运到专业环保公司处置,对接收这批危废的2人进行了刑拘,及时排除了一个重大的环境安全隐患。积极化解环境信访投诉案件53起,无信访积案存留,全年没有发生因环境污染纠纷而引起的重特大事故和越级上访的事件切实维护了群众权益和社会稳定。

 

【环保基础工作】一是不断完善环保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衡山县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衡山县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衡山县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方案》,厘清各乡镇、县直相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环保工作职责,建立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机制,形成了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二是不断深化环保宣传教育。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普及宣传力度,联合国祯环保公司等21家规模企业,充分运用政府网站、电视台及《新衡山》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大力开展环保知识培训与竞赛,环保监测监管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顺利完成环保行政执法人员换证工作。三是不断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大力加强监测设施设备建设,顺利完成计量认证资质认定,强化对地表水质、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常规监测和加密监测,完成各类监测数据共15000余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有序进行,每月监测不少于27编制环境质量月报12期,并定期向县委、县政府及上级环境监测部门报送监测数据,公布环境质量状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