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2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2年上半年,县城管执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创新思路谋发展,恪尽职守抓落实,不断探索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新高度,助力"五兴六强"新衡山。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巩固文明创建,推动城乡治理标准化进程。

1、营造良好氛围。组织执法队员印发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宣传资料近5000份,在巡逻执法车辆上悬挂宣传标语于城区内全天候巡逻宣传。同时主动上门入户,与辖区内安装LED电子显示屏的商铺店主进行沟通、协调,目前已通过30余家门店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城乡治理标准化相关的公益宣传标语。

2、开展"净序"行动。一是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110余次,清理占道经营1360余起,取缔流动摊点3680余处,劝阻散发各类宣传单980余起。二是组织拆除城区布幅广告1200条,清理乱贴乱画、"牛皮癣"广告1100余处,清理废弃物80件,乱晾乱晒杂物100余处。三是对甘棠桥、开发区农贸市场及周边进行集中整治执法行动。执法过程出动执法车4辆,执法人员20余人,引导自产自销农户进入指定区域经营,劝导商铺门店业主依规经营,执法行动共劝导流动摊贩600余人次,清理废弃物30件,拆除违规建筑23处。规范占道经营店面60家,暂扣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物品20件。并在此路段派专人值守,对流动摊贩进行有序规范的管理。经过集中整治,"马路市场"明显好转。

3、开展"净空"行动。一是持续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对各类违规、破损、锈蚀的框架、高炮广告等进行集中治理。共责令各类商家拆除和更换存有安全隐患的门店招牌65处,户外广告设施36处,动用大型机械强制拆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墙体广告4处、楼顶钢架广告6处。二是对杆线、管网、井盖、配电箱等设施进行全面摸排,弄清底数,建立精准台账,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共计发现违章和私拉乱接电线240余处,通信线路缠绕150余处,破损、脏污电力箱体90个。经过摸排后制定《城区杆线治理实施方案》,并于5月7日在衡山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陆书记主持下召开了城区杆线搬迁调度会,向相关单位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产权单位加强对所属设施的维护管理,全力做好杆线"拆、迁、并"工作。

4、开展"净路"行动。城区主干街道保洁做到"一日两扫、巡回捡拾",并且所有道路路面保洁时间每天不低于16小时,对背街小巷做到"一日一扫、定期捡拾、动态保洁",每天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公园水系定时打捞漂浮垃圾、绿化带内的垃圾杂物每天清捡、树兜树池垃圾每天清扫;集贸市场全天保洁,垃圾不过夜;对城区破损的240桶进行全面更换,果皮箱、烟屋每天至少清擦2遍;对公共厕所损坏标识、标识不清晰的统一更换新的标识。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主干街道每天定时洒水,洒水作业每天不低于4次。加强城区道路、人行道的冲洗作业,确保井盖无泥沙、路沿石干净透亮、地面无油污、路面交通标识清淅;对城区垃圾日产日清,大件垃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运。同时规范渣土运输管理,对全城在建工地进行全天候巡查,对三家渣土公司在运输的渣土车辆进行了4次突击检查,要求"五证一保险"(行驶证、驾驶证、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渣土运输准运证、商业保险)齐全方可上路。

5、开展"净绿"行动。上半年共清理大树树枝和死枝320余棵,修剪灌木及地被30万平方,整理树穴100余个,病虫害防治和施肥20万平方,对全城的鲜花进行换栽,共换栽鲜花7.5万余盆,补栽樟树及桂花树8棵,白蚁防治2.7万余棵,清理死树20余棵,清理杂草3万余㎡,加固和维修绿化带破损护栏70米;同时进行了"两个广场"绿化改造。三月初,我局结合县委后院绿化现状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改造方案,以祥云福瑞图为设计理念,对县委后院的绿化进行改造,改造面积约1600㎡。五月初,因地制宜采取地面硬化、铺设橡胶地垫等方式,对滨江广场健身场地进行了安全改造。

6、开展"治噪治污"行动。针对餐饮油烟制定了餐饮门店"四不一有"制度,即不超标排放、不直排水管网、不影响居民生活、不影响墙面路面,有油烟净化设施。对全城30余家餐饮门店下达了油烟油污整改通知书,整改门店34家,对4家违规排放油污店作出行政处罚;重点整治了夜间经营噪音,针对高考制定了《高考倡议书》并全城发放,在高考、学考、中考期间确保24小时全天候巡查,做到噪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为考生保驾护航。上半年共计劝退50余起产生噪音的门店、流动喇叭等,拆除店外音响12个,劝退流动唱歌摊档8起,暂扣唱歌话筒4个。

7、推进"门前三包"常态化管理。通过摸底走访调查,共签订3260份"门前三包"责任书,确保做到一户一签,进一步明确责任与义务,引导商户自管自治,督促商户自查自改,主动履行卫生职责,自觉清除门前乱象。

(二)围绕中心任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1、织密疫情防控防护网,构筑防疫坚强堡垒。一是强化城区农贸市场防疫宣传、巡查,督促进入农贸市场人员扫码、测温、佩戴口罩,每天2次对农贸市场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并做好登记;二是抽调十余位工作人员入驻东湖高速路口疫情防控监测点,配合公安交警、医护人员对所有来衡车辆及人员实施疫情排查防控,做好健康卡、行程卡、场所码查验等工作,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验、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在确保每辆车的司乘人员双码正常的情况下,才予以放行,严密细致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切实筑牢我县疫情防控安全网;三是响应县防控办要求,抽调三十余人开展"敲门行动",督促辖区内居民做到疫苗"应接必接"。

2、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守住安全发展红线 。一是对开发区农贸市场全面开展消防通道违规占用专项整治行动,针对该区域存在占用消防通道经营、阻塞消防通道等违法行为现场督促整改,并号召全体商户及居民共同维护畅通有序的消防通道。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现场劝导占道经营商铺30余户,清理占用公共区域各类杂物20处,拆除占道遮阳伞雨蓬11处。二是规范道路隔离8处,序设置道路隔离墩(桩)5处,清理占用公共停车位12处。三是针对门店装修围挡封闭施工、私人建房工地围档封闭施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规范门店装修围档100余处,规范私人建房工地围挡80余处。四是严格按照"控新增、减存量"总目标开展违建治理工作。上半年协助开云镇政府、交通局、公路局对107国道沿路沿线的广告牌、乱搭铁棚、大型废弃物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行动。拆除铁棚25个约400平方米;对开发区自产自销区乱搭雨棚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行动。拆除雨棚12个约200平方米;联合甘棠桥社区,开云镇政府拆除五一中路违规搭建的鸡棚30㎡。

3、加强禁炮殡改工作,深化社会风俗革命。狠抓源头,加大对边缘地带的宣传巡查力度,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处罚一起",确保划定区域内火化率达到100%。截止至6月份,共计处罚违规燃放鞭炮29起,另移交公安机关3起。

4、今年我局继续延用衡山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三定"规定和县政府公布的部门权力清单,承担县城区管辖范围内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数字城管等管理职责,我局于2020年组建了衡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将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县渣土管理执法大队、原县园林处的市政、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渣土和违章建筑拆除等行政执法职责予以整合,开启了我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崭新篇章。

二、存在的问题

1、垃圾分类专项资金不足,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较难。目前垃圾分类工作较为滞后,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等设施还不完善,分类效果不佳,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工作开展较少,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高,亟需相关资金推进落实分类工作。

2、硬件建设相对滞后。一是单位无办公用房,租用的办公场所硬件落后,无法达到建设数字城管中心所需的硬件设施要求。二是执法保障不完备,城管执法车辆、环卫作业车辆紧缺、老旧且多数无牌,存在安全隐患。三是执法人员编制不足,在编执法人员数量少,平均年龄达40岁以上,学历不高且基本为工勤人员。临聘的协管员素质普遍不高且流动性大,影响城管执法队伍建设。

3、夜间经常发生偷偷倾倒渣土现象,造成难以管理、执法取证难,90%以上非法运输、倾倒渣土的行为发生在夜间和节假日。

4、公民素质有待提高,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查处难度大。加之一些违规者的不良习惯,使他们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与城管执法发生冲突,无形中增加了管理难度。城市管理法律政策的宣传还需加大力度,提高群众的守法意识,增强群众的自我约束,营造良好的共建共管的氛围。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全力推进城区治理标准化。城管大队将在城区实行街长制管理模式;环保站将加强对全城噪音和油烟的管控,列表分类,责任到人;环卫所将全力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点和加快推进背街小巷的卫生提质;园林绿化所将加快园林城市创建并起草制定实施方案;渣土中队将实行分片管理,每个片区定人定岗定责;局督查室和标准办将加强督查考核,督查考核内容与个人年底绩效工资、评先评优、协管员转聘和末位淘汰挂钩。

(二)启动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运行。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相关方案已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正在进行市场化招投标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要完成相关招标工作,城乡垃圾收运实行市场化统一管理。

(三)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2年下半年将进一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完善城区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对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内建设内容做好相关规划工作,并初步建设城区智能垃圾分类试点。

(四)奋力争创省级园林城市。在"精细、精致、精品"上下功夫。着力打造衡山大道园林绿化示范街、打造生态宜人的毛泽建公园、打造九龙大道招商发展路。制定《绿色图章制度(试行)》,有效实施绿线管理。


衡山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2年6月22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