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2023年第一季度,县城管执法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目标,加强县城管理,提升城区环境秩序。现将第一季度工作小结如下:
工作开展情况
(一)市容市貌整治方面
1、全面实行城市网格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将县城管辖范围划分为六个片区,设置十个执法中队,建立起"覆盖全面、重点突出、责任明晰"的管理网络。坚持全面巡查与重点巡查相结合,采取徒步巡查方式,确保城市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做精。一季度,共清理占道经营门店320家,规范流动摊点3560人/次,查处暂扣占道经营物品18件,清理乱堆乱放、乱晾乱晒杂物136余处,拆除城区布幅广告60余条,清理"牛皮癣"小广告260处,规范乱停乱放共享单车、摩托车260余台。
2、开展"护园护校"行动,大力整顿校园周边秩序。一是采用定点值守与不定期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错时管控,安排执法人员每日实行"早到(早6:30)、晚退(晚18:00)"及"定人、定责、定岗"工作模式,对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和乱发小广告商家予以劝离,要求学校周边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接送孩子的家长有序停放非机动车,疏导违规停放的非机动车。二是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增加巡查力量和巡查频次,对易反弹、问题较突出的点位落实人员值守,推进校园周边市容环境秩序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一季度,共清理校园周边流动摊点、店外经营、车辆乱停乱放、乱发宣传单等不文明违法行为1600余起,极大改善了校园周边因非机动车乱停放、流动摊贩扎堆占道引起的拥堵,消除了校园周边安全隐患。
3、开展农贸市场及周边集中整治行动,取缔"马路市场"。一是坚持"耐心疏导与依法取缔相结合、宣传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市场周边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辆进行清理,对占道经营摊贩进行劝离并引导至农贸市场自产自销区域规范经营。对多次宣传教育后拒不整改的当事人,依法暂扣物品。二是为防止"马路市场"反弹,实行早、中、晚间错时管理,加大执法管理力度,组织机动巡逻队开展不间断巡查,补足8小时外执法空缺,杜绝流动摊点滋生反复。一季度,共教育劝离流动摊贩800余人次,清理废弃物28件,规范占道经营店面80家,暂扣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物品60件,有效地遏制农贸市场及周边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现象。全面取缔了安业路与龙泉北路"马路市场",确保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4、开展拆除人行道斜坡专项整治行动,做到"还路于民"。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强化人行道管理,组织力量对城区所有主次干道上影响市容、有碍通行安全的违规人行道斜坡、石墩石块、大件废弃物等进行了全面清理。累计拆除违规接坡21处,清运废弃垃圾8车,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为城市道路清除了障碍,恢复道路原貌,还路于民。
5、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按照"先宣传认知、后依法整治"的原则,执法人员深入沿街商铺宣传相关政策,取得各商户支持。安排机械对沿街破损、陈旧、违规的广告牌架、喷绘广告进行了统一拆除,对城区内主次干道的街道、商户店面、电线杆等多处条幅横幅进行了全面清理。一季度,共拆除城区内破损广告牌16处,清理陈旧破损条幅横幅18处,提升城市颜值,助力创文工作。
(二)环境卫生管理方面
1、清扫清洗。一是继续做好道路和主要公共场所清扫清洗保洁工作,主要道路按日常三次冲洗,保障干净整洁。二是对背街小巷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安排专人对工艺品市场小巷废弃垃圾、大件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收运,对瑞和小区内小巷垃圾安排巡收车、小推车进行零散垃圾清理保洁。三是对公园、路边墙缝杂草、绿化带垃圾进行了专人清理。
2、垃圾收运。一是城区垃圾收集站、主要点位垃圾斗基本做到日产日清,所有垃圾当日压缩转运至衡阳。二是大件垃圾由专人司机负责全天巡收。三是为完善乡镇垃圾收运工作,促进城乡一体化更好运行,环卫所和合创公司下乡对各乡镇垃圾中转站人员接管问题进行了商讨解决、对垃圾中转站部分设备运行问题进行了检修完善,保障了乡镇转运工作正常运行。同时了解了乡镇垃圾收运模式和环卫设施需求,为下步乡镇配备垃圾收运设施作参考。
3、公厕。城区公厕每日由公厕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清洗除臭,并保障好厕纸、洗手液等必要物品供给。对城区各主要公厕卫生和设施情况进行检查,对破损的厕间门窗、冲水设施进行更换,对部分破损地板进行补漏,同时对缺失、污损指示牌统一进行更换补齐。
4、垃圾填埋场渗透液处理。环溪垃圾填埋场渗透液处理正常,日常开机处理8小时左右,日处理渗透液量40余吨左右,渗透液处理符合排放标准。
5、环卫设施配置。一季度加强环卫收集设施采购配置,共采购配置240垃圾桶800个,密封式垃圾箱50个。对城区主要街道、公园部分破损垃圾桶、垃圾箱进行了更换。加强了对乡镇环卫设施配置,完善了长江镇240垃圾桶配置,基本保障每个垃圾收集亭有两个垃圾桶。
(三)园林绿化管理方面
抢抓春季有利时节,全面开展城区绿化修剪、补栽、施肥等绿化管理养护工作,切实提升城区"颜值"。一季度共换栽鲜花6.8万盆,大树修枝整形900余棵,绿化带修枝整形1.6万余平方米,行道树补栽570余棵,灌木补栽3000余平方米,大树打孔施肥共1800余棵,绿化带施肥12万余平方米。
(四)渣土运输管理方面
一是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定巡查计划,明确监管重点。按照既定路线沿线巡查,发现有遗撒渣土情况的则督促相关施工单位现场整改。对不能按时清理完毕路面污染物及造成路面污染的施工单位和运输车辆进行处罚,使渣土夜间运输"抛洒遗漏"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二是常规工作优质化。做到建筑工地每日必检,重点落实出入口硬化、配备冲洗设备等治理措施,要求渣土运输车辆必须覆盖上路、净车出场,严禁车轮带泥上路,积极从源头上治理渣土车滴漏遗撒问题。每月对渣土公司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收集意见建议,提高施工单位、渣士运输车司机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
三是监管工作严格化。建立"两不一直"突击检查工作机制,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集中力量重点监管、查处夜间及周末违规施工的建筑工地、违规倾倒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杜绝管理上的盲区、漏洞,确保管辖区夜间建筑工地出入口规范率、车辆进出清洗率、车辆运输密闭率始终保持在100%。一季度共开展夜间整治行动28次,依法查处3起违规运输渣土案件。
(五)环境保护工作方面
一是对全县所有餐饮行业重新进行排查,对未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的,督促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对已安装的餐饮门店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安装的油烟净化装置保持正常使用及达标排放,对排放不达标的督促清洗整改,直至达标。二是加强露天焚烧巡查,对重点时间和重点路段采取每日至少二次巡查的机制,确保无室外烧烤和熏制蜡制品、焚烧枯草、垃圾等。三是继续开展城区"治污治噪"专项行动。通过"白+黑"工作模式,对全城商家促销、开业庆典、流动唱歌摊档、广场舞等一系列超标排放噪声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共计没收U盘10余个,招揽顾客音响设备10余个。
(六)禁炮殡改工作方面
为持续巩固禁炮殡改成果,组织召开衡山县关于继续加强县城划定区域禁炮殡改工作专题会议,建立禁炮殡改社区网格信息员工作群。印发实施《关于继续加强县城划定区域禁炮殡改工作的通知》《禁炮殡改社区网格信息员管理办法》,制作并发放《殡葬改革宣传册》3000余份。联合公安局、应急管理局等单位持续开展禁烟禁炮巡查执法行动,共查处违规销售的鞭炮百余盘。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处罚一起",确保划定区域内火化率达到100%。
二、下阶段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强化市容市貌管理。继续坚持专项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深入开展占道经营、乱停乱放、车载流动摊点等专项整治,依法取缔开云大道与规划一路交汇处路段的"马路市场"。
2、进一步强化户外广告管理,加大对户外广告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继续对标文明创建工作方案和测评标准要求,做好查漏补缺,针对主要道路、主要公园等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做好重点保洁和督查,加强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的整治查处力度,应对好相关迎检工作。
4、对全县城区的绿化带开展长期的病虫害防治打药工作,将全县城区主次干道以及县委县政府院内的鲜花更换成应季的时令鲜花,计划5月开展全城的绿化带修剪工作。
5、加快对乡镇环卫设施的采购和配置,保障乡镇人居环境卫生整洁,提高乡镇垃圾收运效率,提高乡镇村组垃圾收集率。
6、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加强宣传活动开展,加快垃圾分类车辆设施采购,尽快完成垃圾分类试点建设,推进技术方法研究,促进垃圾分类收运形成体系。
7、狠抓执法队伍素质建设。5月组织开展法制专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促使执法队伍形象大提升。
衡山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3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