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衡山县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县财政局局长 颜长坤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年来,全县财税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县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勤征细管,依法理财,实现了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确保了重点支出的需要,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11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3733万元,为年度预算48024万元的111.89%,比上年40698万元增加13035万元,增长32.0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955万元,为年度预算任务的125.85%,比上年增加12454万元,增长46.99%;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1484万元,为年度预算任务的84.82%,比上年增加197万元,增长1.75%;上划省级收入完成3294万元,为年度预算任务的93.31%,比上年增加384万元,增长13.20%。分部门完成情况:国税局完成收入13289万元,为年度预算任务15694万元的84.68%,比上年增加211万元,增长1.61%;地税局完成收入20007万元,为年度预算任务19061万元的104.96%,比上年增加4383万元,增长28.05%;财政局完成收入20437万元,为年度预算任务13269万元的154.02%,比上年增加8441万元,增长70.37%。
一般预算收入分类完成情况:税收收入完成17747万元,比上年增加3821万元,增长27.44%;非税收入完成21208万元,比上年增加8633万元,增长68.65%。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11年财政总支出完成120180万元,比上年102863万元增加17317万元,增长16.84%。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1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95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3977万元(其中:专项性转移支付和补助53595万元),债券转贷收入2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344万元,收入共计128276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2018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393万元(据初步结算),结转下年支出6703万元。收支实现平衡。
(四)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及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1、勤征细管,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县财税部门明确收入任务,将任务分解落实到项目、到部门、到个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严格奖罚考核制度,加强收入调度,促进财税收入均衡入库。加大执收执罚单位“收支两条线”网络信息化管理,加强重点企业税源监控,推行税负公开、公平、公正,开展财政综合执法检查和“三查三补”(查处假发票案件,查处企业账外账及各种偷逃税费行为,查实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情况,对各种税收未征、漏征实行补报、补登、补缴)专项活动,追缴非税收入1889万元,查增税收860万元,促使财税收入应缴尽缴,应收尽收。201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37亿元,突破5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增长32.03%,保持了快速增长,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43%,比上年提高0.52个百分点,实现了财税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2、民生为重,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一是保证了干部工资和离退休养老金按时发放。全县公务员管理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人员津补贴,以及全额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在上年的基础上人平每月增加200元。全年发放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及养老金2.3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0.85%。二是保证了国家政策安排的民生支出。在教育方面,全年支出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3%,占财政总支出的15.43%。教师绩效工资与公务员同标准,学校公用经费支出2700万元,校舍维修改造资金400万元,合格初中学校、幼儿园建设资金760万元,发放贫困生补助970万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在“三农”方面,全年通过信息化“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资金8200万元,拨付乡村公路建设资金2890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资金1033万元,农田水利及水库除险加固资金1670万元,农村沼气池建设资金120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633万元,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1199万元。既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社会保障方面,全年支出2.06亿元,比上年增长24.14%,占财政总支出的17.14%。其中,发放近5千人城市低保补助1086万元,月平均168元;发放近2万人农村低保补助1907万元,月平均67元;发放近4千农村五保户补助890万元,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500元,集中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4400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近5千人;新增廉租住房292套;参加新农保18万余人,有5万余人领取养老金1659万元,大力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在医疗卫生方面,全年支出1.3亿元,比上年增长29.08%,占财政总支出的10.83%。其中,发放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1200万元,新农合医疗补助5516万元,干部职工医疗补助2030万元,大幅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据初步统计,全年民生支出达8.2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8.3%,比上年增加1.0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增加额的58.9%,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执政为民的理念。三是保证了全县已开工的重点项目资金需要。全年财政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2亿元,确保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衡山西站站场亮化、开云新城、衡山大道及县城主街道油化、沿江路四期建设、S314线、X032、034、035线硬化、唐群英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等资金需要。
3、开拓创新,扎实推进财政改革。第一,深化部门预算改革,部门预算单位从原来的107个增加到118个,按人员和定额标准编制预算,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化、标准化、透明化。第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资金拨付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压缩授权支付范围和额度,提高直接支付比例达到85%,规范了单位收支行为,集中资金统一调度。第三,扩大政府采购范围,规范了审批和采购程序,全年政府采购实际支付资金3019万元,节约499万元,节约率为16.5%。第四,推进乡镇财政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畅通财政政策落实渠道,规范乡村两级财务管理,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巩固了乡财县管、村账乡代管改革的成果,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为村支“两委”顺利换届发挥了重要作用。
4、依法理财,切实强化财政监督。一是加强财政专户资金管理,专门组织开展了财政专户清理活动,并出台了《衡山县财政专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范财政专户的开设、变更、撤销的审批程序,保证财政资金安全。二是严把重点工程建设投资评审关,全年评审274个项目,审核资金4.57亿元,核减资金4980万元,核减率11%,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预算内外借款、工业园区土地欠款、企业改制资产处置欠款以及房地产开发利润结算的清理,摸清了底子,分类建立台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四是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规范资产运作机制。此外,加强财政内部监督,组织迎接省市财政专项资金检查,确保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
总的看来,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良好,坚持了依法征收与涵养财源并举,扶持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保障重点与压缩一般统筹,规范管理与提高绩效兼顾,探索出了一条体现民生导向,共同发展的科学理财之路。但是,要清醒看到:财政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很大,收入结构有待优化,收入质量有待提升,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专项资金使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债务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对此,我们将通过加快改革步伐,改进工作方式,加强科学管理,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2年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四化两型”建设和“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稳中求进,按照“增收节支,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确保重点”的预算指导方针,把“保增长,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作为支出重点,着力培植壮大财源,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一)关于2012年财政收支预算的安排。
1、财政收入安排。
人大目标任务:财政总收入安排62330万元,比上年增加8597万元,增长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安排44798万元,比上年增加5843万元,增长15%;上划中央税收安排13608万元,比上年增加2124万元,增长18.50%;上划省级税收安排3924万元,比上年增加630万元,增长19.13%。分部门收入安排:
国税局收入安排15947万元(不含退税部分),比上年年初预算任务15694万元增加253万元,增长1.61%;比上年增加2658万元,增长20%。
地税局收入安排24008万元,比上年增加4001万元,增长20%。
财政局收入安排22375万元,比上年增加1938万元,增长9.48%。
政府工作目标任务:财政总收入安排64480万元,比上年增加10747万元,增长20%。分部门收入安排:
国税局收入安排16478万元(不含退税部分),比上年年初政府工作目标任务16217万元增加261万元,增长1.61%;比上年增加3189万元,增长24%。
地税局收入安排24809万元,比上年增加4802万元,增长24%。
财政局收入安排23193万元,比上年增加2756万元,增长13.48%。
2、财政支出安排。
财政总支出安排103575万元(不包括非经常性专项转移支付),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01190万元,比上年预算支出数77867万元,同口径增加14681万元,增长23.97%。一般预算支出按政府支出分类科目安排如下:
(1)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10830万元,同口径(下同)比上年增加1005万元,增长10.22%。
(2)国防支出97万元,比上年增加8万元,增长8.98%。
(3)公共安全支出4387万元,比上年增加686万元,增长18.53%。
(4)教育支出21903万元,比上年增加3594万元,增长19.63%。
(5)科学技术支出160万元,比上年增加19万元,增长13.38%。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68万元,比上年增加146万元,增长20.25%。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756万元,比上年增加4988万元,增长42.39%。(主要是对新型农村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增加)
(8)医疗卫生支出12496万元,比上年增加3461万元,增长38.30%。(主要是新农合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财政补助增加)
(9)节能环保支出1180万元,比上年增加206万元,增长36.76%。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048万元,比上年增加2067万元,增长51.92%。(主要是城市规划建设支出及归还贷款本息增加)
(11)农林水事务支出6422万元,比上年增加720万元,增长11.88%。
(12)交通运输支出1617万元,比上年增加145万元,增长9.82%。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731万元,比上年增加215万元,增长6.13%。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906万元,比上年增加67万元,增长7.98%。
(1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306万元,比上年增加33万元,增长12.16%。
(16)廉租住房保障支出710万元,比上年增加63万元,增长9.81%。
(17)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240万元,比上年增加38万元,增长18.78%。
(18)预备费1500万元,比上年减少723万元,下降32.52%。
(19)其他支出12034万元,比上年增加3651万元,增长43.55%。(主要是非税收入按比例安排支出比上年增加,执行时按相应支出科目进行调整)
3、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财政总收入103575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479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8777万元;财政总支出103575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0119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385万元。预算收支平衡。
(二)关于2012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说明。
1、关于收入安排:2012年财政总收入增幅为16%,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方面,国家宏观经济形势逐步回升向好,全县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逐渐显现。特别是近几年全县项目建设推进,落户园区的工业企业已具规模,财政收入增长预期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处于回稳期,对全县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同程度依然存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对我县房地产、建筑等行业的影响较大,结构性减税政策新的出台,如从
2、关于支出安排:2012年财政预算支出安排是积极的,突出体现在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重点安排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津补贴按政策标准到位,压缩非工资性支出,公用经费零增长,保障各项民生支出。增加支出的重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津补贴按政策到位、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低保标准提高、提高村级运转经费、归还城市建设贷款本金利息等。
(三)完成2012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1、抓收入。第一,强化财税征管,完善考核机制。国、地、财三个部门及代征单位要勤征细管,按时按量完成各项税费目标任务。加强对税收代征单位和非税收入征收单位考核,根据近三年完成任务数来确定基数,下达征收计划任务,将任务完成情况与经费拨付进度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县政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的依据。第二,积极培植财源,夯实发展后劲。除加大招商引资、扶持重点税源企业外,今年重中之重要放在土地储备和开发上,使国土收入的增长成为财税收入的重要增长极。第三,严格执行税费政策,推进税负公平。一方面要认真兑现政策许可和政府批准企业享受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讲究诚信财政,为衡山发展该慷慨的要慷慨。另一方面要严格税费减免程序,遏制乱减乱免现象,减少税费流失,为财政收入的增长该吝啬的要吝啬。
2、保支出。一要保运转。除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外,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保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优先保障基层政权的运转。二要惠民生。其一,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管,保障强农惠农资金按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其二,优先保障民政、社保、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民生支出,提高民生福祉。其三,千方百计想办法,将执行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和实行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的津补贴按第一步改革政策标准到位。同时要规范津补贴发放,制止乱补滥发行为。三要促发展。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促进衡山经济发展。一条腿是支持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加足马力,开展“跑部走厅”运动,学好、用好、用活国家政策,积极向上跑项争资。出台《跑项争资奖励暂行办法》,适当安排必要的跑项争资前期工作经费。另一条腿是自力更生,从四个渠道想办法筹措资金:一是激励社会民间投资;二是预算尽能力多安排;三是盘活国有资产,做好融资文章;四是加强资金调度,特别是争取省市财政资金调度,确保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公路交通、水利、旅游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要,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3、强监管。一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大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及处置拍卖收入的征收力度,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经营路子,全面清理国有资产家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二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节约项目支出,制定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管理办法,规范评审工作程序,逐步实行第三者评审复核制度。三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节省政府采购开支,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严格采购审批和办理程序。四是加强政府债务监管,规避财政风险。一要充分利用中央化债政策,积极化解教育、卫生、乡村债务。二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大财政预算内外借款、工业园区土地欠款和企业改制资产处置欠款、“三会一办”欠款、城乡投土地开发欠款等的清收力度。对预算单位的欠款从年度安排的预算内拨款有计划地扣除,对非预算单位的欠款先催还,再通过法律手段追还。三要出台债务管理办法,实行严格审批制度,严厉禁止各部门、各单位、乡村擅自举债。五是加强财政综合执法、重点专项资金使用和财政内部监督检查,规范收支行为,确保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
4、促改革。首先,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扩大改革范围,将部分二级预算单位纳入部门预算,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力。其次,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按省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改革要求,将乡镇学校和卫生院纳入集中收付改革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再次,推行公务接待消费定点和公务卡消费试点改革,节约公务消费开支,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最后,巩固“乡财县管乡用”和“村账乡代管”改革成果,规范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
5、建队伍。一要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和财政业务学习。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抓好政治理论和财政业务学习,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二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强化责任意识和勤政意识,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要加强财政文化建设。推进财政行为文化,财政制度文化,财政精神文化建设,提升财政部门的整体形象,增强干部队伍凝聚力。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把反腐倡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常性地开展理想信念、党纪法规、财政文化等教育,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步形成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2012年,是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现衡山“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我们财税部门将紧紧围绕全县重大决策部署,科学谋划,主动服务,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为建设“文明奥区、生态衡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