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财政工作总结及2018年财政工作思路

  一年来,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全力推动各项财政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为确保财政安全平稳运行、保障和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2017年财政工作完成情况

  (一)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是加大组织力度,财税领导办公室及早制订收入计划,及早落实收入任务。按省收入考核要求,突出抓好均衡入库和收入质量提高。坚持以财税分析调度会为载体,每月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调度和通报,做到常沟通、常协调,国地财形成财税征管合力,确保各项征管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加强财源建设,调整和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帮助企业融资,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发展生产经营,做大做强,增加税收,巩固重点税源。三是加强税收征管,着力在抓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零散税收、收入死角上下功夫,加强税费收入日常稽查,抓大不放小,确保了各项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四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强对行政性收费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土收入等项目的征管力度,积极支持和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执收执罚,规范减免行为、做到应收尽收。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2939万元,其中非税收入完成2.85亿元,占比30.71%,低于市定目标值;税收收入完成6.43亿元,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69.29%,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明显提高。

  (二)重点支出进一步保障。严格执行县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8亿元,同比增长4.47%。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优化支出结构,合理调度资金,工资性支出得到了及时发放,日常支出得到了序时拨付,政策支出得到了按时落实,民生支出得到了较好保障。一是优先保障工资和养老金发放。每个月优先安排干部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政策补发了干部职工和退休人员津补贴提标部分,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政策性待遇全部落实到位。二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完成教育支出42051万元,同比增长10.76%,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障学校公用经费,加大普高、职高教育投入,支持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持续加大三农投入,落实各种惠民政策。完成农林水支出19784万元,同比增长20.64%。支持农村水利、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支持新农村、美丽乡村、集中连村、田园综合体等建设。加大基层运转经费保障力度,提高村和社区主干补助标准。重点安排1349万元专项资金全力支持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专项工作有力推进,迎接省、市专项检查,取得明显成效。四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成社会保障支出41211万元,同比增长31.57%。落实社保提标扩面政策提高低保、医保、养老补助标准,支持县乡敬老院、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五是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安排公共安全资金8172万元,落实干警津贴提标,扩大城乡网络视频监控范围,加强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措施。六是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工业园区及企业发展资金5770万元、黄花新区1.1亿元、开云新城1.2亿元、开云大道1.2亿元、开云南路4714万元、旧城改造2000万元,确保重点项目推进。

  (三)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编制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和固定资产经营预算,实施统筹、统编、统批、统管。二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提高单位人均公用经费标准,进一步规范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预算支出执行力,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推进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并运用评价结果安排下年预算。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程序更加规范透明、分配更加公平公正。三是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政府预算、部门预算、“三公”经费、专项资金、政府债务、政府采购等信息,进一步提高预决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四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高直接支付比例,规范单位财务收支行为。五是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按照“先行试点、稳步推开、深化改革”的思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投资机制,严控财政风险。

  (四)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一是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对社保、就业、扶贫、惠农等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对部分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进行整改落实。二是财政和县纪委联合对全县预算单位进行财务专项检查,加强单位财务收支监管,对违纪违规问题予以严厉的处理处罚,充分发挥纪委和财政监督震慑作用。三是严格财政投资评审,审结项目652个,送审资金总额10.73亿元,审定资金总额8.86亿元,核减金额1.87亿元,核减率17.45%。四是加强政府采购审批,凡使用财政资金采购须先编制预算,无预算、超预算不采购。完成采购预算11384万元,实际采购10056万元,节约率11.67%。五是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对四家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摸底,分类建立台账信息,加强监控管理。六是推进“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工作,制定民生资金项目公开目录,牵头梳理填报民生资金指标信息,协调推进村级财务公开数据对接和财务软件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对腐败行为精确预防,对权力运行进行精准监督。

  (五)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收看党的十九大盛会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党建“两个责任”,坚持“三会一课”,建立党员活动日,加强廉政教育,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逢会必讲,时刻告诫干部职工严守财经纪律,确保财政干部政治生命和财政资金双安全。二是改进工作作风,每月对机关重点工作实行督查通报,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开展财政各项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服务水平。发挥机关党支部、工会、妇委会和团委等作用,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三是扎实开展驻村帮扶。按照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统一部署,派遣四个班子成员担任开云镇4个村第一支部书记,24名帮扶工作队员驻长安村帮扶12名贫困对象,1名干部常年驻村联系帮扶工作,加强与帮扶对象联系,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四是强化机关后勤保障、档案、计生、信访、综治、维稳、政务公开管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件、政协委员提案8件。

  二、2018年财政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力组织收入,提高收入质量;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执行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理财水平;强化资金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财政服务水平,为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衡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财力支撑。

  (二)奋斗目标

  收入方面:一是一般公共财政收入预期目标增长5%,达到9.74亿元;二是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预期目标达到71.7%。

  支出方面:做到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保发展。公共财政支出增幅在8%以上。

  (三)工作措施

  1、强化财源建设,确保收入增长。积极融入“借力长株潭、争先大湘南、汇聚正能量、建设新衡山”的发展战略,依托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支持装备制造、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矿产品精深加工、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以生态工业为“主板”的财源建设体系,实现财源可持续增长。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创新工作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中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省内外优强企业入驻我县,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严格执行财政扶持政策,加大融资、贴息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县内企业积极运用市场化方式筹措资金,在嫁接改造、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投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增强竞争优势;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研究,密切关注财政体制改革动态,加强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完善综合治税机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力争税费收入双增收。

  2、狠抓项目争引,力促经济发展。把抓项目与促发展相结合,紧扣国家产业支持政策导向,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抢抓政策机遇,准确把握项目信息,结合我县实际,积极调动部门积极性,强化政策研究,精准谋划项目,全力做好项目的筛选申报,积极争取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文化旅游项目和城市建设项目,在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群众增收等方面,发挥有力的支撑带动作用;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杠杆效应,创新财政资金运用方式,完善投融资平台,大力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动社会力量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动态监管平台,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批后监管,跟踪检查,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积极引导、鼓励各级各部门,动用各方力量,大力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切实增加地方可用财力。

  3、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硬化预算管理,继续从严控制、压减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证各项资金落实到位,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落实积极就业政策,支持开展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重点扶持困难群体就业;推进廉租住房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努力改善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大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完善财政稳定投入机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整合扶贫资金、创新金融扶贫机制等措施,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发展高效农业、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进步等扶持政策,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就业致富;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惠农补贴政策,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系项目建设等项目,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4、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理财水平。增强依法理财的责任感,以实施新《预算法》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完善财政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明确财政重大事项界定范围,实行依法决策;全面规范财政行政行为,梳理财政职权清单,强化对内部权力的制约;建立预算约束机制,明确财政支出责任,加快支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继续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并建立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彻底盘活存量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对政府性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借、管、还”相统一的机制。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方式,积极推行PPP模式,创新融资思路和方式,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并逐步加快融资平台转型,降低财政风险,以缓解地方财政资金不足的局面;深化支出绩效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的全程监管,探索建立以信息化为支撑,绩效评价、资产管理、投资评审、财政监督、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彼此制衡的“六位一体”财政运行管理新机制。

  5、加大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牢固树立依法理财意识,严格执行《预算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监督。建立完善审计监督、行政监察、财政检查协作机制,强化对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和民生事项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监督,规范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快推进财政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建立健全财政部门内控机制,完善审批程序,规范资金管理 。

  6、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的新思想新论断,切实增强财政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新常态下财政干部的履职能力。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风险防控。完善内部控制流程制度,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办理财政业务,有效堵塞财政管理漏洞,预防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二要切实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压实责任,加强常态管理,严格考核奖罚兑现;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财政良好形象。三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强党的建设,凝聚班子合力,坚持“一岗双责”。引领全体财政干部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制度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