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财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阶段工作措施

   2019年上半年,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下,主动作为,认真履职,较好的完成了半年目标任务。 

  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保证收入“双过半”。充分发挥财政收入协调作用,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1-6月,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5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7204万元,增长14.3%。其中:地方收入完成34416万元,增长0.25%,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9168万元,增长43.5%,上划省级收入完成4960万元,增长35.9%。分部门看,税务部门完成48389万元,增长22.6%;财政部门完成10155万元,下降14.4%。分性质看,税收收入完成46735万元,税占比为79.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22607万元,增长5.7%;非税收入完成11809万元,下降8.7%,非税收入占地方收入比重为34.3%。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收入质量较上年有所提高。 

  (二)保证“三保”支出。1-6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88485万元,增长2.94%。优先“三保支出”,把“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放在首位。每月上旬做好“三保”资金调度筹集,按时发放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涉及到个人民生资金全部发放到位,及时拨付党政机关运转经费。然后根据资金库存情况,按轻重缓急的原则,重点支持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资金进行合理安排,优先拨付必须的项目支出,保障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加大涉农支持力度,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增加脱贫攻坚战投入,拨付扶贫资金4644万元。 

  (三)加强财源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工业“原地倍增”计划,规模工业企业以及重点商贸企业保持较好发展动力,保障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预算安排专项资金落实奖补政策,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夯实地方财源基础。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深化增值税改革,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土地出让,盘活闲置资产,切实增加地方可用财力。 

  (三)推进财政改革。按全县机构改革要求,全力配合机构改革,加强资金和资产管理。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二级预算单位财务机构撤并改革,降低财政运行成本。财政预决算、部门决算的公开工作更加细化透明,扶贫资金县、乡、村三级公示到位。借鉴先进地区绩效管理经验,初步建立绩效管理的办法和流程,对重大政策和项目设置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推动新政府会计制度培训,保障新旧政府会计改革平稳过度。 

  (四)提高管理绩效。加快预算拨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严控制各项支出,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清收措施,制定暂付款清理方案,分类施策,开展暂付款清理工作。拟定《衡山县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变更管理办法》和《衡山县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严格项目工程和政府采购流程,节约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财政监管职能,正在进行对扶贫专项资金、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全县“三公”经费等进行专项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积极落实各项涉企优惠政策,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企业内生动力,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引进先进装备,改进工艺,提高核心竞争力。 

  (五)防控债务风险。严格落实《衡山县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严禁非法举债,遏制债务增量。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还本付息,优先保障到期本息偿还。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向上争取专项债券,满足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建设资金需求。积极推进融资平台转型,对融资平台存量债务,逐笔厘清债务性质、类别,确定偿债责任、分类处置,妥善化解存量债务。截止20195月末,我县债务余额合计为55.5亿元,包括政府债务18.4亿元,政府隐性债务25.4亿元,其他需要关注的债务11.7亿元。 

  二、下半年工作措施 

  (一)夯实财源基础,加大收入组织力度。一是紧紧围绕全年财政收入的总目标,激励征管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深挖税收增长潜力,堵塞征管漏洞,倒排时间、进度抓收入,确保均衡入库。二是认真落实中央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开展送政策上门行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增强市场获得感。三是创新融资担保服务,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范围,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申请条件,放宽担保贴息要求,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数据库,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融资服务,更大程度激发民间经济活力。四是积极与上级财政部门对接,积极跑项争资,争取在政策和项目资金方面给衡山最大支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和民生提标工程。五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在当前机构改革的特殊时期,严格清查国有资产情况,积极做好盘活国有资产文章,严格规范国有资产出租、处置审批,把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重点支出。一是把财政“三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今年从全国到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都着力强调“三保”重要性,“三保”不保,就要问责。财政首要职能就是“三保”,优先保障工资按月及时足额发放,优先保障基本民生项目支出,优先保障机关正常运转。各预算单位基本建设和维修改造项目,必须秉着“先立项,再开工,先落实资金,再实施项目”的原则,预算有安排的,要从严控制,按项目实施进度和工程结算拨付。预算有安排而没有推进的项目,资金收回。预算没有安排的,一律不得增加。其他支出按轻重缓急原则拨付。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监测分析,完善项目支出程序,规范支出范围,控制支出标准,将部门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对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进行清理,统筹安排,避免造成资金闲置、损失和浪费,提高预算执行效能,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三是财政支出压力重重,大家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要做“铁公鸡”,打好“铁算盘”,共同承担压力,共度难关。取消低效无效支出,清理收回长期沉淀资金,压减非生产性支出,集中财力“三保”。按省厅要求“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一般性支出按照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部门基本支出、“三公”经费和业务工作经费结转全额收回,结转一年以上的项目资金由财政全额收回,重新安排。四是自觉接受人大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预决算决议,不得擅自调整预算,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支出。五是进一步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对上级专项补助资金,除直接带帽到指定具体项目用途的外,一律整合统筹使用。盘活存量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大结余结转资金统筹力度,保障国库存款安全系数,全力做好“三保”,量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三)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推进“一镇(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促进城乡融合。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落实“全面改薄”任务,加快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增加贫困生补助,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健全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支持乡镇卫生院本土化人才培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四是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扎实推进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工作,强化民生政策兜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五是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继续加大扶贫资金保障力度,强化对贫困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的投入对扶贫项目资金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所有扶贫资金安排使用进行公告公示,完善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逐步实现监控到项目、到企业、到个人。六是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做好矿山和加工企业关停后续工作,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衡山生态品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四)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一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重大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强化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二是开展财政规范管理提升行动。切实加强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管理,严格规范采和购程序。制定《衡山县政府采购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成立政府采购审查委员会,规范政府采购项目,单位正常工作必需的办公设备,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上级明文有考核要求或有下达专项采购资金的方可办理政府采购,原则上暂停食堂、办公楼、会议室装修、电梯安装及公务车辆添置等采购项目。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对工程变更权限及程序,工程变更管理、责任追究等作出明确规定,对无缘由不按程序超工程预算项目一律不办结算。清理规范项目配套,规范暂存款核算,清理财政对外借款,保证库款安全。推进清理规范重点支出挂钩事项,打破项目支出固化僵化、只增不减格局,科学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三是强化基层财政管理。将“惠农补贴”升级为“惠民补贴”,逐步将所有居民、农民的补贴通过“一卡通”发放。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向基层推进,开展基层财政财务绩效管理,保证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强财政监督。充分发挥财政源头反腐职能,加强对项目申报和审批、资金拨付和使用、项目实施和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财税政策执行、预算编制、政府债务管控、会计信息质量、重大民生资金使用等领域专项资金检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五)完善债务管控体系,防范财政运行风险。一是坚决遏制债务增量。坚持疏堵并举,落实“停缓调撤”要求,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坚决落实“三个10%”的要求。对违法违规举债行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二是依法开好“前门”。积极向中央、省争取更多专项债务,争取棚户区改造、土地储备等专项债务额度,保障重点项目需求。三是妥善处理债务化解“后门”。安排专项资金化解存量债务,对专项债券实行全规模管理,严格要求专项债券与项目对应,优先保障到期本息偿还,严控专项债券风险隐患,及时警示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四是完善政府融资平台转型机制,进一步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清晰界定政府与转型后融资平台的关系,用市场化手段化解债务,减轻县级财政压力。  

  (六)强化乡镇财政管理,推进基层财政建设。一是加强乡镇财税收入征管。全力配合国土、税务部门对本区域收入征管,保证应收尽收,均衡入库,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任务。二是强化乡镇财政职能。逐步完善乡镇财政在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职能,落实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推动乡镇财政在项目资金使用、乡村财务和资产监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加大乡镇财政监管力度。乡镇财政直接与广大群众打交道,涉及的资金广,要不断完善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监管机制,所有财政资金必须纳入单一账户体系或乡财县管账户体系管理,建立动态监控及日常考核、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等管理机制,细化监管内容和工作措施,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四是加强星级财政所建设。今年,东湖、长江财政所申报了省级星级财政所,要对照目标要求,完善硬件设施,加强软件建设,制定工作计划,将任务分解到人,逐项抓好落实。其他财政所要向星级财政所看齐,不断提升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财政工作迈上新台阶。五是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财政业务培训、岗位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骨干人才培训为重点,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和村级财务人员培训。规范乡镇财政选人进人机制和干部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和流动政策,重点招考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到乡镇财政一线岗位,保持队伍活力,提升队伍能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