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交通运输局“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工作思路

衡山县交通运输局“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工作思路

    

2011-2015是我县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的重要历史时期,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五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局干部职工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克服层层困难,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指标。

一、“十二五”交通工作总结

(一)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

1、潭衡西高速公路:该项目在衡山县境内起于长青乡长青村止于马迹镇长岭村全长24.57公里,连接线全长19.789公里,已于2011年10月15日通车。它的建成通车,有效缓解京港澳高速湖南境内的交通压力,同时对促进衡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南岳高速公路:该项目在我县境内全长25.68公里,是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五纵一横”和衡阳“三纵四横一联”高速公路网构成的重要部分,是经省发改委批准的省重点建设项目。已2012 1223日 全线通车。

3、南岳高速县城连接线:该项目起点位于G107衡山县开云镇九龙泉村,止于南岳高速公路新场市互通,全长16.023公里,是湖南省“十二五”干线公路提质改造的重点规划项目,也是我县历史上第一次由县级政府担任项目建设业主,修建的第一条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已于 2014年12月25日全线竣工通车。

4、武广西至黄花坪公路:该项目是全省交通“十二五”干线公路计划并属于全市重点项目,采用融资带建模式建设。路段起于武广高铁西站前,与武广高铁西站至南岳高速公路连接线相接,终点位于黄花坪龙眼塘,与国道G107相交,全长8.106公里,是连接衡山县与武广高铁衡山西站的一条重要通道,对完善交通网络、扩大衡山县城框架,加快衡山与南岳融城,构建大衡山旅游圈意义重大,对带动和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极重要作用。目前该项目于2015年6月18日正式开工,报批手续已完成。第一期征地拆迁、“三杆”搬迁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清淤、清表新坪隧道便道建设等工作。

5、武广西至南岳公路:该项目是省重点交通建设项目,起于武广衡山西站站前广场,下穿武广高速铁路、途经谷家滩、燕子湾、车创加油站,方广路口,终点对接南岳高速连接线。里程6.587公里,其中衡山县境内4.387公里,南岳区境内2.2公里。业主方为南岳区人民政府,我县已配合完成好衡山境内征拆任务,目前已全面开工。

(二)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新成果:

1、农村公路建设:“十二五”时期,我县全面掀起了农村公路新一轮的建设热潮,完成投资约1.06亿元。危桥改造21座;农村公路建设里程约390.2公里,其中乡道29.54公里,村道360.66公里,实现了100%行政村通水泥路,85%的乡镇拥有客运站,解决了30多万群众交通和出行难问题,对衡山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2、农村公路养护:“十二五”期间,我局坚持建养并举,2012年5月相继出台了《衡山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衡山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和《衡山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考核评分标准》,并在全县范围内选定长青乡作为示范试点单位,严格养护标准,全面整培路肩、培筑边坡、清理排水沟,并对宜林空白路段和因灾致死苗木及时进行补植和移栽,确保条条路段达标,以此示范带动全县其他路段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全县“十二五”期间养护里程1139.65公里,农村公路综合好路率为77.64%,好路率的逐渐提高,进一步改善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载体。

(三)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1、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五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先后开展了春运、节假日、黄金周等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汽车维修市场专项治理、无牌无证非法营运以及“打非治违”、“六打六治”等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加大了对出租车异地营运和私家车(小车、摩托车、爬爬车等)及非法载客行为的打击力度。共开展联合执法近20次,出动执法人员近1.5人次;查扣非法营运车辆2000台、查扣黑车45台、查处违规货车344余台、查扣道路运输证和线路牌12余个,查处超限超载车辆64台、

查处违法、违规旅游车辆20余台。

2、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五年来,共投入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资金数260万元,对全县水运企业、船舶、渡口和水上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改造渡口码头6处、新建候船亭5个、16处渡口全部设立“三牌一线”(渡口守则牌、安全生产责任牌、安全生产警示牌、停航封渡线);查处和纠正违章船舶30艘次、消除安全隐患20处、取缔无证载客船1艘、滞留不适航客渡船3艘、规范和改造客渡船  46艘。五年来全县水陆交通运输未发生一起重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且年年都被市交通运输局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3、协调城区公交、农村线路优化。随着城区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公交资源缺乏、居民群众出行不畅成为了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2011年我局在县城投放了32辆19座前上后下型、无人售票的大型豪华公交车;优化公交网络,新增7路、8路公交线路,弥补了达湘公园至工业园的公交空白,更好地方便星源学校师生及工业园区务工群众的出行,同时开启了公车公营的管理运营模式,极大地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给广大群众和学生提供优质和安全的公交服务,树立衡山窗口良好形象;为科学规范城市公交和出租车公司的服务管理,出台了《衡山县城市出租汽车特许经营权考核办法》,使之转变经营观念,完善服务质量;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2014年新开通9条农村线路班车,提前完成全县98%行政村通车率的小康社会目标值。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交通区位优势逐渐减弱,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我县作为衡阳市最北端,处于长株潭国家“两型社会实验区”和大湘南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部特殊地带,虽然近年来,高铁过境衡山,潭衡西高速、南岳高速相继通车,但是目前我县县城尚无一条直达高速公路,特别是南岳高速的修建,连通县城东西两端的连接线但考虑衡山利益较少,县城面临逐步边缘化的潜在风险,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不平衡:

1、公路发展整体滞后,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县公路和航道总里程公别为1551.137公里和64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为50.25公里。公路里程总量相对来说并不落后,但干线公路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相对较短,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2、水运发展未谋划。从水运现状看,航道等级低,水运条件差,水上基础设施落后,港口设备简陋,配套服务设施功能不齐全,港口的设计、规划与日益发展的社会要求不匹配,水上运输市场建设没有开展。

3、货运站场建设是空白。客运站场建设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但汽车货运站场建设未纳入规划建设。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日益发展生产需求有差距:农村公路建设矛盾突出,计划满足不了修路的愿望;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滞后,资金紧缺;已建的交通基础设施不能适应现实中生活发展要求,压力大。

(四)建设资金短缺,融资难度加大:目前我县建设用地审批严格,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制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考虑我县重点工程建设的实情,请求县委、县政府继续加大对我县交通重点工程项目支持力度,建议交通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并在项目建设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一定倾斜,适当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的补助标准,缓解我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压力,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

(五)创新和健全拓宽交通筹融资渠道,解决交通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请求县政府及财政、国土部门大力支持交通投的发展,为其扶一阵,送一程,成为交通公路名副其实的融资平台。今年交通公路建设资金缺口在6000万以上(不含紫巾沿山公路建设),未来五年资金缺口会更大,单靠财政投入很不现实,必须通过投融资渠道加以解决,建议政府明确政策交通投收益全额用于交通公路建设。

三、“十三五”交通工作思路

我县“十三五”综合交通目标任务:重点加强北与长株潭城市群、南与衡阳市区、西与南岳的快速联系,构建以高速公路、铁路、航运为主的对外快速运输网络,提升衡山区域交通地位;建立公路、铁路、水运多式联运,等级完善、快速便捷,与衡山县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30分钟到达县城的城乡交通网络体系。

(一)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形成“两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两纵:一纵为现状潭衡西高速(S61),在白果镇、新桥镇设有出入口;另一纵为规划的南双(南岳-双峰,正设计)-南岳高速公路(现状),南双高速公路往南与已建的南岳高速公路(S51)对接,形成往南与衡阳市联系的快速通道,南双高速公路在白果镇、沙泉乡和县城开云新城设有出入口;已建的南岳高速公路在店门镇设有出入口。潭衡西高速与规划南双高速公路在白果镇设有互通。一横:现状的潭衡西高速与京港澳高速公路连接线。

(二)国道及干线公路建设:一是对G240衡山长青—白果升级改造;二是建设好武广衡山西站—黄花坪公路,对接武广衡山西站—南岳公路,把衡山发展融入“大衡山南岳旅游经济圈”;三是建设好南岳至白果高速沙泉互通口—湘江4000吨级码头公路,新建衡山二大桥,对接京港澳高速公路,实现公路、水路及高速公路无缝隙对接;四是对S218衡山日华—东湖、S219永和—樟木、S314—S107衡山白果—新桥—小界头进行升级改造;五是新建跃青线公路,减轻县城交通压力;六是新建南岳高速萱洲互通,促进萱洲旅游融入大衡山南岳休闲旅游。

(三)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打通连接周边县市区出口通道,消除断头路,新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对所有农村公路的危桥进行改造;新建农村公路招呼站150个。

(四)客货枢纽站及公交站场建设:一是建设二个二级客运汽车站,即衡山高铁西汽车站及黄花站(衡山汽车站搬迁);二是建设二个三级客运站,即达湘公园客运站和白果客运站;三是新建二个货运物流中心,即衡山工业园货运物流中心和东湖货运物流中心;四是新建五个城市公交枢纽站及首末站,即新汽车总站、毛泽建公园站、青山公园站、衡山港码头站、开云新城枢纽站。

(五)水运建设:一是航道升级,由原来的Ⅲ级航道升为Ⅱ级;二是千吨级码头改扩建,增加1个集装箱停泊位,改造集装箱码头;三是新建衡山县城中心客运码头和萱洲镇旅游客运码头。

 

 

衡山县交通运输局

201511月3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