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思路
衡山县旅游局
(2014年12月29日)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成绩
1、争取了政府重视。6月9日,我县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旅游工作汇报,就旅游队伍建设、机构编制、产业政策、总规修编、宣传促销和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等事项进行了研究。会上通过了《衡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构建网络宣传策划及营销平台;同意我局增设旅游执法大队,引进2名旅游专业人员;同意出台相关旅游产业政策,其中《衡山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经以县政府的名义正式下发,《关于大力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衡山县旅游产业发展优惠奖励办法》正在送审当中;会上还决定了做好农民运动红色旅游景区打捆创建准备工作和根据需要不定期的召开全县旅游工作会议。
2、推进了项目建设。今年我县列入市重点的旅游项目有5个,县重点项目4个,其中华夏湘江项目完成了土地流转760亩,土地征收37.85亩;旅游服务接待中心主体工程、综合文化广场竣工、绿化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正在规划设计水上乐园项目。南岳衡山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园项目于4月28日正式签约,现已在我县注册了公司,并开设了银行账户,目前正在启动征地拆迁工作。福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迁坟、拆迁等工作,预计年底前开工。衡山神龙盈佳大酒店目前正在进行样本房装修。紫金山创建3A景区项目完成了500亩苗木种植和烈士纪念碑的建设。此外,萱洲停车场建设也已进入扫尾阶段。
3、加大了宣传营销力度。4月26日成功举办了中国·衡山2014第二届乡村生态旅游节开幕式和山地自行车越野赛、民间文艺表演等活动,9月份举行了穿越黄垅峡谷体验游子活动,准备在11月22日举办节会闭幕式活动。此次节会活动充分展现了生态衡山的魅力,凝集了人气,提高了名气。参加了在浙江义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和在郴州举办的湖南省第五届旅游产业博览会,重点推介了皮影影型等旅游商品。开展了“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开辟了“一红两绿三探险”旅游线路,并已在衡阳市提出的“南岳衡山五日游黄金旅游线路”中的“湖湘文化之旅”及“生态休闲之旅”中分别争取成为“游一日宿一晚”的重要节点。
4、加强了行业管理。要求各星级酒店定期进行员工培训。组织部分旅行社人员赴长沙参加了全省旅行社总经理岗位资格培训班。牵头组织县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了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和旅游企业安全大检查工作行动,旅游市场秩序得到好转。按要求完成了家庭旅馆申报工作。下阶段,我局将对旅行社衡山营业网点进行年底复核和星级宾馆复审工作。
5、开展了调研工作。3-4月份,我局开展了生态旅游资源摸底及调研工作,草拟了《衡山县生态旅游调研报告》。9月份我局根据县委安排,会同政研室、农业局、交通局、文广新局等部门开展了旅游专项调研工作,完成了《衡山县旅游调研报告》,两次调研工作的开展为我县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的招商和《衡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以及今后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6、扶持了一批项目。年内我局安排旅游专项资金90万元,对全县重点旅游项目进行了扶持,其中投入野莓谷景区60余万元,完成了旅游公路与停车场建设,安装了景区标识标牌。同时,按“以奖代补”的形式资助了5个项目,雷钵峰景区新建旅游公路和游步道各1公里,停车场正在施工中;白果穿岩正在修建停车场,计划修建沿河游步道;黄垅峡谷提升了游览设施;锦都生态农庄启动了规划编制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1、项目进展缓慢。华夏湘江项目、衡山竹海和衡山神龙盈佳大酒店等项目就年初计划对比,进度缓慢,实质性投入也不大。如衡山竹海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00万元,完成投资20万元,仅占年计划投资的4%;华夏湘江项目完成投资380万元,仅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3%。
2、土地供应紧张。由于土地供应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招商和旅游项目建设。如福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受项目建设用地和迁坟用地限制,严重地影响了项目的进度。华夏湘江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至今未获得用地指标,连游客服务中心和综合文化广场用地都是借用而来。
二、当前我县旅游业面临的形势
(一)机遇
1、国家愈发重视旅游业发展。今年8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了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依法兴旅;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还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旅游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强调,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加强规划引导,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重复建设,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0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升级旅游休闲消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实施乡村旅游富民等工程,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旅游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对各地加快旅游发展将长期利好。
2、财政的支持力度加大。省政府启动了对第二批文化旅游重点县的支持,还首次对符合全省旅游布局的重点项目择优给予直接补助或贴息补助。我县现有20个项目纳入《湘江旅游带发展规划》,为今后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奠定了基础。
(二)挑战
当前,我县旅游发展进入了两个误区,一是散乱的全域式旅游开发,不利于打造大景区。全县除少数几个受资源条件限制的乡镇外,绝大部分乡镇都在开发小型景区,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在建景区规模偏小,难以形成影响力。二是盲目的模仿式景区建设,不利于打造旅游的精品。在建景区基本上走的是模仿路线,缺乏新创意,在全省旅游大模块中难以突围。
三、2015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主动融入大南岳衡山、大湘江旅游,围绕项目建设和品牌创建,按照“一主三辅”(以生态旅游为主,以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为辅)的思路,创精品、拓市场、强产业,努力开创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完成年度旅游投资10亿元。
2、完成《衡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
3、引进1个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
(三)重点工作
1、继续举办节会。围绕在建旅游项目华夏湘江项目及重点招商项目店门镇九观湖旅游度假区开发,举办第三届乡村生态旅游节。
2、搞好景区创建。继续做好紫金山森林公园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争取萱洲镇或白果镇纳入湖南省首批湖湘风情旅游小镇创建范围。
3、服务重点项目。重点做好华夏湘江国际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区、南岳衡山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园、福文化旅游产业园等三个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
4、完成规划编制。力争年前启动《衡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明年6月份完成。
5、加大招商宣传。建立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重点包装策划衡山传奇旅游风情小镇、衡山竹海、九观湖旅游度假区、衡山皮影影型工艺品开发、衡山游客服务中心等招商项目,制作精美宣传品,开设衡山旅游微信平台,加大对外招商宣传力度。争取南岳方广景区马迹旅游小镇项目签约落户。
四、几点建议
1、建议建立大南岳衡山旅游发展会商机制。为借助“南岳衡山”这一知名品牌发展我县特色生态休闲旅游,建议县委、县政府向市委、市政府倡议,争取建立衡山县、南岳区旅游联动发展会商机制,每年定期不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就涉及两地旅游联动发展的宣传、景区(点)、线路开发、资源整合、游客接待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会商解决,真正促使“大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建设进入实质实施阶段。同时在此基础上,继续倡议建立“大南岳衡山旅游发展联盟”,深化与衡东、衡阳、双峰等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
2、建议将旅游发展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为强化各乡镇及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职责,请求明确将旅游工作列入对各乡镇及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考核范围,并每年对工作成绩显著的乡镇和单位进行评优评先及奖励。
3、建议继续加大旅游财政投入。建议我县旅游专项资金不低于500万元,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编制、重点项目扶持与奖励、旅游宣传推介。另一方面,整合部门专项资金。将旅游业基础设施、文化发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森林保护和培育、水利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建设等项目统一整合到支持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平台,每年整合资金2000万以上,集中用于打造一个重点景区,做到握紧拳头办大事,集中财力强产业。
4、建议搭建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议县委政府组织专班赴炎陵县、婺源等地学习考察,探索建立政府直管的景区管理机构及政府出资注册旅游开发投融资平台。
5、建议出台旅游资源保护政策。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旅游发展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方针。建议县委、县政府一是要立法保护旅游资源。要把旅游资源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颁布实施《衡山县旅游资源保护办法》。二要严把规划控制关。严格按规划实施旅游开发,从严界定保护区、规划区、建设区,防止和杜绝对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建设性污染和建设性破坏。三要加大执法力度。公安、规划、旅游、林业、渔业、环保、水利、国土、文化等相关部门要开展联合执法活动,严厉打击电鱼、毒鱼、捕鸟、非法狩猎等破坏生态平衡和在资源保护区内采矿、砍树、抢建等违法行为。四要落实保护经费。对于禹王碑、衡山窑、萱洲古镇、九观湖、衡山竹海、雷钵峰、紫盖峰等重要的旅游资源,由县财政给所在乡镇安排一定的保护经费,引导各乡镇在资源未开发之前,以保护为主,降低今后开发的成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