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省干线公路建设工作要点

2014年湖南省干线公路建设工作要点

   2014 年干线公路建设以深化改革为总统领, 以优化方案、强化标准、实化监管、硬化奖惩为着力点,完成年度投资 140亿元, 建成通车 1500 公里, 新开工 1500 公里, 竣工验收 2000 公里, 保持干线公路建设又好又快推进的势头。

  一、深化改革, 完善干线公路建设机制

  (一)落实主体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完善交通体制加快交通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 2009〕 13 ) 精神, 强化市州主体责任,加强对干线公路建设质量、安全、进度全方位管理。

  (二)加快融资平台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厅《关于完善和建立市、县交通投融资平台的若干意见》(湘交办〔 2009〕 208 号)精神, 各市州均应建好、管好、用好交通建设融资平台,各县(市、区)要建立相应融资机构筹措干线公路建设资金。

  (三)积极推行大标段模式。 大标段指一个标段标的在 3亿元(一级公路)或 1.5 亿元(非一级公路)以上的标段, 投资规模小于 3 亿元(一级公路)或 1.5 亿元(非一级公路)的项目采用一个标段, 招标内容涵盖项目的路基、路面、防护、排水、桥隧、交通工程、绿化工程等内容。各市州执行大标段模式项目投资占比要达到今年新开工项目的三分之一以上。

  (四)规范省补资金拨付。 积极争取将省补建设资金直接拨付到各市州交通建设融资平台。市州交通运输局根据节点进度提出用款需求→省交通运输厅审核后商省财政厅联合下文→省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按文件及时拨付。

  (五)完善考核机制, 考核结果与项目统筹、计划安排、资金拨付和奖罚有效挂钩。

  二、优化方案, 提升干线公路建设水准

  (一)树立两型公路理念。 合理确定路线方案、建设规模、建设方案,不能以浪费土地、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 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强力度地恢复。坚持“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 既注重初期的建设成本,也注重后期养护管理的成本。

  (二)坚持新建改造总要求。 进一步强化选线、调查、现场勘测等前期工作深度,落实好“沿着老线行, 基本达标准,设计要灵活, 路面要平整,环境要友好, 安保不能省”的要求。

  (三)强化设计创作意识。 督促设计单位在执行强制性标准的前提下,合理、灵活运用技术指标, 用心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优秀作品。加强设计审查机构专职审查队伍建设, 规范审查报告、回复意见,积极尝试采用同资质设计单位审查模式。

  (四)坚持“安全至上”。 依据地形、地质、现状,做到安全选线; 强化安保设施,消除公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 更加注重人的安全意识引导,引导公路使用者的安全行为、限制公路使用者的危险动作。 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落实好安全生产制度、人员、经费、设施保障。

  (五)细化优化具体实施方案。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到点到位细化设计图纸, 实施二度创作,提高项目质量、安全、经济等指标。

  (六) 提升应急防控和处置能力。 建立健全针对性强、实用性好、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预防预警制度、应急队伍和联动工作机制。

  三、强化标准, 规范干线公路建设行为

  (一)强化路面结构。 认真落实《湖南省普通干线公路路面设计指导意见》(湘交基建〔 2011〕 486 号)文件精神, 设计阶段认真开展车辆轴载调查,按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因地制宜确定路面类型和合理选择路面典型结构, 其结构厚度必须满足文件规定的各类路面典型结构厚度的下限值要求。

  (二)推行五项管理举措。 全面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关键工序开盘令制度、考勤机考勤制度、质量安全执法大行动、关键指标省抽查制度。

  (三)推广五项技术。 大力推广弯沉检测季节修正、沥青路面层间结合、钻孔桩保护层控制、桥梁智能张拉压浆、拌和站场实时监控五项技术。

  (四)推进五项安全规定。 全力推进平安工地建设常态化、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高危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交通维护文明施工标准化、安保工程标准化。 

  (五)加强项目安保设施建设, 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从设计、实施、交工验收等多方面入手, 落实安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工运营的“三同时”要求。  

  四、实化监管, 形成干线公路建设合力

  (一)改进监督管理方式方法。 坚持日常监督与随机检查相结合、重点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上级监督与单位自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业检测相结合、社会监督与行业监管相结合。

  (二)省级监管。 加强对长度、宽度、厚度、强度、实度、平整度的控制。夯实季度通报、半年点评、年终考核, 省公路管理局年度组织开展 2次质量抽检和 1 次交工项目关键指标抽查, 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要加强质量安全综合督查。

  (三)市州监管。 确保对项目建设质量、安全、进度实施按月调度、按季检查、半年评比、年度奖惩到位。充分发挥公路、质监等部门的人才、技术优势, 让他们主动参与干线公路建设的行业监管。

  (四)协调联动监管。 联合财政、审计部门加强对建设资金监管,落实公安交警、安全监管部门参与项目交工验收的有关规定。

  (五)加强监理管理。 加强对监理打捆招标的后续监管,落实监理人员履约、监理工作日志、关键工序开盘令、试验检测频率等要求, 进一步提升监理工作质量。

  (六)推进项目建设“十公开”。 在施工现场公开建设规模及标准、路面结构、工程投资、建设工期以及设计单位、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责任人和监督电话等信息(格式见附件 3), 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七)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管。 在隧道、大桥、特大桥梁建设中推行远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等举措。

  五、硬化奖惩, 确保干线公路建设实效

  (一)严格考核。 按照厅《关于印发 <湖南省“十二五”干线公路建设考核办法< voice> > 的通知》(湘交基建〔 2013 314 号)要求, 从进度、质量和安全三个方面进行严格考核,并纳入对市州交通运输目标管理, 奖惩兑现。

  (二)规范通报。 对各级监管部门组织的专项检查、督查及时通报结果,相关单位对通报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回复。

  (三)注重公开。 各项检查、考核、评比全部做到标准公开、形式公开、结果公开,必要时聘请社会中介参与, 确保其公平公正。

  (四)做实平台。 加快全省统一的交通建设信用平台建设,实现施工、监理、设计、检测、咨询等市场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尤其要运用好信用评价结果,让讲诚信的受益, 让不讲诚信的受到严厉的处罚。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