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深化林业体制改革的重要之年,一年来,我局坚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六仗”,突出抓好森林防火、着力发展林业产业、不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的“三重点”,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力推进衡山林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度,我县获评全省林长制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森林防火工作优秀单位、市林长制工作优秀单位。
一、2023年工作总结回顾
(一)突出抓好生态功能、资源监管、项目发展“三项重点”,推动林业治理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巩固拓展林业生态功能。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在店门镇九观桥水库开展了“3.12”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绿化大苗800余株;积极服务振兴文旅产业的县域发展目标,组织为岳北农工会百年庆典、紫盖峰星空营地、九观湖环湖自行车赛、萱洲社区乡村振兴示范点等重点项目实施了绿化美化工程,共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种植景观大苗近3000余株;大力发展油茶新造,完成油茶新造计划0.7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1万亩,完成市下达计划任务;
二是扎实提升林业管护水平。认真开展长江办披露自保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紧扣上级明确的4条整改措施,拆除违建建筑及旅游设施723平方米,拆除硬化路面1877平方米;分区分类实施复绿,在道路两侧栽植4公分以上的木荷、桂花、红叶石楠、樱花等400余株,在拆除后的区域客土栽植8-16公分的桂花、红叶石楠、玉兰、杜英、银杏等190余株,铺设草皮面积2600平方米,在茶场裸露山地区域栽植湿地松1.2万余株;执法部门对违法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收缴罚款25.77万元;对未经审批建设的两个亭子、一口取水井、一个灌溉池及道路等具有民生、应急防火等功能的基础设施作为公共基础设施补办了合法手续;市政府牵头组织签订了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协管协议,长效机制全面建立,整改工作已在时间节点前全部落实到位,目前已通过省级核查;有力开展森林督查,组织对年内477个交办问题进行现场核查,核查3个违法图斑,全部整改销号,整改销号率100%,排名全市第一;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年内办理各类林业行政案件49起,处罚金390.5万元;持之以恒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今年共救助野生动物5起;为落实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基础数据有待统筹整合,观测、调查、评估等基础工作有待加强的问题,聘请第三方专业技术单位全面完成了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和外来生物入侵普查工作,成果已通过省市初步验收;牢固树立行业安全生产底线思维,今年以来共发放县人民政府禁火令、森林防火承诺书、防火手册等各项宣传资料5万份,组织各乡镇悬挂张贴防火宣传横幅、标语5000多条,出动宣传车辆500余次,向全县141名护林员发放宣传喇叭和宣传U盘,配备马褂、二号工具,及时制止和查处野外违规用火行为100余起;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提升两年行动,在全县建设防火道6公里、生物防火林带12公里、隔离带13.5公里、蓄水池933立方米;常态化开展行业安全生产检查,全年排查涉林企业安全隐患6处,并限期完成整改,组织涉林企业开展消防演习3次;积极响应县委振兴文旅产业的战略决策,服务和服从打造大衡山旅游圈的战略目标,以环南岳周边森林资源为重点,持续深入实施重点全面禁伐行动;全面推动松材线虫病防治,2023年,累计清理病(枯)死松树8278株,完成率达100%,松材线虫病成灾面积达到历史最低,因成效显著,今年三月,被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领导小组评为优秀单位。
三是始终坚持项目引导发展。优化林业行政许可审批,截止目前,共计办结使用林地许可手续22件,收缴植被恢复费858.56万元;办理林木采伐许可12件、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3件、人工繁育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审批3件;在“信用衡阳”平台共计录入行政许可20条,做到一许可一核查一承诺;争取了国土绿化试点示范、中央、省级财政补贴油茶产业发展、油茶低产林改造、衡阳市2023年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等一批重大利好的涉林项目,争取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积极服务县域重点项目发展,积极服从和服务县委、县政府关于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提供用地保障的安排部署,多次到省、市林业主管部门请示汇报,为虎山福地、开云新城、高新开发区、湘黄鸡养殖基地、仙逸人间、店门健康谷等一批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调出生态公益林共计6700余亩,因今年省局下达我县林地使用定额只有450亩,远远低于县域内重点项目需使用林地数额,经过争取,省局在年内增加我县1050亩林地使用指标,为萱洲互通、星空营地、白南高速等项目报批使用林地共计783亩,为县域内民生项目、重点项目如期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用地保障;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组织2023年度中药材种植摸底调查,动员林农种植艾草、黄栀子、皂荚刺等本土特色品种,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深化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推广,打造中药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促进林农多渠道增收。
(二)着力构建组织、制度、管护“三大体系”,高站位推行林长制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林长制工作委员会,参照省市设立了县双林长,明确了督察长,19位县领导担任县副林长,并实行县副林长对全县12个乡镇及萱洲国家森林公园、萱洲国家湿地公园一对一分区包片负责,县委办、县政府办等46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各乡镇均设立了林长制工作办公室,安排了专职人员,真正实现了党委领导、党政同责。
二是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2023年度全县林长制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回顾了2022年度林长制推行工作成绩和经验,对2023年度全县推行林长制作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县林长先后签发了5个林长令,对推深做实林长制,加强林木资源监管、实行全面禁伐等作出了明确安排部署,修订完善了总林长制考核办法,印发了县级林长责任分区方案和县级林长巡林工作制度。
三是管护体系更加高效。建立了“一长四员”网格化管护体系,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带头巡林,县、乡、村三级林长都积极主动开展巡林护林,,今年1月以来,县、乡两级林长共计开展巡林督查1500余次;县委、县政府先后协调解决林业重点难点问题11个;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林长、河长、田长“三长融合”工作的决策部署,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安排,制定了以林长制为班底,整合巡河、巡田人员构建专班的融合原则,以林长制责任制管护体系为三长融合基础班底的融合方案。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全县林业建设主要任务是做活护绿、增绿、活绿、管绿“四篇文章”。
(一)突出“护绿”筑屏障。建立健全防火工作机制,严格火源管控,全力实施森林防火基础能力提升两年行动,整合各类资金,加大地方投入,到2024年,全县建成生物防火林带46公里、隔离带36.8公里、防火道9.2公里。开展“护松2023”检疫执法行动,切实加大松材线虫病除治力度。刻吸取省长江办披露我县自保区内突出环境问题的教训,深入推进森林督查核查整改,在全县实行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坚决杜绝未批先建使用林地行为,坚定不移常态化开展全面禁伐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二)突出“增绿”固底色。抢抓发展机遇,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在今冬明春,完成人工造林1930.1亩、乔木林修复12077亩、油茶低改更新改造1793.7亩、生物防火带改造13.5千米,并以该项目为契机,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实现应绿尽绿,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大力拓展城乡绿化空间。
(三)突出“用绿”提效益。以资源培育、生产加工、品牌建设为重点,推进油茶、竹木、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千亿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油茶生产用地,到2025年,完成油茶新造1.9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2.7万亩,完善油茶林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油茶林水肥一体化建设试点示范。充分利用竹木资源丰富和能工巧匠众多的优势,全力扶持竹伞、竹雕以及竹笛、葫芦丝等民族乐器的制作,推动更多竹木文创产品走向全国,打造新的富民产业。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保障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征占用林地指标。
(四)突出“管绿”强责任。落实“一长四员”网格化管护体系,完善“一长四员”工作制度,推进护林员规范化管理。加大林长制巡护系统推广使用力度,全面提升林长制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林长会议、林长令、林长巡林等制度落地落实。强化林长制督查督办,继续将林长制工作纳入县绩效考核内容,出台林长制考核办法和工作要点,强化林长制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积极推介宣传林长制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营造浓厚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