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2016年度省级林业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报告

     

    

    

    

    

 

 

衡山县2016年度省级林业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报告      

    

省林业厅:    

衡山县是全省76个重点林区县之一,曾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经济林基地县、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等称号,2012年跻身全省48个国家油茶重点县、36个毛竹产业发展重点县、14个欧洲投资银行贷款油茶发展项目县。衡山属典型丘陵地区,林地面积77.48万亩,占国土面积55.3%;2016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48.44%,森林蓄积量152.27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17亿元,成功实现“三增长”。                  

2016我县省级专项资金有三类13个项目,共计393.9万元,一类是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2个项目,共计179.9万元,二类是林业产业建设专项1个项目,资金100万元;三类是森林培育和资源管护9个项目,合计114万元。              

现就三类项目绩效评估如下:    

一、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    

(一)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管理情况      

2016年生态公益林补偿共到位资金707.3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27.41万元,省财政资金179.9万元,我县本着“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对拨入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进行严格使用管理,设置补偿基金专用账户,明确补偿对象和补偿办法,林农补偿基金一律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确保专款专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项目绩效评价分析      

1.经济效益。我县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对林农的补偿费为604.82万元(其中国家级514. 64万元,省级90.18万元),大力增加了林农的经济收入,全县共招聘重点公益林护林员25人,减轻了我县就业压力。

  2.生态效益。一是有效涵养水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区42.39万亩生态公益林(其中国家级36.17万亩,省级6.22万亩),估计2016年调蓄水量0.53亿立方米。二是有效保持土壤。2016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区可减少土壤流失量19.29万吨。三是大量释放氧气,据估算,2016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区林可释放氧气31.53万吨,吸收二氧化碳43.47万吨。四是维持生物多样性。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我县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野生动植物等物种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3.社会效益。一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周边地区部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其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二是提高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意识。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人们参与到保护森林的行列中来,稳定了生态公益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公益林区及周边乡镇的林业案件和森林火灾明显减少,当地群众保护森林的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乱砍滥伐、毁林开垦、烧山等不良习俗得到了根本扭转。

  4.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2016年我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符合国家政策需求,目标明确,组织管理到位,执行项目有力,资金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完善科学。根据《2016年湖南省省级公益林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评分表》(自评表)评价内容和指标,对我县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绩效自评得分为97分,综合评价结果为优。          

(三)工作意见及建议      

1.大幅增加公益林管护补偿标准。生态公益林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低,导致生态公益林区农民生活水平偏低,一些林农对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工程不是很支持。二是出台替代产业扶持政策。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森林旅游、绿化种苗、林下经济的扶持力度,提高生态公益林区农民的收入。      

2.加强生态公益林监测系统建设。加强生态公益林监测系统建设,为全方位监控生态公益林提供技术保障,构建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化平台,对提高生态公益林管护水平起了重要作用,建议出台相应扶持政策。      

3.加强基层公益林管护队伍的培训。基层生态公益林管理人员、管护人员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建议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管护队伍的培训工作,包括省、市级组织的培训,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基层管护队伍到一些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进行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管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林业特色产业园资金      

(一)基本情况。湖南金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茶油等有机食品资源的研发、育苗、种植、精深加工和产品销售的农、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1年1月在湖南省衡山县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030万元,至2015年6月总投资已超过6000万元。

(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我局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委派了科技特派员,具体组织项目实施,确保项目资金用到实处。其项目实施情况如下:完成GMP车间1900平方120万元,化妆品生产车间设备46万元,植提车间设备8.2万元,2条灌装线设备35万元,有机山茶油灌装线1条25万元,辅助设备费用15万元,基地基础建设费用320万元。共计项目建设费用600万元。                  

(三)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该项目原计划使用省级财政增加200万元,公司自筹资金500万元;实际完成情况为:省级财政100万元用于(基地基础建设,采购种苗、肥料等)公司自筹资金500万元,以满足项目的资金需要。          

(四)项目绩效情况。实现主营业务(衡星坊野生山茶油、谕美多初级压榨橄榄油)收入增加500万元,个人护理产品(茶一派)销售增加300万元。个人护理产品销售增加200万元。公司计划今年斥资500万元,扩大油茶种植、改造油茶林1500亩。

   (五)项目的评价工作情况。 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经常到公司了解情况、扶持工作,评价材料和数据真实、可靠。 

三、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    

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共114万元,其中森林公安补助资金2万元,动植物保护和保护区补助资金5万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经费)10万元,森林防火经费5万元,退耕还林工作经费3万元,林下经济14万元,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费44万元,林业救灾资金15万元(其紫金山国有林场10万元,衡山县国有苗圃5万元)。

(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1.基本情况。2016年共调查林地面积70余万亩,发现22种林业有害生物,其中病害5种,虫害17种,其中主要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均制作了生活史标本,所有普查资料分类整理归档,做到有据可循,有案可查,为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2.存在的问题。一是技术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从事专业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人员少,调查任务繁重,难免顾此失彼。二是缺少资金。为更好的做好普查工作,了解各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需要各种仪器设备的支持,而原有的设备年久老化,已严重制约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下阶段建议。一是关注各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态势,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提供科学决策。二是严格检疫,杜绝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三是加强测报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四是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资金支持,改进实验室,添置实验室设备。      

(二)救灾资金      

1.项目概况。20165月罕见的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暴发造成山体滑坡,紫金山国有林场冲毁道路10公里,供水供电和通讯线路5公里,冲毁房屋20间。衡山县苗圃淹没苗木基地500亩。            

2.组织实施情况。紫金山国有林场采取承包施工方式,由施工方包工包料,修建了2条游步道,在旁边建设了防火林带。县苗圃组织劳力进行灾后恢复重建。

3.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林区道路建设专项资金10万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5万元。县苗圃恢复重建共花费10万元。分别由国有林场和县苗圃成立领导小组,资金专款专用。          

4.绩效评估。国有林场的林区道路建设为公园新景点提供了重要通道,同时是保护森林生态资源的防火隔离带,对保护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林场(公园)在此次道路硬化后,完善了公园基础设施道路建设,增加了公园游客接待量,拉动森林公园游客接待量,为公园旅游经济增加了收益。      

5.后续计划。森林公园道路硬化后,还需进一步完善道路水沟修建工程和行道树绿化大苗栽植,同时安排专人对道路进行卫生打扫,道路养护,定期进行水沟抽通,禁止超载车辆通行。      

6.主要经验。进一步完善受灾区域的清理工作,建设新的防火林带;养护新修护的道路,禁止车辆通行;恢复供电、供水等设施。      

7.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林区道路建设项目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暴发造成山体滑坡,导致之前未硬化的道路更加泥泞,项目的实施耗时较长。      

(三)林下经济(小柏杨农牧)      

1.基本概况衡山小柏杨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是2007年6月注册登记的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155万元。主要经营项目为种植良种油茶及中药材。公司所在地址衡山县开云镇山竹村。公司现有股东7人,职工总人数50人。2008年以来,公司在衡山县开云镇山竹村种植的良种油茶1500亩, 2014年大部分油茶树木开花结果。2016年油茶产果10万多斤,产油5000公斤,实现产值50万元。为欧洲投资银行油茶专项贷款支持项目。                  

公司以油茶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项目,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油茶基地范围内外发动农户大量种植中药材。2016年,公司发动农户种植中药材1200亩,主要品种有百合、玄参、玉竹、黄精、射干和太子参。年产值305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014万元,利润90.56万元。2015年,公司被省林业厅授牌为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          

2.组织实施情况。为促进林下经济项目加快发展,公司成立了发展林下经济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落实领导责任,明确具体任务,实行分工负责。公司发展林下经济项目,以农户为基础,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以合作社提供农户中药材种植品种和苗木,统一育种,统一分配和栽种,公司选定以衡山县开云镇山竹村为发展林下经济种植基地,选定农户180户,其中山竹村125户,光辉村55户。          

3.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2016年,公司在发展林下经济项目的资金使用方面,主要是公司、合作社和农户自筹,种植中药材1200亩,自筹资金280万元,省林业厅林下经济项目补贴资金15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种子和肥料,其中购买苗木种子6.5万元,购买肥料8.5万元。            

4.项目绩效情况。公司原计划林下经济项目种植中药材800亩,实际种植1200亩,完成计划任务150%。2016年中药材年产值达305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014万元,利润90.56万元。              

5.下阶段工作计划。根据种植中药材的情况,今年应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面积,今年适当减少了百合种植面积,扩大了林地西瓜、蔬菜等种植面积。林下经济种植总面积1200亩,基本规模与去年相同。

6.经验、问题与建议。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项目,是提高林地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这几年,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较快,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的问题,也为农业创业创新走出了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农村林地面积较多乡村,乡镇干部可以多动员农户参与林下经济发展项目。目前参与农户还比较少,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还有很大的空间。      

(四)造林绿化资金44万元      

造林绿化和抚育补贴安排在我县的精准扶贫村,实际完成造林绿化3000亩。通过先规划设计,后组织实施,再实行奖补政策,既增加绿色总量、加强了资源培育,又实现精准扶贫。      

 

 

 

衡山县林业局    

20174月14日

 

 

 

 

 

 

 

衡山县林业局办公室                  2017年4月14日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