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民政局2021年工作年终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衡山县民政局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全县民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恪守"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的工作理念,负重奋进,顽强拼搏,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组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统筹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庆祝建党百年重大活动紧密结合,与党建工作、与年度重点工作深度融合。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山民发〔2021〕13号),组织党员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专题开展学习研讨。为全体党员配备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4本学习资料。每名党员按要求撰写了读书笔记,分享了学习心得。组织党员参观岳北农工会旧址、参加党史教育和乡村振兴现场教学、开展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观看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等活动,深化对党史内容的学习。结合民政工作职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屋场恳谈会"两次,通过恳谈会这一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将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我的衡阳、我的奋斗"结合起来,让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惠民成效。

(二)全力以赴做好民政领域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相关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局领导班子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的通知》、《衡山县民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衡州行"活动的通知》、《衡山县民政局2021年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注重压实各方责任,加强对民政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督促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接种新冠疫苗,全体工作人员已经完成全程接种,服务对象已有734人完成全程接种,共有146人接种了加强针。为响应上级号召,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局抽调30人,黄金花苑小区、衡山大道(北边)县卫健局至麇城路口、衡山新城等区域开展疫苗接种摸排工作"敲门行动",共摸排191户491人,发动落实25人接种疫苗,由局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县各民政服务机构进行了6次全面督查及多次随机抽查,坚决守住了民政系统零感染、零病例、零安全生产事故成果。

(三)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工作

1.低保工作成效显著

2021年3月份对所有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了提档并补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380元/月,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277.6元,超过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目标25.6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600元/月,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422 元,超过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目标 22元。农村特困供养标准达到5940元/年、城市特困供养标准达到9360元/年。截至2021年12月,我县有农村低保对象3069户6092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033.438万元;城市低保对象909户1321人,累计发放低保金804.607万元;特困供养对象2394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2060.8659万元;解决临时救助3646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19.13万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021年,新增城乡低保对象530人,特困供养对象73人,年检年审提标30人,清退328人;通过信息比对,停保154人,查出违规领取救助资金30人并追缴全部资金143899元。通过对全县城镇20个社区的城市低保对象家庭信息进行复核并更换存折,将全县城市低保发放纳入惠民一卡通发放。

2.强化残疾"两补"工作

残疾人"两项补贴"由每人65元/月提高到70元/月,3月份进行提档并补发。2021年12月全县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人数分别是2013人、5528人。2021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累计发放66963人次,发放金额468.741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累计发放24228人次,发放金额169.596万元。2021年我县残疾两项补贴重点民生事实工作得到了省厅和市局的高度肯定,从2018-2020连续三年被市局评为重点民生实事先进单位。

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认定工作,排查出叠加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8人,康复脱残1人,死亡59人,失联17人,服刑2人,残疾程度与评定等级不符14人,残疾证过期72人。对因死亡或迁移、康复脱残、残疾程度与评定等级不符、重复享受政策等不符合相应条件的,予以清退并即时停发补贴。

3.提升儿童福利体系水平

截止2021年年底我县共有孤儿96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57人。全年共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130360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1079140元;开展"福彩圆梦 孤儿助学"活动,全年累计发放36人次,发放资金172499元。通过开展入户调查,停发了不再符合条件的孤儿8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人。联合社会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各类活动17场。联合乡镇、村(社区)、学校等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防溺水安全自护知识,活动共发放宣传册20000余份。全年共受理收养登记申请4件,准予登记4件。

   4.提升救助服务水平

开展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对身份无法确认的人员,开展救助寻亲服务;开展以"携手相助、让爱团聚"为主题的开放日。全年,救助站共接待、救助、转运、处理各类救助对象742人,处理无名尸体1具,护送、转运重点临时救助对象17人,共计发生各类临时救助经费110万元。

(四)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2021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扩大了范围,将全县所有分散特困供养老人纳入服务,投入资金达190万元。大力推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示范点和村级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通过"半托管"以集中供养的方式,为农村老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日间服务,以保障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新建各类养老服务中心9家,全县共有52家。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建立医养结合的康养机构,选择有条件的普济医院、一德医院进行医养结合试点,扶持湖南衡山衡辰养生养老院这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高规格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实现我县养老服务模式和质量的新发展。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衡山县2021年度养老服务护理员培训方案》,组织了全县30家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护理员共104人进行培训和考核;组织了全县60余名护理员参加市民政局护理员培训。

实行动态管理,精准落实养老保障政策。2021年新增高龄老人400余人,核减200余人;新增百岁老人6人,核减2人;新增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82人,核减45人,共发放各类补贴津贴189.4万元,其中高龄生活津贴135万元、百岁津贴14.4万元、基本养老服务补贴40万元。

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全县养老服务真抓实干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文件,压实养老服务真抓实干督察激励措施相关工作责任;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议定,安排养老服务真抓实干各项工作任务。

有序推进我县中心敬老院的扫尾工作,计划2021年底完成老人入住;提质改造贯塘、江东两所乡镇敬老院。

(五)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卓有成效圆满完成全县153个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及后续工作制定并下发《关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三个清单"文件宣传贯彻的通知》(山民发〔2021〕21号)文件到乡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指导督促各乡镇按文件贯彻落实。积极争取资金推动社区"两化两体系"建设。在年初预算中争取资金20万,规范了群英、贯底、永和、长青四个社区的服务场所建设。

强化社会组织管理2021年,全县注册登记社会团体86家,民办非企业130家。新增注册登记社会团体单位1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5个,变更社会组织23家,注销8家。年初,对全县已登记的社会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共发放整改通知书三十多份,将拒不接受约谈也不参检的14家社会组织将联合业务主管单位启动程序予以撤销登记。组织开展了"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和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为企业减轻负担达15万元。为落实"双减"文件精神,县教育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组成4个联合督查小组,对全县52家注册登记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督查,关停无证无照的"黑"机构3家,压减校外培训机构8家(其中拟申请注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6家),转型分流5家,现场责令立即停业整顿2家

积极发挥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办公室职能作用。完成衡山县城区居民地街地名标志招标制作工作,现正在进行街地名标志安装;完成衡山县城区道路街巷分布图测绘编制工作;完成国家级衡山地名志编纂上报工作;完成国家级衡山地名词典释文(第2-8部分)编纂上报工作;完成"衡娄线衡山双峰段"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及资料汇编上报工作。

加强革命老区建设。经省、市老区部门批准,下发老区振兴专项资金20万元完成全县老区乡镇道路基础设施项目4个,扎实推进了老区新农村建设。

(六)加快发展社会慈善福利事业

慈善事业快速发展。衡山县慈善总会办公室2021年被评为3A级社会团体。2021年共募集善款108.63万元左右,物资折合人民币1.73万元左右,其中通过组织开展2021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共收到127个单位和个人捐赠善款783569.8元。全年,共实行慈善救助2000多人次,发放救助金额72.97万元左右,发放救助物资折合人民币1.73万元左右。

福彩事业稳步前行2021年我县共有有福彩销售网点23个,共销售1090余万,比前年同期增长22%。8月10日,白果镇7号站双色球开出一注一等奖,这是自募办成立三十多年来,我县第一次开出一等奖。

2021年6月我局正式成立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股,全面提升社工队伍建设。先后开展了第六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完成了衡山基层社工站项目的招投标;完成志愿服务组织的公布。

(七)提升专项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巩固并继续推进殡葬改革新风。2021年9月我局联合县发改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卫健局、市场监督局、林业局印发了《衡山县殡葬业价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经营及私建硬化大墓、活人墓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整治价格违法违规墓地1个,违法违规经营公益性安葬设施1个,活人墓3个。

殡改推行以来,衡山县殡仪馆已经完成火化业务912具,2021年共火化546具,火化率逐渐提高,火化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殡葬惠民补贴减免人数424人,减免资金57.311万元,上缴财政217.0289万元。

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服务。2021年共办理结婚登记1638对、离婚冷静期受理909对、办理离婚登记410 对、补发结婚证664对、补办结婚证1 对、补发离婚证 64对。登记合格率100%。认真做好特殊日期的婚姻登记工作,5月20日当天共办理婚姻登记75对。充分发挥好婚调委工作职能,全年共成功调解90余对,提供婚姻辅导帮助200余对。

(八)其他工作有序推进

行政审批: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精神,2021年,窗口受理办结行政审批513件,二次录入335件;接待咨询服务882人次;完成本系统实施清单112项。

信访综治:2021年专题研究信访和综治工作4次。上级交办的案件和局领导批示件100%按要求办结,自办案件及时处理到位。对非正常上访、接访、劝返及时有效,使重复、越级上访得到有效控制。共办理了信访件6件,均按时按量完成。

另外,法治建设、重点领域治理、扫黑除恶、禁毒等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积极践行"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理念,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继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着力强化民生保障工作,突出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实现民政工作新发展。

(一)巩固一个成效

近年来我局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一直位列全市市县区前茅,得到了省厅和市局的高度肯定,已连续三年被市局评为重点民生实事先进单位。在2022年,我局将戒骄戒躁,继续稳步推进城乡低保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逐步减少低保工作的城乡差异,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统一规范为"最低生活保障"。完善巩固申请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机制,扩展和联通相关部门对低收入家庭进行信息比对的平台,全面建立"救急难""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低保精准补差救助,实现低保精准差额发放的工作目标。持续做好重点民生实事,做好返贫预警监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二)守住两条底线

我局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坚守住民政系统零感染、零病例、零安全生产事故成果。一方面持续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消除民政系统内的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一方面加大对民政服务机构的督查检查力度,将所有隐患、漏洞消除于萌芽。另一方面继续督促民政系统内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接种疫苗,确保做到应接尽接。

(三)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一是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结合继续推进巩固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积极规范组织生活、不断强化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廉政建设等措施,切实推动干部职工在思想观念上有新转变、在工作作风上有新改进、在服务水平上有新提升。

二是养老机构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健全养老机构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争取岗位补贴、以奖代补等扶持政策,激发工作热情,同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养老服务队伍,逐步淘汰年纪偏大或能力不足的从业人员,培养一批有能力、有精力、有耐心、有责任心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

三是社工队伍建设。巩固乡镇(街道)社工站点全覆盖成果,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构建综合服务体系,持续强化社会工作对基层民政工作的人才支撑和专业支撑。建成覆盖社工总站、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和部分村(居)社工室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立一支包含一线社工和领军人才的社工人才队伍,建成一批覆盖各类特殊群体和多项民政业务的星级乡镇(街道)社工站。

做好四项主要工作

一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一方面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试点推行乡镇敬老院县级管理模式,探索农村互助养老、居家养老、普惠养老新模式;完善医养结合等新型养老模式,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白果镇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新建任务,提质改造新桥、岭坡、永和等乡镇敬老院,加大村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投入,提升覆盖率。

二是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领导,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健全综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活动,坚决取缔非法社会组织,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整治校外违规培训攻坚行动,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扫黑除恶、平安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

三是推进基层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并严格执行落实,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积极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加大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各村(社区)广泛开展宣传,利用张贴标语、"大喇叭"、文艺演出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破除不良风气,树立节俭节约的文明风尚。倡导绿色文明殡葬新风,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殡葬服务质量,完善惠民殡葬和节地生态安葬制度,争取早日实现在县城划定区域内火化率达100%。

四是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重点宣传、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及家长、监护人的防溺水安全意识,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继续加强对乡镇儿童督导员、村级儿童主任的培训。推动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工作者组织合作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争取项目补助资金把新衡山县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项目后期附属工程全面完工,早日投入使用。

全力做好临时救助、地名普查、社团民非、婚姻登记、福彩、慈善、孤儿、留守儿童、残疾人"两补"等常规工作的同时,统筹做意识形态、统战工作、宣传工作、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文明创建、法制建设、禁毒、扫黑除恶、信访综治等工作。


                                                   衡山县民政局

2022年1月13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