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1亿多农村老年人口,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超城市。但受限于农村发展基础薄弱,农村养老服务并不好开展。在衡山县白果镇岳北村,这里建起了一个老年服务驿站,让老人们吃得开心、玩得开心,拥有一个真真切切的幸福晚年。
每天临近饭点,衡山县白果镇岳北村村委会成员刘艳平都会准时从老年服务驿站出发,骑行两公里,给杨友余、李绵菊送去饭菜。白果镇岳北村村民杨友余68岁,大女儿外嫁,小女儿在广东务工,老两口和10岁的外孙女一起生活。由于行动不便,又患有老年病,和很多空巢老人一样,老两口的日常饭菜非常简单,更谈不上营养搭配。今年5月,白果镇岳北村建起了老年服务驿站,老两口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杨友余老两口正在用餐】
“老人家的女儿就跟我们村里面商量,村里的老年(服务)驿站搞起来了,可不可以提供上门服务,给老人们送饭。”考虑杨友余家的经济状况和他的身体情况,村里决定按照一个月500元的标准给老两口送餐。同时,为照顾老人家的外孙女,晚餐的饭菜分量会适当增加。
据悉,衡山县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22%,其中空巢老人接近2万人。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成为当地农村普遍面临的难题。今年年初,衡山县决定在村集体经济较好的岳北村率先建设养老服务驿站,开通日间照料、助餐等服务。
【岳北村老年服务中心日常为老人提供中餐】
“看到很多老年人在家里,子女都没在身边,感觉他们很孤单,很孤独,没有人陪伴,也没有人跟他们聊天,就是本着这个理念来办这个老年服务驿站的。”衡山县白果镇岳北村党支部副书记廖银芝跟记者说。
【岳北村老人一起做手工剪纸】
然而,要在村里开办老年服务驿站并不简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场地的问题。由于经费有限,当地决定租用村里的闲置房,财政对屋内的家具添置、适老化改造给予一定补贴;同时,针对特困供养对象、低保对象、重残对象,以及65岁以上老年人也分别进行一定的就餐补贴。村支两委则一方面招募志愿者送餐,一方面利用村集体经济在菜品供应、厨师招聘方面予以补助。就这样,老年服务驿站终于在今年5月开张了。
针对老年人的饮食习惯,驿站要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口感软烂,食材主要来自当地村民自种的蔬菜和家养的鸡、鸭、鱼等。每餐一荤两素搭配,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按5元一天收费,无子女、低保、残疾一二级老年人免费提供中、晚餐。
解决吃饭的问题还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老年人的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岳北村花了心思。老年服务驿站专门增设了观影室、图书阅览室、休闲棋牌室、休息室等活动场地,多层次满足老年人需求。
重阳节前夕,为庆祝自己的节日,68岁的李玲坤这些天一直忙着与大家商量晚会创意,编排节目。李玲坤是一名退休教师,会跳舞,还会拉二胡、吹口琴,是老人们口中的“全能文艺达人”。因此,她也被大家推举为岳北村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负责人,以老年服务驿站为舞台,大家乐在其中。在李玲坤的影响下,村里的老人们打牌的少了,参与跳舞健身的多了。
【重阳节,李玲坤(中)和岳北村村民们一起表演节目】
村民们告诉记者,老年服务驿站不仅提供了活动场地、文娱设备,丰富了村民们的生活,更是搭建了一个老年人沟通交流的平台。
在这个老年服务驿站,记者还发现许多贴心的配套和布置,比如配有急救小药箱,方便老人们使用;厕所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增加了防滑垫、座椅和扶手;二楼的房间还有床铺供老人们休息。这些都让村里的老人们在这里重拾了家的温暖。
【衡山县岳北村老年服务驿站】
“我们子女有的时候在外面工作,没有时间陪伴他们,能改善他们的伙食,能让他们交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感到非常开心。父母身心健康,开心快乐,就是我们做子女的最大幸福。”衡山县白果镇岳北村村民周礼跟记者说。
衡山县白果镇岳北村村支书刘红斌跟记者透露,下一步,该村将在五个屋场增设老年人健身器材,同时,利用“片、组、邻”三长,探索开展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完善老人养老机制,真正让他们感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盼、老有所依、老有所得。
老年服务驿站只是衡山县探索农村养老的一个缩影。在推进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养老保障政策,强化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同时,探索新型农村居家养老、互助养老、智慧养老,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李圣景、赵诗、周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