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农业局2011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发展衡山现代农业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三化”,实现“三优”,夯实“一个基础”。坚持“三化”,即:坚持粮食生产优质化、坚持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坚持农业生产科技化;实现“三优”,即:壮大优势生产基地、发展优势种植大户、培育优势产业龙头;夯实“一个基础”,即:争取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大力推进基本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二、工作目标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54万亩以上,总产22万吨以上,其中水稻面积52万亩以上,发展高档优质稻10万亩以上;力争油菜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总产超2万吨;蔬菜、西甜瓜、席草、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万亩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为确保2011年农业生产上新台阶,努力实现农业主导产业的提质升级,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调优粮油生产结构,稳定发展粮油生产。坚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的思路不动摇,狠抓粮油生产。主攻衡萱线、国道107沿线乡镇及省道314线部分乡镇的早稻扩面,争取实现早稻扩面1万亩以上;抓好白果、沙泉、贯塘等乡镇三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建设好白果片、福田—沙泉片5万亩高档优质稻基地;办好萱洲万亩优质油菜基地。
2.建设特色基地,促进产业发展。根据种植习惯和区位优势布局现代农业生产,将107国道沿线的店门、开云2个乡镇建设为席草-稻高效种植基地,运用节本栽培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质量,依托逢源草艺龙头加工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重点发展衡萱线的萱洲、贺家、永和3个乡镇的时鲜蔬菜和西甜瓜基地,引进优良品种,扩大设施栽培面积,狠抓无害化标准栽培,打造衡山瓜果和时鲜蔬菜品牌;利用南岳西线的福田、望峰等乡镇的原生态环境种植建设原生态有机稻基地,整合新桥、贯塘等茶场资源,打造品牌,促进茶叶产业的提质升级;重点扶持衡山特色小水果九龙李、红脆桃基地建设。
3.狠抓新技术推广,提升服务水平。重点推广以水稻、油菜为主的2-3个优良新品种;抓好双季稻品种配套、轻简栽培、机耕、机插、机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开展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全年培训农民3万人次以上。
4.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与农产品管理,确保农业安全。继续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力度,突出抓好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和执法监管,从源头上保证农业生产质量安全;同时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宣传力度,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完成新增无公害产地认定及“三品”认证5个以上。
5.抓好农业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作,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依据衡山特色和优势,认真做好项目的筛选和申报实施,力争全年争资额超千万元;重点抓好标准良田建设、国家新增粮食产能工程建设、高档优质稻高产栽培示范、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衡山循环农业体系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申报与跟踪落实;同时,创新招商思路,争取贯塘茶场及在高档优质稻米产业开发引资方面实现突破。
6.抓好局其他各项工作,为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信访、党建等工作;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加强机关作风转变,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衡山县农业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