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山县优质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一、2003—2007年衡山县优质蔬菜区域布局简要回顾

衡山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是革命老区,境内有毛泽东考察衡山农民运动旧址——康王庙,岳北农工会旧址,毛泽建烈士陵园,是一代巾帼唐群英故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岳横亘全境,水陆交通便捷,气候适宜,四季分明,生物资源丰富,农产品地方品种繁多。全县辖17个乡镇,现有人口42.6万,耕地面积29.97万亩,水田面积26.5万亩,旱地3.47万亩,林地70万亩,蔬菜面积5.8万亩,蔬菜基地面积3万亩,其中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0.95万亩,2个食用菌生产基地面积500亩,主要布局在靠近省314道、107国道边的乡镇,即东湖、马迹、新桥、白果、福田、沙泉、长江、开云、店门、萱洲、永和等11个乡镇,主要种植速生叶菜,早南瓜、西湖芦、豆角、丝瓜、香芋、早白薯、西红柿、茄子、衡山黄椒、芹菜、大蒜、香菜、白萝卜、食用菌,其中优质特色蔬菜早白薯、衡山黄椒、香芋、食用菌,在省内外市场有较高声誉,深受广大消费者青昧。

1、主要成效

近几年,我县蔬菜生产,在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贯彻执行新阶段“菜蓝子”工作的通知》精神,以菜农增收为核心,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性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蔬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蔬菜播种面积、产量、产值,菜农收益稳步增长,2007年蔬菜复种面积达17.0万亩,产量29.5万吨,产值2.47亿,菜农户均增收1500余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2.9%、13.5%、11.7%、11.4%,蔬菜业逐步走向产业化;二是规模化生产水平显著增长,优质蔬菜比重大幅提高,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实施奖励措施,示范带动,涌现了许多种植大户,1000亩连片的种植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如沙泉基地的早白薯,萱洲基地的衡山黄椒、香芋、食用菌生产,面积达6000亩,产值达0.84亿元,优质蔬菜的产值占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三是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蔬菜作为鲜食消费品,直接关于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使居民吃上放心菜,在生产过程中,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基地和批发市场对蔬菜进行农残检测监测,抽样检测结果合格率达98%以上。到2007年止,我县被认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2个面积0.95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10个,食用菌绿色食品7个。

2、基本经验

加强对蔬菜生产的组织领导,立足本地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布局,坚持政策扶持,鼓励农户自愿参加的原则,狠抓科技兴菜,积极推广优质、优良蔬菜品种,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技术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向蔬菜产业化迈进。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生产规模不大,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高。目前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为主。集约化程度低,难以实行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操作,致使产量低,产品质量不高,同时受市场因素影响,菜农盲目生产,供需矛盾突出,菜农效益不理想;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基地基础设施差,由于投入少,蔬菜基地的水利灌溉,道路运输等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蔬菜生产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生产稳定性差,导致市场供应的波动性较大;三是加工能力不强,大多数是低水平的腌制加工,且加工量小,加工层次低;四是无龙头企业;五是产消信息滞后,市场流通不畅,生产流通信息服务不够完善,县城几个批发市场基础设施仍显著落后,与长沙、衡阳、株洲等大城市衔接不紧,市场对生产的引导作用难以发挥,菜农盲目生产性较大,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效益;六是品牌产品不多,菜品竞争力不强。

二、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建设的重大意义

1、优化资源配置

我县自然气候温暖湿润,温、光、水、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气温17.5℃,无霜期286天,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蔬菜,且蔬菜品种资源丰富,衡山的早白薯、衡山黄椒、香芋、食用菌畅销于长株潭,而且区位优势明显,紧靠衡阳——长株潭城市,水陆交通便捷,蔬菜消费市场潜力大。

2、保证基本供给

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蔬菜是生活食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保证有效供给,扩大蔬菜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推广优质蔬菜,提高单位面积蔬菜产量,发展优质蔬菜是当务之急,使蔬菜生产走向规模化、产业化,是保证基本供给的重要举措。

 

3、提高竞争力

创立蔬菜知名品种是提高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利用我县特色蔬菜、早白薯、衡山黄椒、食用菌、香芋,在市场上口碑好的优势,进行重点扶持,进行规模化生产,把产品做大做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使之成为省内外知名品种。

三、2008年—2015年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布局的总体思想和主要任务

1、总体思路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菜农增收为核心,立足本地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以科技为手段,发展优质蔬菜,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化发展。

2、确定优势农产品产业的依据和原则

一是产地环境良好,无污染,气温适宜,且土质肥沃,适宜优质蔬菜栽培生产环境;二是优质蔬菜市场需求量大,效益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衡山的早白薯,衡山黄椒、香芋、食用菌等优质蔬菜,不仅市场需求量大,已畅销省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青昧,而且效益高,每亩产量可达2吨,亩产值1.4万元,每亩可实现利润8000元,尤其衡山春发食用菌公司生产的鲜菇及加工的盐渍菇已消香港、深圳等大城市,年创汇10万美元;三是菜农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自发种植的积极性高;四是我县有被认定无公害基地0.95万亩,占整个基地面积的31.7%。认证为无公害蔬菜品种有10个,食用菌绿色食品7个,为争创品牌蔬菜奠定扎实的基础;五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行无公害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3、主要任务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总体要求,突出区域特色,高标准建设三大优质蔬菜基地,即沙泉早白薯基地1万亩,萱洲的衡山黄椒、香芋基地1万亩,食用菌生产基地1000亩,城镇周边大棚速生叶菜,反季节蔬菜1万亩。以师古八里坪科技示范园带动作用,在白果、新桥建1000亩的大棚育苗(辣椒、茄子、早南瓜、西葫芦、西红柿)提早上市,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

四、优质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1、产业概况

我县蔬菜生产现状,近几年,随着优化种植结构步伐的加快,蔬菜生产面积逐年增加,逐步向区域化、基地化、商品化、优质化、产业化方面发展,现有蔬菜面积5.8万亩,专业蔬菜基地面积3.0万亩,无公害基地面积0.95万亩,播种复种面积达17.0万亩,总产量29.5万吨,产值2.47亿,其特色优质蔬菜占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生产经营初具规模,基地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协会“协会+农户、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已基本形成。拥有市级龙头生产加工企业2家(衡山春发食用菌有限公司,景华园林有限公司)年产值1980万元,创汇10万美元,企业拥有优质品牌7个。

2、区域布局

突出资源优势区域优势技术优势,在紧靠314省道107国道以沙泉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开云、长江、福田等乡镇发展早白薯1万亩,套种辣椒、豆角、黄瓜等优质蔬菜,东湖、新桥、马迹、白果根据种植习惯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发展大棚育苗,种植辣椒、豆角、丝瓜、茄子、速生叶菜提早上市。以衡萱线为中心辐射永和、店门,种植衡山黄椒、香芋、豆角、白萝卜、西葫芦、大白菜。另外,县成周边重点发展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以满足城市居民高消费需求。以春发食用菌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带动食用菌生产的发展。

3、主攻方向

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健全完善营销体系,通过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开发衡山特色蔬菜,打造出蔬菜知名品牌。使产品销往省外市场。

4、发展目标

20082015年,全年蔬菜面积达到8万亩,播种复种面积达23万亩,专业基地面积4万亩,实现总产40.5万吨,产值3.4亿元,其中特色蔬菜面积早白薯1万亩,总产达到2万吨,产值0.7亿,衡山黄椒、香芋1万亩,总产4万吨,产值0.8亿元,食用菌基地1000亩,出口创汇100万美元,蔬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达98%以上,支持蔬菜深加工龙头企业和种植专业合作经济建设,蔬菜年加工能力占蔬菜总产量30%以上,到2015年,无公害基地面积达3万元,无公害蔬菜产品30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基地认证面积达5000亩以上。

五、重点项目与投资概算

1、重点建设项目

1)公共服务项目内容

高标准基地配套建设1万亩;

完善改造食用菌生产基地1000亩;

大棚良种、种苗繁育基地1000亩;

完善改造中心蔬菜批发市场1万平方米;

扩建规模化冷库(100吨)1个。

2)经营开发项目内容

组建蔬菜产业联合会和蔬农种植专业协会

2、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方式

1)项目投资概算

高标准基地配套建设,需改造资金600万元;

食用菌基地建设需300万元;

完善具中心蔬菜批发市场扩建冷库需改造资金800万元;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需200万元;

组建菜农专业种植协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需100万元;

本项目共需资金2000万元。

2)资金筹措方式

本项目共需资金2000万元,请求中央财政解决1500万元,地方配套200万元,企业经营者150万元,菜农自筹150万元。

3、经济效益评价

1)基地配套设施完善后,每亩蔬地(白薯)可增产200公斤,可增值700元,1万亩白薯基地可增收700万元。

2)1000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可产食用菌0.32万吨,产值2950万元,可实现利润1000万元。

3)良种育苗繁育基地每年可实现利润150万元。

4)扩建冷库具中心农贸批发市场,增加市场信息网络,市场外销量达4万吨,交易额达8000万元,实现利润240万元。

4、环境互适性分析

整个蔬菜产业布局选择在无环境污染的区域,在生产过程中,推广无公害操作技术规程,科学施肥,严禁施用高毒农药,引导农业实行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减少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不合理使用,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六、主要政策措施及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宏观指导。

生产科学规划布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把实施蔬菜产业优势区发展规划工作,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制定相应实施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

2、依靠科技进步,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安全水平。

推广蔬菜优质新品种。产前搞好产地环境监测和禁用农药管理,产中抓好无公害新技术推广,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产后搞好产品质量监测,全面提高蔬菜卫生安全质量。

3、强化扶持政策,建立支持保护体系。

1)政府加大投入;

2)加强项目资金整合;

3)积极招商引资;

4)制订奖励措施,鼓励经营者加大资金投入。

4、发展产业化经营,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公司+基础+农户”等方式,带动蔬菜优势区的发展,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及时反馈给农户,农业信息网站开辟蔬菜产地价格信息,定期发布供求信息,促进产销衔接。

5、增强加工能力转化,提高产业化水平。

制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培育蔬菜加工企业,改善蔬菜加工“小、散、粗”的局面,提升蔬菜产品的附加值。


附件3

 

湖南省优势农产品暨现代农业产业区域布局表

 

填报单位:衡山县农业局

 

优势产业

优势产品

2003-2007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情况

2008-2015年发展目标

 

总规模(万亩、万头)

总产量(万吨、万头)

总产值(万元)

优质率(%)

无公害绿色有机基地认证面积(万亩、万头)

龙头企业()

(万吨)

加工销售收入(万元)

品牌()

重点布局乡镇

总规模(万亩、万头)

总产量(万吨、万头)

总产值(万元)

优质率(%)

无公害绿色有机基地认证面积(万亩、万头)

龙头企业()

加工量(万吨)

加工销售收入(万元)

品牌()

 

合计

 

 

 

 

 

 

 

 

 

 

 

 

 

 

 

 

 

 

 

 

 

 

衡山

优质蔬菜

早白薯、衡山黄椒、食用菌、香芋等

17.0

29.5

24700

80

0.95

2

5.6

5800

10

沙泉乡、开云镇、萱洲镇、永和乡

23.0

40.5

34000

98

4

4

13.0

10000

30

 

 

 

 

 

 

 

 

 

 

 

 

 

 

 

 

 

 

 

 

 

 

 

 

:请各县市区在现状与发展目标中注明各产业的重点布局乡镇占全县的比重、规模经营情况、龙头企业概况、品牌个数与知名品牌名称

 

附件4

 

湖南省优势农产品暨现代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公益性服务项目表

 

填报单位:衡山县农业局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承建

 


地点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年限

投资总规模

截止2007年底已完成投资

2008-2015年计划投资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小计

中央投资

地方配套

其它资金

 

 

合计

 

 

 

 

 

 

 

 

 

 

 

 

3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业基础设施

优质蔬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衡山县农业局

衡山县沙泉乡、开云镇、萱洲镇、永和乡

高标准基地配套设施1万亩,食用菌基地建设0.5万产亩,种苗繁育基地0.1万亩,改造县中心批发市场1万平方米,扩建规模冷库(100吨)1个,创建优质品牌蔬菜30

8

2000

 

2000

1500

200

300

0734-2438753李顺

 

 

 

 

 

 

 

 

 

 

 

 

 

 

 

 

 

 

 

 

 

 

 

 

 

 

 

 

 

 

 

 

 

 

 

 

 

 

 

 

 

 

 

 

 

 

:项目类别是指种子种苗、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业基础设施……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