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局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粮食生产、畜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建设与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县域经济及其他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农村全面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抓好粮食生产,夯实农业基础。在保持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益。继续加强春耕生产、双季稻示范片管理,确保在早、中、晚稻等方面完成种植任务,借鉴今年成功的经验,提高单产水平,实现更高的总产量。抓好耕地抛荒整治,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年内耕地抛荒清零,及时处理疑似撂荒耕地问题,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摸底工作,制定有效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图斑得到及时处置,以保障耕地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加大好做法、好经验及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抓好粮食生产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畜牧业安全管理,确保产业可持续。在巩固生猪稳产保供的良好态势下,继续加强畜牧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注重环保,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确保养殖业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是巩固生猪生产的企稳回升态势,通过科学管理,确保能繁母猪存栏和存栏生猪数量的平稳增长。加强对畜牧场的监管,确保完成全年计划出栏任务,提高生猪产能。二在安全生产方面,继续实施畜牧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方案,确保各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安全。通过发放安全生产告知书、企业自查、领导带队开展安全排查等措施,及时发现并整改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畜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养殖场的生产经营稳妥。

此外,加强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生态环境监管,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专项行动,对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进行摸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环保设施,提高畜牧业的生态友好型,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促进农产品加工与休闲农业升级。 进一步提高黄鸡、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注重规模以上企业和合作社的农产品加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提质升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注重品牌建设,加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和品种,推动农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和溯源体系,确保农产品加工的安全与品质。二是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通过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多元化。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助力农业从业者提高生产水平。三是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加工水平。同时,促进产销对接,建立农产品供需信息平台,确保生产和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在农产品物流和销售方面,推动农业电商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优化冷链物流体系,保障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新鲜度。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外,重视绿色农产品的推广与发展,加强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培育,满足市场对健康、有机食品的需求。同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使农业产业更好地与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相衔接。

(四)农村建设与环境整治。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进一步打造美丽乡村,申报省级和美湘村示范村,提升县级美丽乡村覆盖率,确保省级、市级、县级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全面完成。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突出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重点,形成市场化运营模式,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抓好农业废弃物及人畜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展村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序化、文化;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及村容村貌提升提质工作,有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努力建设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县。

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确保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率继续提高,同时加强秸秆收储设施的建设,完善收储网络,提高机械化收割设备的投入和利用。通过建设秸秆收储中心、村级收储网点以及引入现代化收割机械,提高农村秸秆的利用效率。加强相关设备和运输车的购置,确保秸秆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五)高效推动农田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确保农田建设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修复农田的引水、防洪、灌溉工程,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抢抓有利时机,有效解决影响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在项目实施中精细实施好、管理好,挂图作战抓进度,不折不扣抓质量,毫不放松抓安全生产,确保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高质量、快进度完成建设任务,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六)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一是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探索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路径。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实现清零。做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财务审计。完成村级资产和债务年度清查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二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各项工作,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抓好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健全土地流转台账加强对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指导,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有序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三是进一步落实农村宅基地属地管理责任。全面落实乡镇农村宅基地审批联审联办机制。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程序。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确保农村乱占耕地建住宅现象“零增长”

(七)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机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目标,实现农业机械总动力年增长1.5-3%以上。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和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继续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搞好拖拉机安全顽瘴痼疾专项大整治行动,完成上级下达的整治任务,现有存量变型拖拉机报废注销25%以上。

(八)质效提升县域经济。以“总量提升、质量提升、效益提升”为目标,加快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推动城市与农村资源要素共享,形成互补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县域内城乡协同发展。支持发展生态农业,提倡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引进农业先进技术,培训农民科技技能,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为推动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农业基础。

 

                                                                                                                             衡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2月4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