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药减量主要措施
(一)精准测报
我县已配备2台虫情测报灯,9台昆虫性诱智能化测报系统,其中5台二化螟性诱测报,3台稻纵卷叶螟,一台草地贪夜蛾,分布在新桥、贯塘、江东、白果、开云、长江等乡镇,加强系统调查和面上调查,科学会商、精准测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病虫信息与植保技术进村95%、入户率85%以上。为广大农户提供"精"、"准"、"快"测报服务,实现精准用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
(二)专业化统防统治
我县已组建37家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其中16家建成标准化区域服务站,拥有88台植保无人机及其它高效植保机械,年度完成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33.65万亩次,全程承包服务面积24.92万亩,通过统防统治,实现降低农药使用量、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提高防治效率、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
(三)绿色防控
绿色防控技术有:合理轮作、生态调控、翻耕深水灭蛹、低茬收割、性诱成虫、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用药等,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四)选用先进高效药械
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低容量电动喷雾机、背负式机动喷雾机,这些药械具有雾化效果好、作业效率较高的特点,适宜大面积作业。其中植保无人机有效减少用水量、用药量,无漏喷、重喷,可晚上作业,提高药效和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达5-8%。
(五)推广新药剂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大包装药剂,参考第四次修订的湖南省科学用药推荐名录,如20%四唑虫酰胺、5%氯虫苯甲酰胺、拿敌稳、呋虫胺、25%吡唑醚菌酯、苯丙烯菌酮、三氟苯嘧啶、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白僵菌等。
(六)合理使用喷雾助剂
喷雾助剂有无机盐类、表面活性剂类、有机硅类、植物油和矿物油类等,能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提高润湿和展布能力,促进药剂的渗透、吸收和传导,提高农药的生物活性等作用,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用量10-15%。
二、衡山县粮食作物农药减量技术
(一)、二化螟
抓好1-4代全程治理,全面实施翻耕灌深水灭蛹,栽培冬季作物的稻田采用性诱剂诱杀越冬代成虫;统一栽培类型、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技术、统一防控。开展绿色防控,实施翻耕灌深水灭蛹与性诱技术(4月10日前布设到位)。秧苗施送嫁药,减少大田施药次数,药剂选用球孢白僵菌、绿僵菌、乙多·甲氧虫等,秋季实行低茬收割。
(二)、稻飞虱与稻纵卷叶螟
一是保护利用天敌。推广保蛛治虫、稻鸭共生等生物防治和田埂种豆、种芝麻等生态调控技术措施。二是实施灯光诱杀技术。推广应用新型内吸式杀虫灯,每盏灯控制面积30-40亩,天黑开灯、凌晨1点关灯。三是科学开展药剂防治。防治稻飞虱提倡优先选用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啶虫胺等药剂,或吡蚜酮·呋虫胺速效复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等。
(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
不得推广对稻瘟病、稻曲病高感的品种:加强肥水管理,避免过量和过迟施用复肥,实行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当分藥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实施药剂防治,破口抽穗期施药预防穗瘟,药剂选用三环唑、稻瘟灵、嘧菌酯等。在水稻破口抽穗前5-7天,遇适宜发病天气,要及时预防稻曲病,选用持效期长,杀菌谱广、安全、低毒的杀菌剂防治,如苯甲·丙环唑、戊唑醇、肟菌·戊唑醇等。纹枯病第一次在水稻分蘖末期封行时优选高含量井·蜡芽或井冈霉素防治,第二次防治时期为病丛率在20%-30%时,选用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嘧菌酯等药剂防治。
(四)、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一是实施拌种技术。在水稻种子催芽露白后,选用高含量吡虫啉、噻虫嗪拌种剂拌种。二是综合运用拌种+送嫁药+本田初期施药(移栽后7-10天)的"治虱防矮、虫病共治"集成技术。要合理选用农药,送稼药可选用吡虫啉与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的病毒抑制剂(如毒氟磷、香菇多糖、超敏蛋白等)现配混用,本田初期可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与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的病毒抑制剂等药剂,在大发生情况下适当前移防治时间。
(五)、玉米草地贪夜蛾
一是开展化学防控:按照"治早治小、全力扑杀"防控原则,以化学防控为主要手段,重点聚焦三龄前幼虫药剂防治,抓住施药适期,全力压低幼虫基数。大力推进科学安全用药,注重合理轮换药剂,结合我县前两年药剂使用效果情况,防控药剂推荐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茚虫威、甲维盐·茚虫威等。二是实施成虫理化诱控:在玉米连片种植区域充分利用性诱、食诱、灯诱(杀虫灯、高空灯)等技术诱杀草地贪夜蛾成虫,减少虫口基数。三是加强生物农药防治:分区域实施生物农药示范应用,最大限度控制为害,生物农药推荐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优先选用高含量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