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步推进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确保我县产粮大县地位,必须全力抓好我县粮食生产工作,稳定双季稻种植面积。根据《衡山县2024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要求,为来年我县早稻主推品种做好筛选工作,特制订2024年早稻品种展示示范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按照我县粮食生产工作要求,坚持毫不放松粮食生产,以“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实现全县粮食生产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积极开展我县早稻新品种示范推广,精选适合我县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的水稻品种,扩大品种示范效果,推进我县早稻生产安全生产。通过品种示范推广,品种评价,效益分析,提高双季稻种植,引导农民科学用种、应用良法,充分发挥良种对农业增产增效的关键作用,保障我县农业用种安全。
二、实施内容
1、示范地点。选择交通方便,排灌条件良好,温、光、水资源条件好,空气水源无污染,地块肥力均匀的白果镇岳北村为早稻展示示范基地。
2、示范主体。经种粮户自主申报,我局综合筛选,确定衡山县洪国种植家庭农场(法人代表:刘洪国)为项目实施主体。
3、示范面积。基地面积200亩,展示品种17个:中佳早18、松雅早1号、隆科早1号、中早48、中嘉早17、中早47、嘉早丰18、陵两优268、陵两优674、潭两优83、株两优729、佳香长晶、中安2号、中安7号、中佳早88、亚华一号、隆安早11号;每个品种连片种植12亩左右,总面积不少于200亩,展示区栽培管理水平略高于或接近当地生产水平。按照标准化生产,探索示范品种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成熟期开展测产和主要性状考察。
4、集成新品种绿色高质高效高产技术。新品种示范要与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控、轻简化栽培等技术结合,实现五良配套、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因地制宜配套高档优质稻绿色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5、精选主导品种。收获前组织相关单位领导、专家、乡镇农业综合中心主任、种植大户、种子企业和订单收购企业负责人等人员进行现场观摩,选好我县来年早稻主推品种6-8个。
三、实施单位
项目由衡山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组织实施。
四、经费预算
早稻新品种展示示范200亩。项目需资金7.2万元
1、肥料补贴1.24万元:复合肥按25公斤/亩,尿素15公斤/亩,钾肥10公斤/亩;
2、农药补贴0.87万元:农药按145元/亩;
3、农机费用补贴2.34万元:机耕150元/亩,机插120元/亩,机收120元/亩;
4、人工费用2.55万元:农事操作、田间观察记载误工等生产用工补助;
5、宣传资料、及田间观摩培训会0.2万元。
五、项目要求
1、精心组织,落实工作责任。试验项目由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工作分管领导负总责,种植业管理股具体实施,相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配合,按照技术要求组织示范农户严格落实到位,并与示范基地(或示范农户)签订项目实施协议。
2、加强技术指导,推动项目落实。在早稻浸种、育秧、机插、施肥管水、病虫防治等生产环节,组织技术人员,按照高产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规范要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将技术方案落实到人,项目措施到田。
3、认真做好数据调查记载和整理。要以科学的态度做好示范田田间数据调查与观察记载,及时整理汇总,形成系统的试验数据,编写项目工作总结,为我县双季稻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监督管理。农业农村局建立项目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工作的实施管理和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试验示范项目顺利实施。
5、加强宣传,推进项目成果应用。在早稻收割前,组织领导、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种田大户、粮食加工企业等相关人员开展现场观摩。对品种特征特性表现好、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早稻品种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示范效果。
衡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