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病虫情报: 继续做好一季稻和迟熟早稻病虫防治工作

                   第8期      做好一季稻和迟熟早稻病虫防治工作
                  
   据我站系统调查:二代二化螟蛾峰出现在6月24日,预计卵孵高峰为6月30日;稻纵卷叶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多次迁入,世代出现重叠,为害严重, 619日出现蛾峰,亩平蛾量1450只;6月23日调查,稻纵卷叶螟一季稻田加平每亩幼虫4200条,稻飞虱一季稻田百丛虫量557头。鉴于此情,特提出以下防治意见。
   一、防治时间:6月30—7月4日;
   二、防治策略:
   一季稻主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普治稻飞虱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早稻迟熟嫩绿田挑治稻纵卷叶螟兼治二化螟;晚稻秧田普治稻飞虱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三、药剂配方:
   1、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 10%阿维?氟虫双酰胺(商品名:稻腾)、10%多杀霉素、10%四氯虫酰胺(商品名:9080)、10%氟苯虫酰胺(商品名:福先安)等。
   2、防治稻飞虱兼治稻蓟马:吡虫啉、吡蚜酮、五扫(50%吡蚜酮+50%噻虫嗪)等。
   3、防治稻瘟病:75%戊唑.嘧菌酯(商品名:禾技)、75%肟菌?戊唑醇(商品名:拿敌稳)、25%吡唑?醚菌酯(商品名:凯润)、20%苯甲咪
鲜胺(商品名:贵冠)、70%三环唑等。
    4、防治纹枯病可选用:75%戊唑.嘧菌酯(商品名:禾技)、75%肟菌?戊唑醇(商品名:拿敌稳)、30%苯甲.丙环唑、30%戊唑醇(商品名:百转)。
   5、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搞好秧田(秧苗三叶期和移栽前)和本田初期(笫一、二次施药期)稻飞虱防治,可选五扫、吡蚜酮、噻嗪酮等药剂。

   坚持防治指标适时用药:
   (1)稻飞虱:提倡全生育期确保两次用药,大发生情况下合理安排第三次用药:第一次安排在分蘖期,当飞虱虫量达到百丛500头时施药;第二次安排在孕穗末期,用长持效期药剂“压前控后”防治策略;第三次安排在穗期,当百丛虫量常规稻为1000头,杂交稻1500头,用速效药剂防治;
   (2)稻纵卷叶螟:重点做好水稻中后期主害代的防治。大发生情况下提倡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施药,分蘖及圆秆拔节期每100丛有50个束尖,穗期亩平有幼虫10000条以上,应列为防治对象田;
   (3)二化螟:分蘖期防治,当枯鞘株率达3%时用药;防治穗期二化螟,如上代亩平残留虫量500条以上,当代卵孵盛期与水稻破口期相吻合时(每亩卵块数达到50块),在卵孵高峰期用药防治;
   (4)纹枯病:重点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当病丛率达到20%时防治;
   (5)稻瘟病:秧田打好送嫁药,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实施药剂防治,破口抽穗期施药预防穗瘟;
   (6)稻曲病:在水稻孕穗末期开展预防,即在水稻破口抽穗前5-7天施药,如遇适宜发病天气,7天后需要第2次施药。

 

衡山县植保植检站

20156月24日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