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衡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1215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社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践行“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工作主线,惠企政策厚实有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生待遇稳步提升,人才引培扎实创新,人事工作平稳有序,劳动关系有效改善,风险防控持续强化,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人力社保事业蓬勃发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就业优先促发展

1.全面完成就业目标任务,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3020人,完成年任务3000人的101%;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20人,完成年任务2500人的100.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97人,完成年任务1300人的107%,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515人,完成年任务400人的128%;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100%;城镇登记失业率3.05%,严格控制在4.5%以内。

2.全方位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力促重点群体高质量就业创业一是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积极开展“点亮万家灯火”衡山县稳岗留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高校毕业生网络专场招聘会活动发布招聘岗位300多个,吸引求职者3121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69人,为县内企业脱贫人员、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搭建就业平台。为省市重点企业蓝思科技万魔声学输送劳务人员12名。二是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建设。选取先农社区、甘棠桥社区、大桥社区、紫金社区、建胜村、双全新村、金石村、衡西村为我县充分就业试点村(社区),在全市126个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排名靠前三是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37个就业帮扶车间安置1016名农村劳动力其中脱贫劳动力287人),做到了每个贫困村和满200以上贫困劳动力的面上村全覆盖向脱贫劳动力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36人,共计1.08万核实并发放跨省就业未享受交通补贴72人,共计2.88万举办3期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班,培训农村劳动力161人。四是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提高贷款办理效率和成功率。发放担保贷款3625万元,其中小微企业5家,贷款额1150万元;组织起来共同创业8家,贷款额590万元;个体工商户111家,贷款额1885万元。共带动就业2530人。五是着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通过做好民营企业的“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和抓好重点群体专项培训,全面落实市政府下达的就业培训任务,职业技能培训完成4081人,完成年任务的204.05%,创业培训完成391人,完成年任务的112%。

二、社保夯基保民生

1.抓基金征缴和待遇支付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养老保险:参保缴费212566人,征缴基金34791.17万元,领取待遇85264人,发放社保待遇79603.51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县有203家参保单位,参保8151人,征缴基金12343.22万元;领取待遇4942人,共计发放社保待遇26944.47万元;归集上解职业年金3289.15万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280人,养老保险基金征缴15675.36万元;领取社保待遇15119人,共计发放社保待遇42850.74万元;发放丧葬费和抚恤金1851.35万元。其中为征地农民参保落实补贴政策,符合参保条件18214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享受补贴9163人,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享受补贴9051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8135人,征缴养老基金6705万元;领取待遇65237人,发放社保待遇9808.3万元,发放丧葬费136.21万元。另为困难人员进行政府代缴67.59万元,其中防返贫致贫93人代缴0.93万一二级残疾3586代缴35.86万元特困、低保3080人代缴,代缴金额30.8万元。

工伤保险:参保29251人,征缴基金972万元,支付基金1336万元。

失业保险:参保22778人,征缴基金171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8.7万元,医疗保险金3.41万元

2.抓待遇稽核和待遇计发确保社保待遇精准发放

一是通过“老来网”“智慧人社”APP和服务大厅窗口认证系统相结合方式,开展退休人员生存认证,以系统待遇暂停人数、发放失败金额、人员增减、退保、丧葬补助等项目稽核当月发放人数及金额。二是对每月新增的退休人员采取“退一记实”办法开展中人”待遇计发工作“中人”待遇应计发1695人,实际计发1585人,完成率94%。三是按照“财政年初预算、年中分批拨入虚账记实”方式做好职业年金计发工作截至目前,职业年金成功计发125家单位,计发人数1527人,累计发放598万元。四是根据省厅文件要求,对全县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进行社保待遇调整此次调整企业社保月增待遇发放175.2万元、机关社保月增待遇发放80.5万元,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五是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为失业人员解困。按照中央、省市精神,实施阶段性失业补助金政策,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期间,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可申领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截至目前,符合领取失业补助金1534人,累计发放失业补助金272.71万元。

3.抓社保基金专项整治确保社保基金安全一是做好符合参保条件人员的核查。通过向县公安部门调取全县人口信息,按照符合(16周岁以上)参保条件进行筛选,共计263762人,同时加大对省市下发193273条数据的核查力度,核查率100%。二是做好领取养老待遇人员的核查。我县城乡居保历年来领取养老待遇总人数为91065人,通过此次全面核查,共有4063人存在死亡人员待遇冒领情况,合计金额4766297.03元,追缴率100%。在各乡镇追缴过程中,对事实清楚且多次上门实地追缴仍拒不退回的人员,则通过县人民法院下达支付令执行行政追缴,以加大对违规违法冒领死亡人员待遇的追缴力度。我局已向县人民法院申请下达57张追缴支付令。三是做好死亡人员账户余额的止付、划转。在县各商业银行积极配合下,我局向各商业银行出具《关于违规领取社保待遇人员社保账户余额退回社保基金财政专户的函》,对死亡人员领取待遇账户有余额的及时办理止付划转业务,共划转2619人次,合计金额104.14万元。

三、服务人才强支撑

1.人事人才创新发展。人才服务窗口今年共受理人才引进待遇申报3人,其中2人已进入审核阶段;卫生系统引进高层次学历人才4名;指导企业进入“万雁入衡”人才引进暨高校毕业生招聘系统,已有25家企业录入岗位107个,招聘943人。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9名(其中卫健招聘156名,正在进行);公开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名;公开招聘协警、交通治超、农业护渔、应急救援队、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118名;组织招募“三支一扶”人员2名。

2.档案管理稳步提升。一是统筹兼顾,严格档案管理流程。规范档案管理程序、严格档案操作流程,制定定期检查计划,认真及时做好相关的档案接转、材料归档、日常查阅、退休办理、开具相关证明材料、档案寄存等服务指导等一系列服务工作。二是扎实推进,做好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包括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接收毕业生存档咨询接待政策解答等相关服务工作截至目前我县2021年流动人员人事托管档案总共6737份。近期,由于考研、工作等原因调出档案较多,调出档案396份,开具存档证明412份,已接收毕业生档案1294余本。

四、劳动保障增福祉

1.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全年立案查处投诉案件12起,全部依法及时处理。集中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一周年宣传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宣传内容、在建项目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对全县在建项目开展全面检查,共计检查在建项目30余个,督促5个项目落实分账管理制度,全县纳入实名制平台管理项目全部落实工资保证金和专户代发工资等保障制度。加大对欠薪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共为近400名劳动者挽回工资等损失380余万元,其中移送公安机关涉嫌拒不支付劳动保障违法犯罪案件2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2件。未发生一起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2.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秉承“公平正义、阳光仲裁”的工作理念,共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57件,其中:调解39件,裁决3件,不予立案3件,立案受理前调解 110件,跨省维权2件,调解率98.04%。其中为衡山籍外出农民工猝死案而跨省维权1件,调解结案率100%。

3.加大对企业工伤预防宣传,发生工伤事故204件,其中已认定201件,涉及劳动能力鉴定81件,办结率100%。

五、党建引领赋新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局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任务,坚持领导干部带、全体党员参与,多角度、多方式畅通学习渠道,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开好局、起好步。通过开展“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专题学习“关注民生、服务民企”招聘会、“点亮万家灯火”就业帮扶、社保基金安全专项整治、公示所有业务部门办事指南等为民办实事活动,进一步巩固全体党员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进一步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全局呈现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人社事业在党建引领下得到更好更快发展。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获评“衡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六、2022年工作计划

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在稳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工作上,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统筹安全与发展,筑牢安全底线。

一、有力推进基层党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局扎实推进党建工作,继续打造人社党建品牌,以党的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压实党建责任,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真正发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的作用。

二、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2021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任务依然艰巨。突出表现在: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状况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2022年,我们将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落实好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禁捕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开展好各项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等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继续做好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工作,指导和督促社区(村)及时准确上报系统内各项数据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开展创业培训及岗前培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启动实施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

三、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造成社保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下岗、失业等灵活就业人员占比较大,养老保险缴费范围不够广,人群结构比例不均衡。我们将继续深入宣传社会保险和降费减负政策,多样化规模化开展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做好降费减负工作,切实减轻企业和缴费个人负担。加强基金运行风险预警预测和应急机制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征缴体制改革等。推动运用“互联网+社保”、微信、手机APP等手段,实现社保服务便捷享有。

四、大力加强人事人才工作。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做大做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队伍。实施更加开放的引才政策,建立与东部发达地区和省内发达地区的劳务协作长效机制,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来衡山就业创业;推进人才流动互通互融、人才评价资质互认互准、创新平台共建共享、高端人才共引共育。

五、竭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全面提升劳动关系公共服务能力,做好企业劳动关系调裁的指导服务,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推进基层调解机构建设专业化、规范化,确保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及时处理,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劳动保障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用人单位信用信息记录,根据用人单位守法诚信状况实行分类分级、动态监管,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建立“黑名单”制度,与市场监管、金融、住房城乡建设、税务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加强信息交换共享,对企业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六、强力推进行风建设。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强化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各项规章制度,把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变成干部职工自觉的行为。继续开展人社业务技能练兵大比武活动,以比促练、以练促用,进一步锤炼窗口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培养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服务能手,大力营造人人学政策、钻业务、练技能、强服务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人社服务事项“打包办”“提速办”,建立业务经办综合柜员制,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办理,落实人社快办行动;深化“互联网+人社”服务,促使具备条件的参保单位全部通过线上办理各项业务,真正实现不见面办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