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8年上半年,衡山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管局在省、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本局实际,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任务和重点,认真履行职能,现将上半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履职尽责,确保食品药品监管安全有序
今年是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管部门的改革发展年,党的十九大对国家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等部门改革有了明确的方向,成立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从上到下推进机构改革、人员整合、职能强化的“加速度”。衡山县局稳定中求发展,确保各项监管工作“不松、不断、不乱”。
(一)统筹协调,食药安全监管共享共治
一是充分发挥县食安办“牵头抓总”作用。组织食安办各成员单位开展了“元旦、春节、清明、端午”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了衡山县中小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护苗行动”;开展了“安全高考”的食品专项检查;开展了“家禽家畜屠宰”肉制品专项整治。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20家、屠宰肉制品经营户29家,劝离流动摊贩4家。二是充分发挥县食安办“组织协调”作用。5月17日县政府组织召开了食安办全体成员单位 工作会,对上半年相关专项行动进行总结,对下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与成员单位就我县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意见、建议进行座谈。
(二)稳步推进,餐饮服务日常监管有声有色
一是认真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组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班1期,培训从业人员50人次,签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44份,按照“假前抓隐患排查,假期抓设施建设、假后抓规范管理”的思路,共检查辖区内44家中小学、幼儿园等食堂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问题的学校下达监督意见书10份,要求其限期整改,防范学校集体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督查。按照“持证经营、规范操作,索证索票、定点采购,明厨亮灶、确保消毒,量化分级,脸谱上墙”要求,坚持做到防打结合、有效监管。三是抓好重要节点专项检查工作。扎实开展了“两节”、“两会”、高考会考等重要节点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节日“舌尖上的安全”。
(三)尽心尽力,药械保化市场有规有序
一是强化药械市场领域各环节日常监督检查力度。继续加大对药械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力度,重点检查经营企业购进渠道、购销凭证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超范围、挂靠及异地经营、出租柜台等现象,是否存在擅自变更许可证内容,是否存在非法诊疗活动等。继续加强医疗机构日常检查,重点检查药品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非法生产、使用制剂、医疗器械是否从非法渠道购进等。二是加强“药械”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工作。指定专人负责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和报表上报工作,并要求全县药械经营使用单位设立专人负责本单位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做到药械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在全县范围内全覆盖,今年上半年,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63例,医疗器械可疑事件报告20例。三是开展好GSP跟综检查。严格按照GSP要求认证,加强药品经营企业GSP跟踪检查。并将药品零售企业集中整治、中药材、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等专项整治穿插其中,共检查人员240余次,检查县级医疗机构2家,乡镇卫生院8家,零售药店25家,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7起。五是抓好“两非”药品及避孕药具市场整顿。上半年重点检查了药品零售企业是否有“两非”警示牌、销售终止妊娠药品,促排卵药品是否凭处方销售;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避孕医疗器械行为是否规范;医疗机构是否超范围使用终止妊娠药品、使用的终止妊娠药品购进、使用、库存管理是否规范等。目前已检查药品零售企业82家,第一阶段“二非”专项整治已全部结束,未发现违法违规销售“两非”药品案件。六是加大保化经营企业的监管力度。现已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企业30家,化妆品经营企业40家,下达责令整改书17份,保健食品、化妆品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4起,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表15份。七是加强药品药械从业人员培训。组织药品医疗器械从业人员开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药品质量经营管理规范》、《药品管理法》、不良反应上报等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工作1期,培训从业人员24人次。
(四)专项整治,食品生产流通监管有规有矩
一是开展重点食品监管。针对食品安全存在的薄弱性、我局对食品批发市场、超市、学校周边、集贸市场、食杂店经营肉制品、米面制品、儿童食品、豆制品、调料品、火锅食品等几十种食品进行拉网式专项检查;二是开展食品流通市场的日常监管。共检查生产环节主体32家,小作坊5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5份;检查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主体1020家,在开展专项清查行动中,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20份,进一步规范了食品市场秩序,维护了流通环节食品消费安全;三是开展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根据省局抽检对食品生产企业定检计划安排,我们共完成大米、桶装水等22批次食品抽检采样工作,确保“源头”安全。
(五)积极探索,“嘴边”安全监管有点有面
为进一步落实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规范餐饮业主食品安全管理行为,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有效防控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局对县内早餐店、夜宵摊点、糕点店、大中型餐饮企业,以抽查、暗访的形式实行餐饮服务环节“八小时外”市场巡查工作,切实解决餐饮服务时段性繁忙与食品安全监管时段性空白的矛盾,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确保健康饮食安全。目前,共开展抽查、暗访巡查20次,检查早餐店40家、夜宵摊点15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0份。
二、居安思危,直面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上半年,我局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们在执法及日常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二级机构三定方案尚未批复,导致实际工作开展起来有局限性。二是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目前监管工作点多、面广、线长,监管任务非常繁重,导致监管频次及监管覆盖面难以达到监管标准。三是餐饮服务行业难以规范,全县餐饮业普遍存在小、散、乱等问题,缺乏有序的竞争力。四是食品检验检测装备缺乏,日常监督检查中缺乏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支撑食品安全执法工作的技术力量无法保障。
三、励精图治,齐抓共管监管工作彰显新局面
(一)继续加大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力度
坚持预防与处罚并重的行政执法原则,加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位重点区域,以高风险药品、非药品冒充药品、疫苗、违法广告药品等为重点,以打广告频繁的零售药店、诊所等为重点部位,开展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无证经营药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抓好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上报、GSP跟踪检查、特殊药品管理等日常监管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监管方式,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继续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以“阳光厨房”为抓手,全面推进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采用玻璃隔断、视频技术、矮墙展示、信息公示等多种方式,使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采购、烹调加工、消毒保洁等过程阳光透明,接受监督。二是继续深入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按要求分阶段、分步骤完成集体聚餐场所、节假日、中考等专项整治工作,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常态化,提升县域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三是深入推进“八小时外”市场巡查机制。按照风险等级分类开展抽查暗访,认真排查食品安全风险因素,确保全县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四是组织开展食品责任事故应急演练活动。计划在学校期或公共安全场所组织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提高我局执法人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继续加固食品生产流通监管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摸底调研工作,分析研究全县经营业态和规模,制定监管重点;二是全力开展农村“土”食品、自酿米酒等生产、流通环节专项整治工作;三是组织开展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基层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四是做好队伍优化组合工作,尽快充实执法队伍,确保监管工作有序推进。
(四)继续加牢机关队伍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围绕建设“学习型队伍,服务型机关”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党风廉政体系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提高干部职工防范违纪违规能力。二是加强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力配合做好“省级文明县城”创建验收工作。三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组织专题学习活动,将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法律法规、执法办案技巧、法律文书制作等作为学习重点,提升队伍的专业技能。
衡山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2018年6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