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衡山县食品销售监管要点

        2016年全县食品经营监管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是:坚持以实施《食品安全法》为主线,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践行“四个最严”,落实“四有两责”,抓改革、建制度、重创新、强能力、促规范、上水平,努力实现“十三五”食品销售监管良好开局。食品销售监管工作要点如下:
        一、落实许可改革,强化事后监管
        1、全面启动实施《食品经营许可证》。3月30日起,我县全面启动《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受理、核发工作。组织全局许可人员开展《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办理讲解培训。要求各许可人员按照《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做好提交资料审查、现场经营条件核查、许可最终审批、发证等工作。
        2、强化事后监督。对新发证的食品经营者,3个月内必须实行一次回访监督检查。结合日常监管、专项整治,强化许可事项合规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食品经营者持续保持良好的许可条件。
        3、严查无证经营。将无证经营主体纳入监管范围,积极引导办证,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做到主体资格监管与行为规范监管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取缔无证经营食品行为。
        二、突出日常监管,实施全程监管
        4、突出日常监管。严格落实基层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和属地监管责任制,推动基层监管网格化、格式化、痕迹化。按照《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实行标准化监管模式。严格执行食品经营监督检查标准规程,明确日常检查的内容、流程和标准,推动日常监管标准化、规范化,每个食品经营者每季度日常监督检查留下痕迹不少于一次。
        5、突出抓好食用农产品销售监管。开展农产品市场主体普查,并以普查为抓手,组织开展培训,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准入管理,入市食用农产品必须索取质量合格证明或产地证明、“三品一标”证明等,对无法提供质量合格证明的,要加大检验检测力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市。积极推动食用农产品入市检验工作落实,批发市场要建立检测室,零售市场要配备快检设备。
        6、强化监督抽查。市级将加强对各县市区的食品经营者飞行检查工作力度,确定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学校及周边、农村市场等主题定期开展飞行检查,并公开检查信息,通报检查结果。为抓好食品经营监管工作,县局将成立督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所食品监管工作进行督查,督查情况将在全局进行通报,限期整解,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访。
        7、开展酒类溯源电子《随附单》推广应用工作。严厉查处无证经营酒类的违法行为,监督酒类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加强对经营者《酒类流通随附单》的检查,确保单随货走、单货相符。在条件成熟的大型商超、酒类批发企业等单位做好电子《随附单》的软件安装应用。
        8、推广示范创建。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农贸市场等示范创建活动。制定出台农贸市场示范创建标准,设计统一的食用农产品销售凭证格式,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示范引导作用。
        三、开展专项整治,强化监管力度
        9、开展“查无证、清死角、端窝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坚持“全面覆盖、分类处置、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全面清理整治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切实消除食品安全监管盲区死角,严惩重处非法生产加工食品的“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
        10、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以农村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农村中小学及周边商场、超市、食(杂)店为整治重点,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扫雷”行动,配合农业、公安等部门开展“清源”、“净流”、“利剑”三项行动,严厉打击农村食品市场销售不合格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和假冒、仿冒食品等违法行为,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经营秩序。
        11、开展酒类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监督酒类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制度,检查酒类经营者的《酒类流通随附单》,确保单随货走、单货相符。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标签标识不合格白酒、葡萄酒、啤酒、洋酒的违法行为。
        12、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按照《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按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销售的农产品质量进行专项整治,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准入管理,加大对入市后食用农产品检测力度,对违法经营食用农产品行为依法从严查处。
       四、重点推进社会共治,构建共治格局
        13、形成共治推动力,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密切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推动部门间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加强与征信部门的合作,推动食品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
        14、培育共治新活力。推动行业自律,建立健全并大力推广行业经营规范。要倡议辖区食品流通企业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强化信息公开,特别是突出案件查处、日常监督检查结果、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开,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公示。鼓励和引导专家学者、法律人士、媒体记者、群众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监管。
        15、增强共治聚合力。强化宣教引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氛围,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食品安全理念。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严格落实食品经营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每年不少于40个小时的培训,强化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联合公安以及媒体主管部门,坚决打击编造、散布食品安全谣言。正确对待和正面引导职业打假人。

                                                                                                                                                                           2016年3月30日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