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中期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情况汇报
“十二五”以来,我县抓住中部崛起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升级和资本扩张。为服务于“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我县坚定不移地开展招大招强活动,与发达地区开展点对点、线对线、面对面招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汇报如下:
一、主要目标及完成情况
(一)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实际到位内外资年均增长30%以上。
(二)完成情况
2011年—2012年,全县共引进内外资项目65个,实际到位内外资约18.28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
2011年,共引进内外资项目35个(含总投资过亿元的项目7个)。项目主要来源地为广东、江苏等地,涉及到机械制造、建材化工、制衣制鞋等多个产业。实际利用外资4505.87万美元;对外贸易进出口额达134万美元,其中:进口额达25万美元,出口额达109万美元。
2012年,共引进内外资项目30个(含总投资过亿元的项目5个)。项目来源地主要为广东、北京、江苏等地,涉及到机械制造、非金属采掘加工、再生纸业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额达5203万美元;对外贸易进出口额达151万美元,其中:进口额54达万美元,出口额达97万美元。
另2013年1-5月份,共引进项目9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个。项目来源地主要为广东等地,涉及到化工制造、现代服务业、金属制造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额达1175万美元。
(三)工作特点
第一,规模大,质量高。“十二五”以来,春昌钨业、中控纸业、宏达威环保清洁剂、恒信锌钢、佳诚新材料、冠力塑胶、顾帝家俬、创品家具、不锈钢门花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国内著名企业大唐风力发电、富士康配套包装项目纷至沓来。我们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内领军企业,引进了一批技术含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聚集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嘉力机械、宏达威环保清洁剂等500强配套企业先后开工建设。
第二,领域深,结构优。在注重壮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开展现代服务业招商、现代旅游业招商,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一是在招引市场物流项目上有突破。总投资6亿元的工业品物流综合市场项目快速推进,步步高百货、创品家具城、湘泉有机农产品市场建设等一大批商贸物流项目签约落地。二是在招引旅游项目上有突破。依托南岳风景旅游区、湘江风光带的地理、资源优势,现代生态立体循环农业项目已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南岳衡山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园、中国衡山旅游文化产业园、九观湖生态旅游开发等一批旅游休闲设施项目亦先后签订框架协议或意向协议。三是在招引新兴产业上有突破。2011年引进的总投资15亿的大唐风力发电项目,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实现了从资源到产业的转变,从一般产业到高科技产业的升级。四是在招引金融服务业上有突破。以银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等一批金融服务企业在衡快速发展,有力提升了我县企业的融资环境。“十二五”中,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招商引资的项目中工业项目比重始终占据主导位置。
第三,方式新,效果实。坚持内外资并举、多产业并举、大中小项目并举,积极探索推行多种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性。一是以商招商。充分发挥县内已落户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延伸招商引资触角,引领带动更多客商落户衡山。通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努力,在已落户衡山的一批知名企业的牵线搭桥下,嘉力机械、创品家具、永成印刷等多个项目先后落户我县,成为我县以商招商的经典案例。二是开展专业招商。每年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组建和培训专业招商队伍,深入长三角、珠三角挖掘项目线索。三是突出活动招商。积极参加 “中博会”、“湘商大会”、“湘台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并在“中博会”等招商平台中,举办衡山投资推介的“会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义乌、温州、东莞等地组建衡山商会,经常性与衡山籍在外成功人士沟通联络,从中发掘到大量项目信息。
第四,园区承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工业园区不断加大投入,园区的载体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批重大项目实现落地和扩建,带动了园区的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县财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3亿元,完善了园区骨干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抓好标准厂房建设,园区现有“三纵三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千吨级码头一座;日产3万吨的工业水厂一座;县城日产3万吨的自来水厂供水管道已埋设环线回路;现有35KV、110KV变电站各1处,220KV变电站已向园区送电;建有专门通信基站、燃气门站。目前,园区共引进规模以上企业61家,仅2012年就引进项目8家,合同引资额15.54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4个),分别是:总投资52000万元的钨业深加工项目、总投资8100万元湖南恒信锌刚生产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60000万元的家具建材工业品大市场项目、总投资10300万元的佳诚汽车配件、总投资10000万元的湘美特种纸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的天然气加气站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的不锈钢磨具门花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的园区配套写字楼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一产和三产引资规模小,投资数量少。亿元以上的项目一产只有1个,三产3个,一产和三产分别占亿元以上项目数只有约7.7%和23.07%。不能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对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推到作用。
二是外资引入量有待提高。我县引入的外资总量从数量、规模上来说,都不能适应我县改革开放形势和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在横向上与其他县市比较,或者在纵向上与本身的发展速度相比,外资引入量都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不多。三种产业均存在项目科技含量低的问题,一产仍停留在以农业种养业为主,二产中缺乏占据行业制高点的项目,三产中缺乏高新技术服务部门。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研究费用低,科技成果商品转化率和产业转化率低。要注重引资引研,推进产业、技术和劳动同步转移。
四是能耗高、土地用量大的项目还个别存在。应提倡绿色招商,以适应我县建立低碳、环保、文明县城的要求。发挥城区生态环境优美、人口集中的优势,加大餐饮、金融服务、娱乐设施等服务业的招商力度。
五是非国有经济质量不高,缺乏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目前基本实现民营化,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对我县的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尽管我县绝大多数企业为非国有经济成份,但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存在着规模小、筹资渠道匮乏、管理粗放、技术和设备落后、产品结构趋同等“先天不足”,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大,回旋余地小。而且其市场竞争力和政府的扶持力度以及社会服务严重不足,造成多数非国有经济缺乏生机和活力,难以对我县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以“三园”建设为出发点,策划编制项目,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充分发挥“五大产业”的比较优势,在项目中体现新型产业园、县城新家园、南岳后花园建设,在项目包装策划和对外招商中增加针对性。
1、围绕新型产业园建设开展承接产业转移。一是突出工业招商。围绕我县推进新型工业园建设,加强对大企业、大项目的招商力度,以支撑性产业和龙头性产业为支柱,强化产业集群效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低碳经济,完善产业链,实现工业布局的合理配置。
非金属采掘加工业:依托我县钾、钠长石储量大、品质优的特点,发挥港大陶瓷、天一金岳等行业领军企业的优势,重点引进钾、钠长石深加工企业。
建材化工产业:做大做强已有的精细化工项目、建材加工项目,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比如化妆品制造,润滑油制造等。
机械制造产业:依托嘉力机械、华扬机械、得鑫泰机械等老牌企业优势,重点引进汽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机械基础件、仪器仪表等领域项目。重点引进和培育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提升综合配套能力。
服装制鞋业:扶持卓盈服饰、港湘服装、丰泰鞋业、华升服装、冠力塑胶等企业在衡做大做强,促进和带动衡山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引进技术先进、管理优良的投资项目,建设长株潭城市群重要的服饰加工基地。
再生纸业:发挥中控龙头性企业优势,吸引其他行业内优势企业与相关联配套企业入驻,重点引进高端纸种、环保纸张生产项目。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汽车新材料、风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企业,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电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化工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等行业发展。
二是强化园区招商。依托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在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产业聚集辐射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园区招商平台和载体作用,以特色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县工业园规划面积14.68平方公里,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要求“扩容提质”,我县以循环经济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生态园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园区现有产业优势,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园区产业承载空间,推动园区扩容提质升级,争取申报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力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围绕园区特色主导产业,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大项目,延伸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促进园区经济发展,重点加强与发达地区园区间的合作共建,主动承接相关园区的产业转移项目。
2、围绕县城新家园开展承接产业转移。纵深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开云新城的建设进度,启动老城区改造,沿湘江建设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商贸服务于一体的绿色景观长廊和服务业发展带,策划、包装生态观光园、水景园等旅游景点招商项目,充分利用沿江存量土地,策划、包装房地产项目和沿河商贸旅游服务设施招商项目,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吸引各类投资管理机构、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及其分支机构落户,引进一批专业性、集聚性、拉动性强的管理型和智能化高科技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3、围绕“南岳后花园”开展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南岳在全市旅游业中的龙头作用,重点开发建设南岳配套旅游项目,重点培育旅游企业,打造衡山旅游品牌,做足山水文章,造好魅力花园。重点打造九观湖、紫盖峰、望峰桃花源等休闲旅游基地项目;依托南岳周边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积极发展农家乐、生态种植园等民俗风情旅游项目;依托湘江沿江风光带,开发建设一批天然滨水度假旅游基地项目。借萱洲古镇等名胜古迹发展古色旅游,借革命根据地、改革发源地发展红色旅游。
(二)挖掘人文资源,创新招商方式,开展招商活动
一是多种招商方式并用。整合衡山县招商网络资源,健全完善招商网功能,加大网上信息发布、项目推介力度,拓宽招商引资的领域和范围。大力实施中介招商。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在衡各地商会、企业家协会的作用,加强沟通交流,促进以商招商。注重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与中介组织的协作,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共同搭建新的招商平台。广泛推进对口招商。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资源、产业、职能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组团计划,强化对口招商。有选择性地参加国内各地举行的专业展会、综合展会,面对国内外重点区域,带着项目,主动出击,进行小规模、多批次的项目推介和投资促进活动。
二是依托历史文化招商。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推出文化招商品牌。依托历史文化名人、名事、名产等,打造与唐群英、岳北农工会、康王庙、毛泽建烈士墓等相关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以禹王碑、店门席草龙、岳北山歌等相关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将文化与招商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文化促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档次和水平。
(三)注重节能环保,促进产业升级
在工业招商方面,以低碳、绿色为标准,努力吸引高端产业项目和新型、新型产业项目来我县落户,通过引进上述项目实现我县低碳发展。具体来说,要在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领域争取到可观的项目与资金。
现代服务业方面,要把目光重点聚焦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上,积极发展旅游业。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使服务业实现规模化、辐射化发展。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引进,确保产业升级与节能环保双目标的实现。
(四)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在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上迈出更大步伐,提升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
一是夯实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多深入企业,深挖影响投资和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创新机制和完善制度为突破口,切实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转变政府职能,继续简化审批事项和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招商引资监督评价机制,研究制定投资者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制度,畅通外来投资者投诉渠道。对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定期评议活动,公布评议位次,推进部门服务,着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建立项目进展情况跟踪制度,坚持周督查、月调度制度,组织开展现场抽查,定期总结情况。二是完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尽快完善招商引资协调服务机制,搭建与投资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协调、解决项目落地以及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进企业帮扶工作,全力促进大企业上台阶、中企业上水平、小企业上水平。三是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督。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和优化发展环境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衡山的投资环境。继续坚持招商引资定期媒体通报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鞭策先进,激励后进。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宣传报道,创造浓厚的招商引资舆论氛围。
(五)积极推进公共事业改革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公共事业改革步伐。通过产权出让、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推介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加大公共事业招商力度。以资产并购、股权并购、BT(建设-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BOT(建设-经营-转让)等方式积极引进资金,加快推进燃气、供水、热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交、城建等公共事业的改革、改制,条件成熟的开展境外资本市场融资。
(六)加强招商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十二五”招商引资任务目标,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招商队伍。一要壮大专业招商队伍。各乡镇各单位要建立精干专业招商队伍,完善招商梯队建设,保证人员、编制、资金三落实。二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明确用人导向,建立健全招商人才选拔、使用、培训和考核机制,更好地发挥招商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业绩突出、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招商人员,要大胆提拔使用,使招商引资工作成为一个发现人才、锻炼人才、提拔重用人才的主阵地。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高度重视外向型人才的开发、培养和使用,切实营造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强化现有人员的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优秀人才外出培训,培养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熟悉和掌握招商策略、谈判技巧的招商人才。同时,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培养的人才充实到招商引资第一线,提升招商工作水平。
2013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