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狠抓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据测算,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92652万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063万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56887万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72702万元,增长10.1%。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增长的质量不高,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农民增收缓慢。
一、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县各级狠抓农村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063万元,比上年增长4%。农产品商品产值59986万元,商品率59.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主要农产品产量除粮食总产量因播种面积调减有所下降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年调减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420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9.16万吨,减少1.3%,油料2394吨,增长1.9%,茶叶238吨,增长3.9%,果用瓜9542吨,增长41.2%,水果12795吨,增长2.3%,席草14705吨,增长19.2%。全年出栏牲猪54.62万头,出笼家禽368万羽,分别比上年增长2.5%和0.3%、草食动物饲养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年出栏牛1700头,羊5400头,分别增长6.3%和28.6%。水产养殖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8909吨,增长5%。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油茶籽产量3000吨,增长20%,木材采伐量6800立方米,增长5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全县各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对种植业的内部品种和品质进行了适应性调整,扩大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加大牲猪品改力度,农林牧渔内部结构继续得到改善。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9.5%下降到45.5%,牧业比重由上年的44.1%上升到47.5%。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17.69万千瓦,增长4.2%。农用载重汽车796辆/7万千瓦,增长2.8%和4.5%。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41万千瓦,增长4.3%;农村电网改造进展顺利:农业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县用于农业开发资金1020万元,比上年增加28.3%。
二、工        业

     2001年,我县工业生产以"两个卖断"为重点,全面推行多种形式的改革,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全县国有及非国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518万元,比上年增长21.5%。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产品产销为99.8%,增长0.5个百分点,盈利企业利润总额171.1万元,增长68.7,上交税金720万元,增长85.1%,流动资金周转率为4.4次,比上年快2.3次。
    企业改革继续推进。"两个卖断"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县琉璃制品厂为试点进行的产权拍卖取得成功;长江纸厂、南岳纸厂、县水泥厂、新衡瓷厂等企业实施了租赁经营,使企业基本上摆脱了困境,出现了生机和活力。
 三、固  定  资  产  投  资
   
 200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下降。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114万元,下降4.8%。其中国有单位完成投资9215万元,下降8%,集体单位完成投资4670万元,下降32.6%,城乡居民完成投资31229万元,增长2.6%,新增固定资产45103万元,下降10.7%,全年房屋竣工面积73.1万平方米,下降21%。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萱洲35KV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衡山迎宾山读庄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大源渡库区龙荫港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湘江千吨级码头项目已经启动,师古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竣工投产。
四、运  输  邮  电  通  讯
    运输邮电通讯事业继续快速发展。2001年末,全县拥有大小货车651辆/2081吨,大小客车181辆,1634客位。其他机动车198辆。年末市内电话用户达      户,增长1.8%,农村电话用户23682户,增长15.1%,移动电话用户18875户,增长85.9%,通讯网络业务迅速发展,网上用户有较大幅度增加.
五、商        业
   2001年,我县消费市场平稳,集市贸易成交活跃.全县全年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18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1344万元,比上年下降2.4%,非公有经济34274万元,比上年上升3.92%,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34685万元,比上年增长4.3%.消费市场总特点是物资丰富、价格平稳。生源百货、九福祥百货等一批现代超级自选商场在行业中优势明显,人们的消费观念、购物观念都在发生变化。传统型的市场销售模式受到严重挑战。
六、财  政  金  融  保  险
   
 财政收入增加。全县各级努力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生产税收征管,严格预算外资金管理,财政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153万元,结束了连续几年收入徘徊不前的局面首次突破7000万元大关。比上年增长6.9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37万元,增长7.1%。金融形势平稳。2001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120037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各项贷款余额71303万元,比上年副部长4.7%。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保险业务收入1764万元,其中,财政险550万元,人身险1214万元。
七、科  技  教  育  和  文  化  事  业
   
 2001年末,我县拥有自然社会科学方面的专业人同8345人,其中获高级职称的147人,比上年增长20%,中级职称2303人,与上年持平。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小学生巩固率为99.93%,残疾儿童入学率为85%,初中生年巩固率为96.23%,本学年新招普通高中生1551人,毕业915人;招收初中生8339人,毕业5430。招收小学生4717人,毕业8092人,年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939人,初中在校学生22360人,小学在校学生37957人。文化、广播电视事业保持健康发展。全县继续开展
扫黄打非活动,净化文化、出版、音像市场,促进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八、卫  生  体  育  事  业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33个,卫生工作人员1152人,卫生技术人员1028人,拥有病床625张。
    体育事业稳步推进。2001年,我县成功举办发龙舟、乒乓球,篮球等群众性体育活动12次。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开展。
九、人  民  生  活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全县在岗职工年均工资7669元,增长11.6%,农民收入有所增加,据对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3.26元,增长3.2%。全县城乡居民存款年末余额达到105727万元,人均261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9%和22.6%。城乡居民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全年城乡新建住宅67.37万平方米,其中私人建面积64.78万平方米。
十、人        口
2001年,全县人口继续得到较好控制,年末总人口404620人,比上年末增加1210人,增长0.3%,要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52885人,非农业人口5173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0.2%和0.8%,全年共出生人口4451人,死亡人口2514,死亡率为6.2‰,净增人口193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