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曼慈

释曼慈(19071987    

释曼慈,俗姓周,名邑,男,湘潭县人,19078月生。1921年,入祝圣寺出家;同年受戒,法号梵舟。随后,在南岳佛教讲习所学习。1926年,考入北平弘慈佛教学院深造,系统学习研究佛学理论与历史。毕业后,任教南岳佛学讲习所,并先后任僧立觉民高级小学庶务、管训员、教务员、校长。            

     抗日战争期间,跟随巨赞等名僧投入抗日洪流。1939年,在周恩来、叶剑英启发教育下,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成立,曼慈任后勤股长。除千方百计筹集粮、款救济难民外,还先后随青年服务团、流动工作团至长沙、衡阳、湘潭等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尔后,在战地救死扶伤,掩护游击队撤退等战斗中表现突出。1942年,被公推为衡山佛教协会理事长,法号改为曼慈。新中国建立前夕,为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曼慈团结众僧坚守寺院,保护文物。          

1953年,曼慈当选为衡山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57月,出席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二次理事会议,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19564月,南岳佛教协会成立,曼慈任会长。同年,响应政府号召,将南岳佛道农业互助组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兼任社长,组织教徒参加生产,自食其力。1958年秋,佛道高级社成为南岳公社直属佛道生产队。是年,在其组织指挥下,早、中稻亩产比上年增产1倍,佛道生产队被评为县、社先进单位。19599月,曼慈被选派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在天安门观礼台上,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毛泽东主席。1960年,按中共中央中南局指示,佛道教徒以加强名胜古迹管理为主。此后,在其组织下,教徒从事正常佛事活动。1963年秋,曼慈率众中青年佛道教徒在终年云雾缭绕的毗卢洞开辟茶场。经数年苦心耕耘,高山植茶获得成功,毗卢洞茶被誉为国内上品。                          

文化大革命中,曼慈惨遭厄运。在对敌斗争学习班集训时,屡受捆绑、殴打,左眼被打瞎,几度死而复生。后转押南岳治安指挥部继续批斗,先后折磨一年多。1969年底,下放衡山农村管制劳动,并被勒令还俗。              

19794月,省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曼慈重返南岳,再度出家受戒。次年12月,任衡山县新一届政协副主席。1981年,南岳佛教协会恢复,任会长。随后,当选省人大代表,并重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19854月,增补为县政协第二届副主席,重任南岳佛教协会会长。在主持佛教事务的同时,积极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领导参与祝圣寺、南台寺、福严寺、藏经殿、上封寺等全国重点寺院的重建、修复工作以及丛林制制度的恢复。在新一代僧才培养中,既注重佛学讲习班的举办,并亲自授课,又不断推荐年轻僧人赴中国佛学院或南京佛学分院学习、深造。圆寂前夕,曼慈偈二首留赠后人。其一:浪迹娑婆不计秋,谁人肯把己躬修。一朝顿悟娘生面,世界他方任我游。其二:来亦无所碍,去亦无所碍。脱下臭皮囊,真得大自在。                  

1987111日,曼慈圆寂于南岳祝圣寺,世寿81,僧腊67,灵骨安放寺后普同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