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新八景之八:【图文】唐群英故居

 
    众所周知,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初始与革命志士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中国同盟会成立之时,有一位中国女性,而且是唯一的女性加入了这个组织,她就是“一代女魂”衡山县新桥人唐群英。
    唐群英是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曾两次只身闯荡东瀛,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双枪女将,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被授予二等嘉禾勋章,我国女权运动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女报人、女诗人、女教育家。康克清同志称其为“一代女魂”,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夕,我国政府向大会推荐出八位中华百年女杰,唐群英位列第四。
    是吾家书屋座落在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是唐群英祖居“三吉堂”中建设最早的,也是现在仅存的部分建筑。是吾家书屋中间是厅屋,左边是书房,右边是卧室,后进有天井及后厢房,最初为唐群英之父唐星照的住宅。“三吉堂”改建后改为书屋,曰“是吾家”,意为是我最初的家。这里是唐群英青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晚年则居此整理诗文,著有《吟香阁诗草》四卷。
    1994年,“是吾家”定为衡山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为纪念唐群英诞辰130周年,按原貌在原址上全面修复,正式向游人开放。

 

 

妇运探源——走进唐群英故里(视频)

  【图像】衡阳新闻网嘉宾访谈室。节目主持人小陈。

  【配音】E眼观世界,网上看衡阳。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衡阳新闻网2011年度特别专题奉献《发掘衡阳》,小陈邀您一同“走进热土蒸湘,分享精彩衡阳”。

  【字幕】发掘衡阳(一):妇运探源──走进唐群英故里。主持人:陈琴。

  【图像】湘江东岸风光带湘水明珠文化长廊群英路。节目主持人小陈、嘉宾唐存正。

  【配音】再过几天就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去年国际妇女运动走过了100周年,而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又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0岁华诞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在这个特别年份的3月8日,每个衡阳人不由得会想起一位令人尊敬和怀念的女性前辈,她就是被人们称为“一代女魂”、“女权斗士”,与秋瑾齐名的辛亥革命家唐群英,而今年恰好又是这位女杰诞辰140周年。现在,就让我们与唐群英研究专家、女杰唐群英的长孙唐存正先生,一同开启这次妇运寻根探源之旅──走进唐群英故里──湖南省衡山县。

  【字幕】湘水明珠文化长廊。本期嘉宾:唐群英研究专家唐存正。

  【图像】从CCTV《走遍中国?一代女魂唐群英》中剪辑

  【配音】唐群英,字希陶,湖南衡山县人,1871年12月8日生于一武将门第,其父唐星照,清军将领,官至提督。

  唐群英夫亡大归后,博览群书,受新潮思想影响,1904年10月赴日求学。1905年5月,由黄兴、赵恒惕介绍加入华兴会,是该会的唯一女会员,同年7月,由黄兴引见会见孙中山,受命参与中国同盟会筹备工作,是加入同盟会的第一个女会员。1908年初,按照孙中山的部署,回国会同陈荆共同策划和领导了花石起义。起义失利,于1910年6月,奉命再度赴日开展学生运动,担任留日女学生会长。1911年9月初回上海,参与策划武装起义,组建“女子北伐队”、“女子后援会”,于11月编入江浙联军总部,率领女子北伐队投入攻克南京之役。民国成立,受到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接见,誉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总统府授勋“二等嘉禾章”。
  民国初年,临时参议院不承认女子的平等地位,排斥女子参政,和国民党改组派取消同盟会原本确立的“男女平权”的主张。唐群英愤然扛起捍卫辛亥成果,为妇女争人权、争平等的大旗,积极联络各地女子团体,促组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当选会长,发起了一场规模空前、震惊中外的女权运动,开创了完全依靠妇女自身力量,真正独立地组织领导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之先河,矛头直指袁世凯,斗争异常激烈,时人叹为“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据《妇女年鉴》史料记载:世界女子参政运动最早发源于法国,时间是1789年。自1792年起,英国、美国、新西兰、瑞典、德国、芬兰等欧洲各国,也相继兴起。唐群英于1912年4月,在我国领导的这次女子参政运动,以次为12位,这在世界妇女运动的排位是靠前的,比俄国、加拿大早6年,比日本早10年,可以说是亚洲最早发起女子参政运动的国家,万国女子参政会赞为“在东方作第一声惊人之鸣!”

  民国年间,为争男女平权,唐群英四处发表诗文演说,创办女学女报,是一位颇具影响的女报人、女子教育家和“南社”著名女诗人,为妇女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康克清同志尊称唐群英“一代女魂”,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期间,我国政府大会奉献8集《中华百年女杰》电视专题片,唐群英与秋瑾、宋庆龄、何香凝、向警予、蔡畅、邓颖超和帅孟奇同列其中。社科界人士评价唐群英是推翻帝制、创建民国的中华女界第一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女权运动的杰出领袖。

  辛亥女杰唐群英毕其一生为追求妇女解放,奋争男女平权而奔走而呼唤而战斗,是我国女子参政运动的创造人,世人敬仰的“一代女魂”。

  【图像】衡山县新桥镇唐群英故居“是吾家”。南岳衡山、双峰县荷叶塘曾国藩故居、唐群英故居、屋内陈列、唐存正与主持人交谈等画面。

  【配音】南岳衡山北麓的新桥,是女杰的出生地,也是我们今天寻根探源的第一处。这里距南岳衡山主景区车行约1个小时,向西距清代中兴名臣、中国近代洋务运动发起人之一曾国藩故居“富厚堂”,不过车行约10分种路程。其实,唐群英年轻时曾嫁入曾家,是曾国藩的堂弟媳,不幸的是丈夫亡早,并无生子。“是吾家”这里也是我国唯一的一处“妇女‘四自’”教育基地。

  【同期声】主持人与唐存正的问答。

  【同期声】主持人与新桥镇党委书记李刚的问答。

  【字幕】湖南省衡山县新桥镇唐群英故居。湖南省双峰县曾国藩故居。衡山县新桥镇党委书记李刚。

  【图像】新桥镇群英中学。

  【配音】唐群英一生致力于女权运动,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她深深体会到舆论工具和妇女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她一生中创办了许多报纸,晚年更是耗尽资财兴办女学,是著名的女报人和女子教育家。据说,唐群英先后共办了五个女子报刊,并在白果镇创办过两所中学,亲任校长并担任教员。正是通过办报兴学,促进了无数妇女同胞走向觉悟,追求自由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今天在女杰诞辰140周年之际,以她名字命名的中学也正在重建当中,我想这也许是对女杰的最好告慰。

  【同期声】主持人与新桥镇群英中学校长张高平问答。

  【字幕】新桥镇群英中学。新桥镇群英中学校长张高平。

  【图像】白果镇岳北农工会旧址。

  【配音】人说“湘女多情”。在衡阳,人们都说“白果女子竞风流”。意思是说白果镇的妇女泼辣、能干。在唐群英的故事里,还有一则叫“白果女子闹祠堂”。这里就有个祠堂,叫“捷三公祠”。不过,这里曾经是毛泽东主席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来过的“岳北农工会”旧址。这里又会有什么故事呢?那就请随小陈一起来听听这位老师给我们来说道说道吧!

  【同期声】主持人与新桥镇当地人周龙江问答。

  【字幕】衡山县白果镇岳北农工会旧址。新桥镇当地人周龙江。

  【图像】衡山县城毛泽建烈士墓地。

  【配音】从唐群英故居驱车约1个半小时,我们就来到了衡山县城。这里长眠着另外一位杰出的革命女性,她就是毛泽东主席的堂妹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毛泽建。今天,我们在这里来听一听衡山县的第一位女县长,也是曾经的衡阳市妇联主席曾巧敏女士来谈一谈唐群英。

  【同期声】主持人与衡山县县长曾巧敏问答。

  【字幕】衡山县城毛泽建烈士墓。衡山县县长曾巧敏。

  【图像】衡山县城康王庙旧址。

  【配音】这里是衡山县城康王庙旧址。毛泽东主席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到过的又一个地方。美丽的母亲河湘江,昼夜不舍,向北流淌。千百年来,不知流淌过多少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面容。而这些故事和人物必将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去传承、去开拓!

  【同期声】主持人与衡山县委书记李辉问答。

  【同期声】主持人与退休干部陈章麟问答。

  【字幕】衡山县城康王庙旧址。衡山退休干部《情重衡岳》作者陈章麟。中共衡山县党委书记李辉。

  【图像】衡阳市区湘江东岸风光带文化长廊。

  【配音】在衡阳市区,湘江河畔,有这么一条文化长廊,它凝结了衡阳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说凝结了衡阳人的精、气、神。在这条文化长廊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代女魂”唐群英的遗存。而在这条文化长廊的背后,站着一位现代文化人,他就是江边这座“三湘明珠”楼盘的作者,也是这条长廊的作者,衡阳人文历史研究专家、衡阳市社会科学研合会副主席盛明明。在衡阳电视台《湘水明珠讲坛》电视讲座上,由他主讲的五集《一代女魂?唐群英》播出后,受到不少好评和欢迎,社会反响强烈。唐群英的事迹进一步深入人心,有力推动了唐群英研究向纵深发展。

  【同期声】主持人与盛明明问答。

  【图像】湘江东岸风光带文化长廊唐群英诗刻。

  【配音】清流依垅曲,绿树接丹崖。邻烟连雾起,山鸟唤晴来。这是唐群英14岁作的一首诗,诗名叫《晓起》,描写的是早晨起来后看到的美丽乡村景色。特别是最后一句“山鸟唤晴来”,可谓“雏凤清韵,英气逼人”啊!这似乎是说:唐群英,这只山窝窝里飞出的人凤,必将为中国女权唤来一片晴空?!

  【同期声】唐存正讲话作结(大意是:我将在有生之年为宣传唐群英奔走呼号;希望今天身处幸福时代的妇女不要忘记唐群英,把她的精神和事业代代传承。)

  【字幕】《晓起》:清流依垅曲,绿树接丹崖。邻烟连雾起,山鸟唤晴来。

  撰稿:江勇。配音:陈琴。摄像、编辑:刘双喜。技术:周武兴。制作:禹娟。资料:唐存正。部分影像资料来源于CCTV-4《走进中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