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以"虚拟货币"为名的非法集资

警惕!以"虚拟货币"为名的非法集资

来源:宁夏处打非办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投资理财的需求和渠道逐步多元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投资理财产品,广大金融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学会辨别非法集资,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通过正规渠道理性开展投资理财活动。

一、案例详情

2019年,高某等人利用境外服务器设立"通证银行"投资平台,对外宣称可存储主流"虚拟货币"理财,承诺随存随取,不设锁仓,以日息千分之一至千分之八的高额回报等静态收益模式向公众吸收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同年6月,该平台虚拟货币无法提取。此后,该平台关闭,无法登录。被告人林某等人以"通证银行"平台为依托,以投资该平台可持币生息、推荐投资人可获得返利等高额回报为诱饵,在多地召开推介会、宣讲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并通过微信推广,诱导社会公众将虚拟货币存入"通证银行"。截至案发,共吸收59人虚拟货币价值达人民币1500万元以上。

二、案件处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林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

三、案件警示

作为投资者,应学习掌握金融知识,树立科学理性金融投资消费观念,充分了解什么是非法集资,不能人家一换"马甲"就上当。其实,不贪利是远离非法集资最好的方法,投资者切勿只顾追求高收益就将自己的血汗钱投给了业务不懂、风险不明的项目。


衡山县金融服务中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