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住建局
(2015年7月7日)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项目建设方面:重新启动了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动员会和安排部署会;县城旧城改造工作已于7月初启动建设,计划年内完成义安路、解放路南北段、九龙大道提质改造,概算投资达3000余万元;污水处理二期已正式建成投入运行,完成了绿化、设备安装等扫尾工程;湘水明珠主体工程已建至12层;毛泽建公园已经完成核心区征地拆迁工作,正在进行边坡支护工程和核心区土建工程施工;开云新城污水处理厂及二水厂建设已经拿出初步选址意见。
(二)配套设施完善方面:目前县城日供3万吨自来水厂、日供1.5万吨工业水厂各1座,上半年出厂水量340万吨,完成抄表数180万吨,水质检测数据稳定达标,综合合格率100%,确保了县城的正常用水。新增用户350户。新敷设自来水管200米。污水处理厂运营正常,上半年共处理水量320万吨,污水处理稳定达标;完成开云新城、龙泉北路、人民路路灯改造,对全城路灯节能灯具的安装和调试,县城路灯亮灯率和完好率98%以上;加强了对县城道路、广场、停车场、排水管涵、桥涵、污水干管等设施的维护,完成开云商城农贸市场、大桥社区火烧塘、青云东路等处雨污管网改造,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由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对全城污水管网、检查井和道路地下排水体系进行了普查,摸清了城区管网底子,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了城区弱电管网道路施工现场管理,设置警示牌、夜间标志牌,实施结束后将余渣及时外运,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加强了县城绿化养护和管护工作,完成了九龙大道绿化工程,对开云北路、解放北路、义安路、解放南路交通局至城南完小的行道树进行剪枝整形,补栽路旁缺失、枯萎(死)行道树107棵,并每天对全城所有苗木实施浇水;确保建成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绿地率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高于8平方米。
(三)文明县城创建方面: 一是加强了市政设施和绿地的维护管理。严抓道路挖掘的申报、监管工作;对城区破损的人行道进行全面修复,完善城区地下排水管网,对雨污井盖缺失的、水沟断板的及时进行全面维修,疏通堵塞管道,确保排水管网畅通。二是推进了环卫市场化改革。改革后由鸿鑫公司负责县城环卫清扫清洗作业,增加了清扫人员、设备和清扫设备,清扫质量进一步提升,同时解决了环卫清扫人员身体素质差、队伍不稳定、清扫效率不高,化解了环卫处与临聘人员劳动关系带来的相关问题,。
(四)建筑行业管理方面:今年上半年房屋建筑工程开工总建筑面积 13.1万平方米,建筑工程总造价1.5亿元,完成建筑设计面积6.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招投标项目总数为19 个,监督注册项目17个,公开招标项目8个,招标率及公开招标率为100%,工程报建率100%,主体竣工项目中有3个项目正在申报主体优质工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已纳入监管项目)安全事故频率低于国家控制标准,至今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死亡事故为零。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整治专项行动,加强了质量安全和市场监管,切实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总体思路: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城镇建设“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文明创建为契机,城市经营为突破,建筑行业管理为根本,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破解城市建设资金难题,为推进我县新型城市化和小康衡山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按照2014年-2016年城建项目安排,完成毛泽建公园、垃圾中转站、青云西线等项目建设,启动大桥社区、紫巾社区提质改造、县城九龙大道、义安路、解放路等路段油化提质,完成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垃圾处理、路灯节能改造等。启动推进开云新城加气站、开云新城供水、污水处理设施、供排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为实现县城“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千方百计筹集建设资金。积极采取向上争、银行贷、社会融、财政投等多渠道设法破解建设资金瓶颈。供排水管网改造、垃圾无害化处理、湘江水厂二期等项目争取列入国省投资和争取银行贷款;毛泽建公园、青云西路、污水厂二期、城区路灯节能改造、乡镇管道燃气建设等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等项目建设;县城旧城改造、市政设施维修等由财政进行投资,有效地建立城市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三是齐心协力推进文明创建。全力落实本系统的文明创建工作任务。加强城区主干道的日常清扫保洁常态化,加大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治理力度,彻底清除卫生死角,确保街道清洁干净。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示范小区、园林单位创建,提质改造县城老旧社区。抓好县城绿地建设和维护管理,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抓好城区主干道及市政设施的检修,加强停车场、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夯实文明创建基础。完成城区主干道路灯节能改造、彩灯工程,亮化美化县城。
四是凝心聚力抓好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以长江、店门、新桥、马迹、东湖、白果等6个乡镇为重要节点的“1+6”城镇发展格局,以建设中心镇、传统村保护为重点,推进城镇环卫、路灯、道路、市场、“两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全面提高我县城镇化水平,达到建设小康衡山的年度目标。
五是多措并举强化行业管理 。牢牢抓住建筑质量安全、生产安全这条底线,多措并举强化行业管理。依法抓好招投标工作;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力度;推广商品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