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城建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思路
县住建局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城市建设“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工作目标,突出项目建设,狠抓行业管理,全县城乡建设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投入3000余万元全面推进了旧城改造和社区改造,完成衡岳路、环先路、开云中路、白石巷、五一北路、育英街等道路提质改造和人民广场改扩建等旧城改造任务。污水处理厂二期和毛泽建公园于11月全面动工建设。青云西路土地挂牌出让,正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农村危房改造年度改造任务全面完成;LNG加工厂完成土建主体工程。湘江明珠项目已建至第三层。加强了供水、供气、绿化、亮化、环卫等配套设施建设,县城承载功能不断增强。二是强化市容市貌管理,城市宜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增加了清扫面积,扩大了清洗范围,提高了卫生质量。将临街建设项目围挡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墙。三是狠抓建筑行业监管,质量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全年房屋建筑工程开工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招投标项目总数为42个,招标率及公开招标率为100%,工程合格率100%,未发生较大的质量安全事故。四是设法筹集建设资金 ,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采取社会融、银行贷、向上争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全年共计争取资金1.175亿元,其中筹集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资金6428万元,垃圾中转站项目到位贷款2890万元,污水管网建设、绿色照明、小城镇建设等补助资金735万元,危房改造资金1028万元。征收基础设施配套费500万元和污水、垃圾处理费350多万元。
二、2015年工作思路
总体思路: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城镇建设“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文明创建为契机,城市经营为突破,建筑行业管理为根本,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破解城市建设资金难题,为推进我县新型城市化和小康衡山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按照2014年-2016年城建项目安排,完成毛泽建公园、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二期、青云西线等项目建设,启动大桥社区、紫巾社区提质改造、湘江水厂提质、县城九龙大道、义安路、解放路等路段油化提质,完成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垃圾处理、路灯节能改造等。启动推进开云新城加气站、开云新城供水、污水处理设施、供排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为实现县城“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千方百计筹集建设资金。积极采取向上争、银行贷、社会融、财政投等多渠道设法破解建设资金瓶颈。供排水管网改造、垃圾无害化处理、湘江水厂二期等项目争取列入国省投资和争取银行贷款;毛泽建公园、青云西路、污水厂二期、城区路灯节能改造、乡镇管道燃气建设等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等项目建设;县城旧城改造、市政设施维修等由财政进行投资,有效地建立城市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三是齐心协力推进文明创建。全力落实本系统的文明创建工作任务。加强城区主干道的日常清扫保洁常态化,加大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治理力度,彻底清除卫生死角,确保街道清洁干净。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示范小区、园林单位创建,提质改造县城老旧社区。抓好县城绿地建设和维护管理,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抓好城区主干道及市政设施的检修,加强停车场、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夯实文明创建基础。完成城区主干道路灯节能改造、彩灯工程,亮化美化县城。
四是凝心聚力抓好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以长江、店门、新桥、马迹、东湖、白果等6个乡镇为重要节点的“1+6”城镇发展格局,以建设中心镇、传统村保护为重点,推进城镇环卫、路灯、道路、市场、“两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全面提高我县城镇化水平,达到建设小康衡山的年度目标。
五是多措并举强化行业管理 。牢牢抓住建筑质量安全、生产安全这条底线,多措并举强化行业管理。依法抓好招投标工作;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力度;推广商品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