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政府工作部门所属正科级事业机构 > 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衡山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2023年度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中心全力聚焦公路建设、养护等主责主业,扎实推进国省干线大中修工程、重点民生实事、公路养护工程、桥梁管理、国省县道日常养护等工作,今年以来各项工作发展态势良好。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业务开展情况
(一)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高标准完成了省市交办的衡山湘江大桥迎国检,获得了考评组的高度肯定,衡山湘江大桥维修加固工程被推荐全省"十佳"养护工程。
圆满完成了2022年G107、G240大修工程和G107安全精细化提升工程;完成紫盖峰1号公路和紫盖峰2号公路第一段4公里;完成双能旅游公路、岳北景区周边道路油化工程。
正在持续推进中的项目:X111线长江镇通三级公路改建工程,全长5.931千米,已完成混凝土加宽等主体工程;紫盖峰2号(第二段)路基拓宽正在实施;S214路面改善工程已进场施工;永和三级路工程已完成混凝土加宽等主体工程,下一步计划施工共振碎石化、水稳砂和沥青混凝土施工。
(二)民生实事扎实开展
今年我县农村公路重点民生实事考核项目乡镇通三级路、旅游通景路、资源产业路、便捷连通路共计40.875km,考核任务36km,其中江东三级路正在推进中,其他项目均已完成;生命安防工程已全部已完成;养护工程其中预防性养护已全部完成,大中修已在招标设计,预计12月完工;完成2022年县计划窄路加宽新建28km。
(三)养护管理提质增效
我中心抓牢公路养护主责主业,充分发挥行业管理、技术资源、人才队伍等优势,全力提升我县国省干线公路路况水平。
一是养护市场化提质增效。为顺应公路养护发展趋势,破解面临的人员短缺、资金不足、体制不畅等诸多困难和问题。我中心审时度势,于去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启动了公路养护社会化,建立了养护市场化管理新模式。通过制定考核细则、细化养护项目,明确工作职责,逐步建成养护中心、片区管理站、养护公司三级管理体系。今年已完成第二轮(三年)的社会化养护招投标,路况质量和工作效率稳步提升,已取得明显成效,路容路貌有了全新变化。
二是养护工程稳步推进。按照"十无"标准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小修和预防性养护:热沥青路面坑槽修补19000平米,沥青路面面层修补7300平米,水泥路面换板7000平方米,清理塌方2800立方米,维修波形护栏2800米,干线公路优良路率达到95%,位居全市第三名。
三是日常养护规范有序。为规范养护管理,提高养护质量,修订完善《养护管理制度》,做到养护管理有章可循,坚持每月月初下达生产任务,每周不定期督查,月末考核并下达督查通报,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养护公司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做到日常养护"精耕细作",干线公路日常养护年度考核全市排名第一。
全年共完成130.2公里国省县道路域环境整治,完成水沟清理120余公里,路肩培护3万余立方米,路肩整理80余公里,边坡清理杂草杂树127公里,行道树修枝及刷白110余公里,新开土质水沟14000余米,新砌水沟180余米,新建挡土墙300立方米,清洗钢护栏17000米,维修钢护栏3600米,新安装涵洞80米,水沟修复2000余米。完成了2条国道、4条省道的绿化补栽工作,其中乔木补栽10000余株,灌木球补栽9200余株,沿江风光带小苗补栽10000余平方米。
四是桥梁管理有序开展。顺利完成了衡山湘江大桥迎"国评"工作;完成了望东桥桥面摊铺工程,基础与护栏加固工程也在进行中;棠兴桥维修加固工程已完成设计,正在进行财评工作;完成了罗坡南桥等40座桥梁定期检查工作;对12个乡镇所有桥梁进行了全面普查,并且详细记录真实数据,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安全生产持续稳固
通过完善相关安全制度、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持续深入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确保了全县公路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今年以来共计整治隐患80余处:增设标志标牌350余块、护栏4400余米;安装凹凸镜20余面、警示灯30盏、道口桩270余根;施划标线、减速带8300余平方米;制定107国道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改造方案,安装、更新护栏2900余米,增设农村公路防护栏12000余米(隐患里程10公里);完成两处平交路口"坡改平";完成硂路肩800余立方。今年入汛以来,共清理山体塌方7处,疏通积水路段20处,处理倒伏树木、枯树40余株,妥善处置公路突发事件5起。同时,对在建项目、养护站、养护公司加强了安全监管,共计发出整改函10余份督促整改,制定了股室、养护站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将安全责任落实落细。
内部管理持续强化
今年以来,我中心出台各项内部制度,严格规范内部管理流程,确保项目依法规范、高质高效的开展。制定出台《政府采购内控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办理财评采购手续,确保政府采购项目依法规范、高质高效的推进;制定出台《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切实加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管理,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制定出台《衡山县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办法》,落实"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责任体系,细化农村公路养护责任及分工,促进形成农村公路建养并重、以养为主的工作格局。
特色及亮点工作
(一)推动公路养护体制改革
为破解养护水平不高、养护经费不足、养护职工年龄老化等难题,我中心充分运用好了改革"关键一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高效推进了公路养护社会化改革,今年上半年完成了2023-2026年养护社会化招投标工作。社会化养护启动一年多以来,发展动力显著增强,管养水平和路况水平明显提高。
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
根据《关于全面推行"路长制"的实施方案》、《衡山县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衡山县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初步建立了全方位的公路"路长制"管理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路长"相结合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压实乡镇、村、社区的管养责任,落实监督、指导等职责,每月不定期开展养护巡查,每季参与考核,发现问题及时下达整改函,督促乡镇及时整改,进一步巩固了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提升了农村公路综合服务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前期时间较长。省市下达大中修工程计划较晚,设计、财评、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需要时间较长,工程启动严重滞后。
(二)县财政配套压力大。干线公路提质改造、大中修、危桥改造、安保工程及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等工程项目均需县财政配套,县财力有限,配套资金压力非常大。
(三)农村公路养护压力较大。从2005年开始实行通村公路,当时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低,施工技术薄弱,路面较窄,运行10多年后,很多路段已到大修年限,急需提质改造,而我县财力有限,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压力非常大。
四、2024年工作重点
(一)抓好公路基础项目建设,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确保高质量完成2024年农村公路重点民生实事;立足文旅兴城重点做好紫盖峰、雷钵峰、九观湖等景区旅游公路建设。全面完成紫盖峰通景公路1号线、2号线、双能公路二期、明月峰产业路、九观桥环湖公路;完成江东乡通三级公路;完成S214线路面改善公程;完成白果棠兴桥、双峰一桥危桥改造工程。同时,完成全省第三届旅发大会环南岳衡山旅游公路建设,主动对接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完成2023、2024年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计划43公里。
(二)聚焦公路养护主业主责,打造畅安舒美公路。倡导建养并重,继续提升综合养护能力,做到日常保洁到位、小修养护工程及时、安保设施完善,确保路面平整、公路畅通、绿化优美,力争公路好路率考核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三)继续完善健全工作机制,打造公路养护新格局。 我们将在前阶段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稳步推进,把改革工作与公路养护全面结合起来,统一安排,同步推进,认真研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实施方案。
(四)完善部门联动机制
加强与路政执法、公安交警、新闻媒体联动机制,保护公路附属设施,打击占用公路用地种菜、乱堆乱放等侵占公路路产路权的行为,维护城乡标准化建设成果,改善公路路域环境,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2023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