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稳步推进我镇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新)建工作,切实提高改厕质量,根据省市县农村改厕工作有关通知和山振组发[2022]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东湖镇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新)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指导员:彭桂林
组 长:王 哲
副组长:胡 健
成 员:谭 超 李志祥 刘益良 徐天晗 聂永红
彭雨林 刘岳林 周宏科 刘伟清 颜映宇
朱建兵 徐 新 杨四清 陈拥军
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和各村(居)改厕专干
领导小组下设改厕办公室,改厕办设在镇乡村振兴办公室。
改厕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改厕项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制定改厕实施方案,积极宣传动员群众参与改厕,督导落实户厕建设任务,监督已改厕农户正确使用和管理卫生厕所情况。刘伟清负责全镇的改厕数据统计、汇总上
报,颜映宇、杨四清负责改厕的施工技术现场指导,各村(社区)包村干部负责指导、督促各村如质如量、按时完成改厕任务及资料收集。
二、总体要求
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总方针,坚持“自愿申报、统筹兼顾,好字当头、质量优先,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发动群众、好事办好”三十二字工作要求,坚持“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工作机制,把农村改厕与污水治理相结合、与农村人居环境行动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建管并重、注重长效,科学稳步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摸清厕所底数
摸清所有农户户用厕所现状:按照“一户一厕”的原则(“户”的界定以户籍为准,如一户同时存在两个或以上厕所,选择卫生等级最高的),摸清农村户用厕所现状,主要包括厕所的数量、类型、粪污处理方式等,摸底统计时间截止2021年12月31日。坚持先培训后摸底,7月15日前完成镇、村(社区)摸底工作人员的培训,7月30日前全面完成摸底,摸底情况以村(社区)为单位,乡镇汇总后报县乡村振兴局。摸底工作要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确保一次到位、不漏一户。
(二)确定改厕对象
各村(社区)根据工作任务(附件3),采取整村推进的模式,确定改厕优先顺序,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示范创建村、以脱贫村、红色美丽村庄等为重点,在基层组织能力强、农民群众意愿高、技术模式成熟适用、后续管护有保障的地方优先推进。确定为2022年整村推进的村(社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0%以上,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85%以上。确定好各村(社区)具体改厕对象户数,2013年-2021年问题厕所排查工作中发现的的确需要重新改建才能使用的,纳入2022年度农村改(新)建户用厕所任务。
(三)明确改厕类型
2022年改厕户原则上必须选择四格式生态户厕(一体三格化粪池+人工湿地)。因地域限制或施工困难的选择三格式化粪池式厕所的,需报书面报告报镇乡村振兴办,乡镇报县乡村振兴局,按程序批准之后方可实施。同时所有已完成改(新)建厕所的,原有非卫生厕所要及时拆除。
(四)同步推进厕所粪污治理
按照“宜分则分、宜联则联、宜统则统”的原则,根据地理环境、居民生活习惯、技术经济水平以及粪污处理设施现状,合理选择分散式、相对集中式或纳入城镇管网式等方式收集处理厕所粪污,实现今年改(新)建厕所粪污达标排放。要积极推动农村厕所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结合发展绿色农业开展厕所粪污的收集处理利用,协调配合生态环境部门推进农村厕所粪污与生
活污水同步治理。
(五)强化全程质量监管和评估验收
严把产品质量、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关口,加大全程质量监管力度。乡镇组建专门施工队伍,按照农村改厕标准进行严格培训,培训合格的施工人员严格按标准改厕,或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组织村民施工。各村(社区)改厕完成后,镇乡村振兴办在10月28号之前全面完成2022年度农村改厕验收工作,原则上每个月集中组织一次验收,镇乡村振兴办牵头,组织镇村干部、施工方及农户进行逐村逐户验收,将运行使用效果和群众满意度等纳入验收指标,对每户改厕信息,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镇、村(社区)要对厕屋、厕具、用水、化粪池、粪污处理、后期维护等易发问题点进行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处理。
(六)建立统一的农村改厕台账
1、统一编号。从2022年1月1日期,凡是改(新)建的卫生户厕均需统计进行统一编号,规则为“建造年份后2位数+5位数字”(共7位数字),其中,后5位数字由县级按顺序依次编号,如2022年某村改(新)建的厕所,可编号为“2200001”。编号要采用拓印的形式,牢固、明晰地体现在厕屋或化粪池地表等位置。2022年度我镇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新)建的编号为:2200479-2200520。
2、统一建档。各村(社区)在摸排农村户用厕所时要同步采集现有户厕图片信息,建立农户厕所基础档案,切实做
到一户一档、一厕一档。改(新)建厕所施工前后要分别拍照取证,并收集相关资料形成户用厕所改(新)建台账资料。
3、统一录入。户用厕所改造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镇乡村振兴办及时组织人员将农户改厕信息录入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镇乡村振兴办、各村(社区)书记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履行好职责。
(二)加强培训指导。组织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维护相关技能培训,确保新参与改厕工作的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确实提高镇村(社区)干部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加强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服务,解决改厕问题。
(三)落实资金保障。2022年农村改(新)建户用厕所标准:省级按照每户1200元的标准奖补到户,其中700元/户用于化粪池建设、改造等,500元/户用于粪污达标排放治理;市级配套奖补200元/户;县级按800元/户的标准奖补到户,鼓励农户投工投劳等方式引导农民自愿改厕。对奖补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虚报套取专项资金。
(四)开展督促检查。对农村户厕改造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高质量完成改厕任务。改(新)建厕所施工前后要分别拍照取证,存档备查。严格落实信息公开、村务公开要求,建立完善改厕农户名单、
奖补标准、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制度,确保农民知情权,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五)加强宣传总结。各村(社区)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卫生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农村改厕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举措、科学知识和典型范例,加强文明入厕、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卫生健康知识等宣传教育。
东湖镇人民政府
2022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