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坡乡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一、岭坡乡乡村旅游业发展规划

岭坡乡地理位置优越,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紧邻南岳衡山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城镇和乡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这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岭坡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将乡村旅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并进行了总体规划。

总的发展思路: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农业优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以“绿色、生态,宜居、兴业”为主题,以现代农业、绿色生态旅游、宜居胜地为形象定位,以形成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和绿色生态农业环境,改善和优化农村经济为目的,将旅游资源开发、绿色种植技术、科学规划管理等要素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区域范围内的山林等自然资源和适宜杨梅、冬枣等水果种植的有利条件,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以野莓谷风景区、丹霞地质公园及其他人文景点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区,突出农家乐、赵氏文化园等休闲观光项目的带动作用,建设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

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有利条件

(一)发展乡村旅游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岭坡乡紧邻南岳衡山风景区,楠竹等山林资源丰富,红豆杉、银杏、水杉等珍稀树种和彩色观赏树种类繁多,植被茂密,山川、河流等自然资源保持原始的自然状态,生物景观欣赏价值很高,有“天然氧吧”之美称,适宜发展休闲观光旅游。

(二)杨梅、冬枣及湘莲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岭坡乡水果种植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目前全乡拥有杨梅园几百亩、湘莲种植基地近百亩,果品冷藏加工企业2家,总库容1万多吨,年果品生产、加工销售总量5多万吨,每年接待各地收购商、采摘游客2万多人次。

(三)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岭坡乡地处交通要道,314省道东西连接,紧靠潭衡西高速互通,南双高速已启动规划建设,四通八达的道路网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随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土地整理项目的逐年实施,进村路、进山路大部分都进行了硬化,这为游客进山游提供了良好条件。另外,乡镇驻地及景区周边拥有富荣大酒店、水口农家乐为代表的餐饮、住宿服务场所10多家,具有一定的游客接待能力。

三、乡村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群众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发展乡村旅游业主要是以开发农村农业资源为主,离不开农村群众的大力支持。目前部分农村群众对发展乡村旅游缺少正确的思想认识,对乡村旅游发展缺少动力,应充分调动广大农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二)发展乡村旅游建设资金筹集困难。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先打造好环境,才能吸引游客来观光旅游,因此前期在基础建设、环境打造、宣传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大部分村在乡村旅游方面还缺乏完整的、科学的总体规划,村民依托山林、农田、果园等乡村自然资源,自发开展起来的,层次较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乡村旅游的规模不大、特色不鲜明。

(三)发展乡村旅游人才欠缺。目前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一般从业人员因为缺乏培训存在服务不规范、不到位。许多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特点认识不足,不懂得如何去钻研相关业务,不懂得去揣摩旅游者的心理,从业人员对旅游业务知识贫乏。

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对旅游规划的认识,做好乡村旅游的规划。乡村旅游规划应与乡村本地特色结合,应加强本地村民的参与,充分利用自有设施,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保持乡村原有的文化特色,注意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

(二)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建立起高效、有序的行业管理体系,使之逐步规范。

(三)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突出特色。在发展乡村旅游中,重视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突出当地民族文化特色,要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和游客参与性活动,丰富旅游内容。

(四)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采取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对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文化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旅游专业知识、经营管理培训,不断提高经营旅游的技能和水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