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村新农村建设思考
近年来,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由县纪委、交通局、档案局、文广新局、质监局等单位组成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到我乡福星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较好地实现了既定目标多个“进一步”: 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组织,进一步了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巩固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农村环境,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其具体做法是:
一、辩证看待村级经济发展优势及主要问题
(一)主要优势为:
1.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已初具雏形;
2.楠竹资源丰富;
3.特殊的高山气候及良好的空气、水质、土壤,是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最佳选择;
4.有丰富的野生植被及中药材。
(二)主要问题有:
1.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强,部分党员思想落后,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2.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旅游配套设施极不完善,成为制约福星村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旅游产业发展没有形成整体规划,旅游产品品牌打造意识不强。
4.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二、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一)加强党建,夯实群众基础
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组织党员参加集中学习三次,工作队负责人及党员同志每人上一堂党课。二是开展全覆盖大走访活动,对走访收集的意见和问题进行归纳汇总,认真查摆问题,督促村支两委制定整改方案和解决办法。三是认真开好一次高质量的组织生活会。四是对部分思想落后,觉悟较低的党员同志进行结队帮扶,帮助其树立集体观念,弘扬奉献精神。
2.加强阵地建设,规范管理制度。投入资金用于村部建设,重新制作牌匾,相关制度全部上墙,党务、村务、财务全面公开,对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公示。同时,完善党员及民情台账等相关信息。
3.加强对村支部及群众的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专业人士授课或个别教育等方式,改变支部及群众固守陈规、等、靠、要等落后思维方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二)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1.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进一步发展有机稻种植产业,通过与公司企业的成功联姻,形成产、经、销一条龙的有机稻种植产业。
2.对现有的野山茶、有机笋、高山牛、高山鸡、土鸡蛋等农副产品进行升级包装和品牌打造。
3.对现有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中药材进行挖掘与立项。与县农业局衔接,年内完成辖区内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中药村的挖掘和鉴别工作,争取对口项目的立项。
(三)打造景区,完善基础设施
野莓谷景区先后修建2公里生态游步道、1公里高标准登山石阶,新建8公里简易游步道、4.5公里旅游公路、3000平方的旅游文化广场;景区内休闲亭、石桌石凳、道路指示牌、景点介绍牌等基础设施全部完善;架设简易桥梁2座,修建水渠300米。
(四)长效保洁,提升乡村品位
累计投入3万元用于村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配备专职保洁员3人,配齐相关设备设施,全年开展卫生评比4次;加强对野莓谷主景区范围的卫生整治及维护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景区内实现每日一清扫,在村主干道及游步道两旁增设环保垃圾箱10个。通过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自身品位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加快村庄绿化建设,在村主干道沿线栽种杨梅、红叶石兰、桂花树、水杉等苗木,使景区旅游与休闲观光相得益彰。
(五)统筹兼顾,其他工作齐头并进
1.计划生育工作。年内无计划外出生,应落实未落实手术完成率100%,进入一类村行列。
2.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年内无群访、越级访、集体访事件,村内矛盾纠纷不出村,努力把矛盾调解到最小,切实消除在萌芽状态。
3.村务公开及民主管理工作。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重点健全完善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村务运作有章可循。
4.农村低保工作。严格把好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的申报关,广泛征求党员、组长及村民代表的意见,做好申报人员的公示工作,接受村民的监督。同时,工作组指导村支两委通过发放党员关爱基金,将全体党员的关怀送到了困难户、贫困户手中。同时,在年前进行了走访慰问活动,送去了问候和关怀。
5.通过实地勘测和后续建设,在福星村新建一个移动信息中转站,较好实现了野莓谷景区通讯信号全覆盖。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虽然通过广播、标语、横幅等形式,为福星村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和引导工作,但宣传力度还不够强,效果不够明显,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甚至还有点抵触情绪。
2.由于新农村建设任务重,尽管今年各项建设资金投入达82.6万元,但面对急需改变村容村貌的乡村而言,建设资金仍然捉襟现肘,缺口较大,急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强化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抓做大做强野莓谷风景区为契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2.继续加大争资跑项力度,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基础施设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
3.做好规划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准。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土地,但也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