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衡山县地在《禹贡》(《尚书·夏书》篇名。此篇将当时中国划分为九州,分别记述其山川、物产、交通、贡赋,保存了重要的地理资料)荆州(古九州之一。《禹贡》云:荆州及衡阳惟荆州,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之境(尧时衡山在荆州南境。舜时属荒服。夏商未变,先后为三苗蛮族和扬越杂居之地),天文翼轸zhěn,翼、轸均为28宿之一。南方有井、鬼、柳、星、张、翼、轸7宿,称朱鸟七宿。首位称鹑首,中部〈柳、星、张〉称鹑火,末位称鹑尾)分野,鹑尾chún,鹑尾为星次名,指翼轸二宿,古以为楚之分野)之次,本周麇jūn子国(另一说为糜子国。本志和《嘉靖衡州府志》等古籍都如此记载。对此,学术界有两种不同观点。认同。即麇国或麇子国,在今湖北省郧西县天河一带,周匡王三年,周与楚战,楚大败,庸国率臣服于楚的小国麇子,罗、百濮、蛮等叛楚。楚庄王率楚军以退为攻,各个击破,灭了庸、罗、百濮等十余小国,然后集中兵力攻麇子。经七战,败麇子。麇子人败逃至湖南衡山县草市、杨林、高塘、南湾及攸县一带,立稳足后,进驻今衡山县城等地,复立国麇子国,故衡山县春秋时称为麇子。否认。见岳麓书社199412月出版发行的《衡山县志》第716页和《辞海》关于麇人注释),春秋时为楚(周安王15年属楚)。秦并天下,隶长沙郡(秦始皇24年)。汉(汉高祖元年复属楚,汉高祖五年)封为长沙国湘南县地(新始建元年,废长沙国,湘南县改属荆州填蛮郡。东汉建武元年,属荆州长沙郡湘南候国。建安13年,为刘备所占。建安20年,湘江东西一带分别为孙权、刘备割据。建安24年,改属孙)。三国时置衡阳县,隶衡阳郡(三国时吴大帝黄龙元年属吴,吴会稽王太平二年即公元257年,立衡阳郡兼置衡阳县〈非今衡阳县〉、湘西县,辖今衡山县、南岳区及湘潭县涓水以东和株洲县湘江以西地区),其地(县治)在今兜率寺(今永和乡老粮仓一带)侧,距今县治二十余里。晋改曰衡山(西晋惠帝永熙元年即公元290年,衡阳县更名衡山县,属荆州衡阳郡,辖区与原衡阳县同。永嘉元年8月,改属湘州。东晋义洗十三年,复属荆州。南北朝宋永初元年,重属湘州衡阳郡)隋以湘西、湘乡二县省入,隶潭州(隋开皇九年,湘乡、湘西两县并入衡山县,属长沙郡,县城迁湘西县城即今株洲市淦田一带)(大业三年,改衡州为衡山郡,属荆州,领衡阳、淶阳、湘潭、新宁四县)大业六年(辖今衡山县、南岳区、湘乡县、双峰县全境,湘潭县、湘潭市区、株洲县、株洲市区湘江西部地区和望城县湘江以西南部地区),迁治于白马峰下(今衡山县开云镇环溪村一带)(唐武德4年,析出湘乡县。贞观元年,属江南道长沙郡。神龙二年,改属衡山郡,辖区与晋时同)。唐神龙三年,御史马奏复旧治,其后又以水患改迁白茅镇,南临湘水百二十步,即今县治也(开元21年,属江南西道采访使。天宝元年,衡山郡改名衡阳郡,衡山县属之。天宝8年,湘江对岸原湘潭县部分地区划入,时衡山县辖今衡山县、衡东县、南岳区和安仁县部分山区。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属南楚衡州)晋天福五年,属潭州。未几,复隶衡州。宋乾德三年,又属潭州。淳化三年,复属衡州。四年,因茶盐制置使雷有终请,遂定为潭之属县(至道3年,属湖南路潭州长沙郡。咸平5年,划东南部地区给安仁县。景炎2年,属湖广行省潭州路。元天历2年,潭州路更名天临路。至正24年,改天临路为衡州府,衡山县属之)。明朝洪武初,仍隶衡州府。编户三十二里(旧时县以下的行政单位),后并为一十七里。案:在城一厢,在外六乡,分十六里。疆域:东西广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里至:冬至攸县,地名井冲为界,一百二十里。西至衡阳县,地名九渡铺为界,四十五里。南至茶陵县,地名黄茅铺为界,北至湘潭,地名柘塘铺为界,三十五里。东到攸县一百八十里。西到衡阳县一百里。南到茶陵县一百九十里。北到湘潭县一百八十里。东南到醴陵县九十五里,西南到安仁县二百三十里。东北到善化县(系宋朝划长沙县五个乡,湘潭县两个乡而设。1912年并入长沙县)二百八十里。西北到湘乡县一百六十里。形胜:南临湘水,北负开云,衡岳诸峰,磅礴蜿蜒,三面环拱如城。湖以南郡县之治,雄壮奇胜莫能有过之者。欧阳永叔(欧阳修)云:山川秀丽称衡湘,岂虚语哉!?                

    上文来源:摘自2013年《重印明弘治衡山县志》          

后,清属衡州府,民国废府存县,直隶湖南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衡山县域范围包括今衡山县、衡东县、南岳区,属衡阳专区管辖。195112月,划出南岳及其附近山区,建南岳特别区。19527月,南岳特别区撤销,归入衡山县建制。同年1113日,衡山县改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重属衡阳专区。19604月,南岳管理局升格为县级行政单位,原南岳公社划分为南岳公社和南岳镇,归属南岳管理局。19613月,南岳管理局将南岳公社组建为南岳、店门、祝融、师古4个人民公社,南岳镇不变。同年11月,新桥、马迹、东湖、江东、贯塘、白果、松柏、望峰、贯底、棠兴10个公社划入南岳管理局。19636月,南岳管理局更名为南岳县,辖原南岳管理局15个社(镇)。19662月,撤销南岳县,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衡山县,同时析出湘江以东地区建衡东县。1983年,地市合并,衡山县属衡阳市管辖。19845月,析县境中部南岳镇、南岳乡及后山的东湖、马迹、望峰3个乡中的10个村建县级南岳区,直属衡阳市管辖。2005年,开云镇与师古乡合并设立新开云镇。

根据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开展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的意见》(湘发〔2015〕15号)的相关规定,我县于2015年10月29日下发《衡山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东湖镇和马迹镇合并,设立新的东湖镇,乡镇驻地在原东湖镇驻地;白果镇和长青乡合并,设立新的白果镇,乡镇驻地在原白果镇驻地;岭坡乡和望峰乡合并,设立新的岭坡乡,乡镇驻地在原岭坡乡驻地;萱洲镇和贺家乡合并,设立新的萱洲镇,乡镇驻地在原萱洲镇驻地;开云镇和沙泉乡合并,设立新的开云镇,乡镇驻地在原开云镇驻地。本次乡镇区划调整,衡山县乡镇由17个调整为12个,减少5个,除上述新设的开云镇、萱洲镇、东湖镇、白果镇、岭坡乡外,永和乡、长江镇、福田铺乡、新桥镇、贯塘乡、江东乡、店门镇七个乡镇的名称和驻地保持不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