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5电视基础设施】

(一) 电视差转台 1978耀1985年,衡山境内收看由南岳山上的省80112频道差转的湖南电视台节目。19852月,经国家广电部和省广电厅批准,开始筹建巾紫峰电视差转台。同年928日,巾紫峰电视差转台建成开播。该台座落在县城南郊东经112051',北纬27014'的巾紫峰顶,海拔286米,使用四川成都国营新光机械厂产CDC—1100W彩电差转机,7频道4层十字振子天线差转衡阳电视台节目,发射功率100W,每天上午800至晚上1200转播16小时,主要覆盖县城及附近几个乡镇约12万人口。时巾紫峰顶有一简易双层望塔,差转台就利用该塔第二层作工作机房,第一层 作生活用房,并依塔立桅杆架设天线。19885月,拆除瞭望塔,并在原址建成一栋两层219平方米的发射、工作、生活共用楼房。19904月,采用小跨度预应力行架结构技术,建成89.6米高的发射铁塔。19913月,省广电厅 批准将该差转台功率扩大为300W发射台,转发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发射天线改为蝙蝠翼。同年6月,采用深井解决水源供应。19938月搭挂铁路专用电源建立50KVA独立变压器解决电力供应。 同年10月水泥硬化0.9公里登山公路解决交通便捷。19942月又扩建180平方米的工作机房。至此,该发射台逐步形成规范化的全县电视发射中心。1997年元月,对衡山差转发射台进行技术改造,使用北广产TVV253VHF500W发射机。200512月,将发射天线改为缝隙型,转发中央第一、七套节目,从而使该差转台转播技术更加完善。

(二)有线电视台 19924月,衡山县广播电视局开始在县城筹建有线电视台。同年101日正式开播。其前端采用四川绵阳国营溶江机器厂产300—1300MHZ邻频传输机和东芝C4接收机,3米抛物面天线,传送节目10套,其中接收卫星和空中信号8套,自办节目2套。主干线采用耦芯同轴电缆,成栋楼房用户开通采用串联为主,初期用户1200余户。19968月,衡阳市至衡山县的二级微波网络开通后,传送节目增至12套,主要增加中央台3568套共4套加密节目。10月,开始对网络进行第一次技术改造,前端机采用隔频技术,接收机、调制器、混合器多数采用美国PBT系列产品,系统带宽扩大到550MHZ,传送节目增加到24套, 主干线逐步更换为540、汉胜75—12型物理发泡同轴电缆,入户线也改为树丫型并联。19988月,进行第二次网络改造,系统带宽扩大型750MHZ数字化设备逐步替代模拟设备。19998月,架设从两路口汽车站经黄金园至金龙的2.1公里8芯光缆主干线,境内始有光缆传 送有线电视节目,前端机房采用DHOTOTV7510ANTEL型光发射机,光缆采用衡阳电缆厂产GVTS层 绞式带馈电源线凯装牌,终端用长沙天强FQ723D—11型光接收机,网改后传送节目增加到39套。200010月以后,逐步将光缆延伸到县境各主要路段和乡镇。20024月取消自设前端,与衡 阳市有线电视网对接。6月,机房至后山光缆开通。8月,将白果镇有线片网并入全县大网。10月, 采用江苏无锡路通电子设备公司产有线电视信号群加群解设备,对有线电视网络实行电脑智能化加密 管理,结束了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上门收取的历史,增强了网络的防范管理能力。至此,全县有线电 视网已形成电缆、光缆混合结构,系统带宽750MHZ,具有增值业务开发功能的大网,—7以上用户 网络总长460多公里,其中电缆346公里,光缆皮长114公里,芯长1564公里,其中农网光缆皮长 98公里,芯长1462公里,城区光缆皮长16公里,芯长102公里。传送节目42套,在17个乡镇建立 了11个有线电视站,有效收费有线用户9300户,其中农村800余户,入户率9%

(三) 全面微波电视 19969月,衡阳市广电局至衡山县广电局的二级微波网络正式开通,接收中央3568套 加密电视节目,网络同时具有信息回传、电视电话功能。199910月,湖南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湘 无办发 [1999]51号文批准衡山县建立MMDS多路微波电视传输系统,核实发射中心设在南岳祝融峰 上封寺省高山气象站,海拔1000米,东经112041'37'',北纬27017'41'',天线高度30米,发射功率 100W,工作频率2615—2679MHZ。后因农村多套路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重点调整为发展有线电视,故该工程一直没有上马,只保留频率资源。

乡镇电视差转台 199010月,县内白果、松柏、江东等5个乡镇在白果镇的县石膏矿二工区职工宿舍后海拔 112米、东经112030'、北纬27034'的三帽山顶建设白果电视差转台,同年12月开播,初步解决了后山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1991年元月,县内东湖、马迹两个乡镇也开始筹建电视差转台,同年3月底竣工开播。其中东湖 电视差转台座落在该镇罗渡村海拔461米、东经112030'、北纬27018'的方本堂山上。马迹差转台座落在该乡政府后面山顶,海拔185米,东经112030',北纬27018'1993年初,因信号源中断,白果和马迹差转台停播。19953月,白果差转台被县广电局接管。199711月进行技术改造,将巾紫峰发射的CDC耀1100W备份差转机调该台使用,并在祝融峰上封寺省高山气象站设点对点微波中转站,将巾紫峰发射台的信号中继转发至该台差转,重新解决了后山片群众看电视难问题,而马迹台自停播后未再恢复。20029月,县局至新桥的有线光缆开通后,信号源改为光缆直接传送。后山片群众收看衡山台节目更清晰,效果更好。19859月至2005年,衡山境内电视差转台,经过多次技术改造,逐步形成了以巾紫峰发射台为中心,白果、东湖差转台交叉覆盖县城的格局。

乡镇有线电视台 2003年元月起,开始在县城至新桥、县城至店门两条农网光缆沿途设乡镇有线电视台。先后建立 了沙泉、福田、岭坡、贯塘、新桥、店门、祝融等7个乡镇有线电视站。随着光缆延伸至东湖和马迹,又将东湖、马迹2个乡镇的前端小片网接入大网,并在沿途的新桥镇永济村设站。至2005年年 底,全县17个乡镇建立了11个乡镇有线电视站,分别为沙泉、福田、岭坡、白果、贯塘、新桥、新 桥镇永济村、东湖、马迹、店门、店门镇祝融村。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19996月,衡山县全面启动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22日,县境成立了衡山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领导小组,915日,县委宣传部主持召开全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动员大会。随后,县广播电视局在全县22个广播电视盲点分别安装了湖南航天牌抛物面地面接收天线2付,一体化高频头和C波段单极性高频头各1个,神洲牌模拟卫视接收机和CWJ耀ZB数字化接收机各1台,配备了四川长虹牌21英寸彩电1台,从而使盲点得以消除,初步解决了村村通问题。 2000年以后,衡山县广电局在扩大无线、有线覆盖的同时,采取县、乡(镇)、村 三级共同管理体制,简化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申报、审批、安装、使用环节,在主要集镇设立代办点等多种形式,加强行业规范化管理,积极引导山区群众安装使用地面卫星电视广播接收设施,初步形成了全县农村广播电视无线、有线和地卫设施三网交叉覆盖的发展格局。200310月起,全县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重点是解决50户和20户以上自然农户收看多路电 视问题,其中尤其是解决中央1套、湖南卫视、衡阳无线、衡山无线等4套节目的覆盖,而广播覆盖则通过省801台直接负责,接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省人民广播电台和衡阳市中波台等3套节目。此后,通过全县广电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县境内基本消除了广播电视盲区,绝大多数地势相对平坦的农村可以直接看到5套以上的空间电视节目,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99.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