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岭坡乡,衡山人都知道这是紫盖峰下的一个偏远山乡。偏远到什么程度呢?当地曾流传这么一个故事:该乡福星村,因交通不便,全村总人口370余人,就有20多个“光棍”……
去过岭坡乡,人们都会赞叹一句“这里的生态环境真美!”全乡84.4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3%以上,林多田少,工、农业均不发达。如何找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一直困扰着当地党委、政府。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念好‘山字经’,唱好‘旅游戏’!”乡党委书记廖继峰告诉记者,今年乡党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该乡提出以党建为基础,旅游为重点,城镇开发为依托,把该乡打造成为“朝圣古道、旅游名乡”。
项目支撑,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
8月10日,衡山县政府与湖南省衡山紫盖峰旅游度假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该公司将投资5亿元开发衡山紫盖峰风景区。
据悉,紫盖峰风景区项目选址于岭坡乡境内,总开发面积2620亩。项目将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将打造集高端旅游、养生度假、生态产业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度假基地。目前,景区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
缺少大景区、大项目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与瓶颈,因此旅游项目成为岭坡乡招商引资的重点之一。“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捡到篮里就是菜’,”廖继峰表示,该乡招商引资设立了两大“门槛”,即入驻项目投资要上规模(不少于5000万元)、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依托项目支撑,该乡已告别了原来小打小闹、零散片面的乡游模式,形成了紫盖峰(原野莓谷)、翠鹫峰和丹霞地质公园三大景区平台,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今年10月黄金周,该乡仅紫盖峰景区就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预计全乡全年可实现接待游客20万人次。
除了旅游项目,该乡近年来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近千万元,先后修建景区公路30多公里,游步道近20公里,以及游客广场、宣传指示牌等各种景区配套设施。
据悉,即将开工的南双(南岳至娄底双峰)高速将在岭坡乡开辟互通,S218线改建工程(东湖—湘潭)也将经过岭坡,“随着景区开发的深入推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未来3年,我们不仅要把紫盖峰景区打造成4A级景区,岭坡年接待游客也有望突破百万人次,届时,旅游经济将占据全乡经济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廖继峰信心满满。
旅游“助攻”,“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旅游发展了,除了带旺人气,也带动了岭坡的休闲农业、餐饮服务等相关配套的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该乡招商引资的湘望映绿公司开辟的1500亩湘莲产业已初具规模,游客在观赏莲花的同时,也把莲子带回了家;野莓谷村以“散养+圈养”方式在山上养着近5000头高山黄牛,并利用当地6万亩竹海进行林下养鸡,已存栏1万羽……同时,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各种特色种养殖场也陆续涌现,如新灯山村的竹鼠养殖场、匙吻鲟养殖基地,潮水村的杨梅基地,除了远销外地,也让当地的农家小店多出不少美食野味。
当地村民王建辉是一名70后,常年在外打工挣不到几个钱,2014年返乡建房时看到家乡发展乡村旅游,脑子活泛的他决定利用自家住房开起了农家乐。今年以来,店里旺季月盈利基本达到6000元以上,休息日经常座无虚席。偶有空闲,王建辉还重拾起昔日的爱好——书法和竹雕,并在网上开起了微店卖竹木手工作品。“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既方便照顾老人、孩子,还有空闲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的生活真的不是梦!”据悉,类似的农家乐、土菜馆在该乡已开了近20家。
旅游不仅让村民的荷包鼓起来,也加速了村里水泥路、太阳能路灯、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连带着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状态——晚上打牌的人少了,散步、跳广场舞的人多了;年轻人外出打工的人少了,像王建辉这样选择返乡创业的人多了,就连干群关系也大大改善了。
去年,岭坡乡被评选为“全市十大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