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相信每个去过衡山县“西游洞天·花果山”景区的游人都会哼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
国庆黄金周,这个以“西游记”为主题打造的花果山景区异常火爆,从开园当天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到10月4日突破3万人次,创下接待量新高,可谓是“一棒定乾坤”。
“西游洞天·花果山”景区计划总投资6.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近亿元,一扫长久以来当地旅游项目投资少、景区规模小、开发缺乏大手笔的阴霾,成功上演了一场衡山旅游业的“大圣归来”。
“大圣”归来的正是时候,它是创新也是突破更是转折,不仅让专注境外游多年的市民将视野转向身边,更吸引了来自周边长、株、潭等地,甚至外省的游客慕名而来,观丹霞地貌、赏岩洞美景、忆西游故事、品当地土特产。
花果山景区位于衡山县白果镇棠兴村境内,地处衡山县北面,西面距临岳高速白果出口2公里,南面距离南岳衡山风景区30公里,紧邻省道314线,地理位置优越。
景区内的丹霞地貌引人入胜,循着游道蜿蜒而入,峭壁跌宕、丹霞岩洞十分别致、涓涓溪水绕境而过,如诗如画。
进入景区不远,记者就看到一根“大铁棒”立于水中央。据介绍,这是完全按照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贴身兵器——如意金箍棒(又名定海神针)制作的,高13.98米,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现在已申报了吉尼斯纪录,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箍棒”。
景区里另外一件“世上最大”物件则位于观音台至高点处,这里矗立着一根高25米的旗杆,旗杆上飘扬着一面长5米、宽3米的大圣旗。除了定海神针(金箍棒)、观音台,景区还有盘丝洞、五行山、三打白骨精、女儿国、金龟探溪、通天河、蟠桃园、水帘洞等极具特色的景点。
“这个地方好,不仅环境优雅,还找回了不少童年回忆!”来自株洲的卜先生告诉记者,“十一”黄金周想带家人出去游玩,但各大景点游客爆满的景象让自己望而却步。几天前,他在网上查询得知,离家不远的衡山县有个新景点对外开放,于是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了“花果山”,全家老小感受了一次别具特色的乡村游。
据了解,该景区是衡山万合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西游洞天旅游区3个景区之一,地道战景区、水上漂游稻田乐园景区目前正在建设中。西游洞天旅游区总开发面积为5000亩,将建成一个集观光、康养、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型景区,每天可接纳游客15000人。
虽然营运只有几天时间,但景区持续火爆,不仅吸引了本地及周边长沙、株洲地区的游客,更有外省的游客慕名而来。截至10月7日,景区接待游客已突破10万人次。
作为该县首个按照4A级标准打造的旅游景区,花果山景区是镶嵌在“大衡山旅游圈”的一颗新明珠。景区开发贯穿“生态、环保、特色”的理念,以《西游记》里的花果山为主题,重现了《西游记》故事的精华情节,并依托灵山秀水打造了一个四季有花、八节有果、如诗如画的人间盛景。
衡山县委书记尹培国告诉记者,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旅游业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衡山县因“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而得名,不仅文化底蕴深厚、各类资源丰富,而且区位优势独特,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衡山县秉承“全民兴旅、全业融合、全景衡山”的理念,不断书写全域旅游发展新篇章,旅游产业日益成为推动衡山发展的新引擎、新支点。
市旅游外侨民宗局局长向前更是对衡山的旅游项目如数家珍:近年来,随着华夏湘江现代农业产业园、东湖旅游小镇、紫盖峰旅游区等一批支撑项目扬帆起航;岳北黑葡萄基地、山竹牡丹基地、能仁猕猴桃基地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争奇斗艳;远径·迪高房车营地、衡岳中药中医药康养基地等一批新业态项目呼之欲出,“衡山更多惊喜可期,全域旅游可期、经济腾飞可期!”
据悉,未来衡山将依托南岳衡山旅游资源,以名山为依托,以文化为内核,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开发,积极打造旅游名城、名县和长株潭“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