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方进专题调度“6.15”特大暴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6月20日下午,衡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秦方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就衡山县“6.15”特大暴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强调,要把保障民生放在首位,统筹安排、超前谋划,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确保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推进。

  经初步统计,衡山县“6·15”特大暴雨洪灾,累计损坏国、省道挡土墙3处、坍塌36处;损毁农村公路路基25323立方、砼路面800平方米、桥梁3座、涵洞损毁47个、护坡1298处,山体滑坡、塌方1684处;损毁护岸59段4.56千米、小型水坝161座、山塘223口,受损渠道37.05千米。

  会议听取了后山片6个乡镇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受灾损失及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汇报。秦方进充分肯定了各乡镇、各部门前段救灾防灾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出发点,在全面、准确核实灾情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统筹协调,抓紧恢复住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确保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按期完成。

  秦方进要求,各乡镇要进一步核实灾情,摸清受灾真实情况;要广泛动员受灾群众,主动开展抗灾自救;灾后恢复重建、群众异地搬迁等工作,要与新农村建设、景区景点开发相结合,科学选址,确保安全。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统筹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衔接申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资金,大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县国土部门要以村为单位划定居民集中安置点,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宣传和巡查;县民政部门要进一步摸清核准灾情,及时根据政策、受灾情况、救灾资金筹措等情况制定救灾标准,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县水利部门要抓紧抢修损毁的塘坝等水源工程,对不能立马抢修的水利工程,要及时列入本年度冬修计划统筹安排;县交通、电力部门要加快道路、供电设施恢复,确保畅通;县农业部门要指导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切实把农业受灾损失降到最低。

  衡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新衡,县政协主席盛小平,县领导李世钧、阳建中、赵申广、彭铁良、肖秋良、罗佳贤等参加调度会并讲话。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