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指导衡山农村“青年之家”建设

  为深入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进一步组织、引导和服务好农村青年,2月19日以来,团市委书记刘英、副书记谢韬以及相关部室负责人一行,先后多次深入衡山县长江镇柘塘村、麻塘村,开云镇山竹村,萱洲镇依田村、贺家山村等9个村,就依托“远教站点+”转型升级示范片建设平台,创建“青年之家”进行现场指导和设计规划。

  团市委负责人一行参观了示范片9个村的青年之家、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便民服务站等,每到一处,都会与各村团支部书记亲切交谈,了解村里的特色产业、青年创业就业、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情况,倾听青年的诉求以及对建设“青年之家”的意见、建议;并对“青年之家”的建设标准、选址布置、项目设计等进行现场交流。

  在开云镇山竹村,该村青年致富能手文娟向团市委书记刘英介绍了个人创业基本情况,畅谈了未来打造以百合为主的生产、加工中药材产业链,建立牡丹产业园的创业规划。刘英对文娟的创业理念、热情以及目前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表示共青团将结合“青年之家”的建设进行项目设计,为农村青年服好务。她要求,共青团在建设“青年之家”项目上要按照“党建铺路,团有作为”的思想,努力把“青年之家”打造成返乡青年创业的“加油站”、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广播室”、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大课堂”、青年婚恋交友的“玫瑰园”、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的“避风港”、乡村好青年的“群英榜”。

  在长江镇柘塘村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团市委领导还就“青年之家”的空间布局、装修设计、功能展示等作了具体指导。指出“青年之家”建设核心在“人”,要以青年为本,凸显客观实在的服务效果。在硬件上,服务站点设计要力求简约、大气、实用,图文结合、力求一目了然,体现共青团品牌特色的同时突出农村特色。软件上,围绕“青年”开展工作,一要选好“领头雁”,选拔优秀的返乡大学生、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担任示范点乡镇、村级团组织书记;二要“澄清底子”,针对在家青少年、在外务工青年以及村团支部活动,设立专门的青春档案,了解示范点青年的基本情况、分布情况、技能特长、返乡创业意愿、需求诉求等,选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三要“创新载体”,整合资源。要创建“衡山青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在外务工青年微信群,打造“线上+线下”模式,向农村青年特别是外出务工青年推送有关助学、创业信息,提供更多便民服务,让团的组织覆盖所有青年、团的活动影响所有青年。

  去年以来,衡山县在全省率先推行“远教站点+”模式试点,实行远程教育“+党内生活”“+技能培训”“+文体娱乐”“+便民服务”,整合党务、政务、法务、商务、村务、农务、医务、服务等功能,实现学习不出村、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金融不出村、创业不出村、缴费不出村等。依托“远教站点+”建设的“青年之家”,旨在凝聚青年力量,助力青年成长,维护青年权益,释放青春活力。此次试点涉及山竹村、九龙村、柘塘村、麻塘村、青峰村、龙凤村、松坳村、依田村、贺家山村等9个村,各村“青年之家”建设将在3月中旬陆续完成。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